把孩子培养成庸人的最好方法

时间:2021-08-27   浏览次数:346次

周末带娃参加了一节美术培训班的公开试听课,本想着如果孩子喜欢,我们就报名。


可最后,却因为上课的老师说了这么两句话,败兴而归:


“知道为什么你们画不好吗,因为你们的画意义尚浅。”

“下节课你们就跟着老师画……落笔要大气,还需要掌握好色彩的饱满平衡。”


连我女儿都忍不住在回家路上吐槽:这老师太无趣了!





要在拿笔之前就思考“画的意义”,要是没有意义,那就不用画了?


顾及着大气、顾及着饱满、顾及着平衡……自己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被顾及?


短短两句话里包含着大“坑”——开始前追求意义,开始后顾及规矩,没意义又不合规矩了,紧接着就是强行改造。


这样的事情多干几次,孩子的天赋、创意、兴趣通通就被扼杀了。


“雀鸟”入笼


类似这种用自身经验“教化”孩子,限制孩子自由发挥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次带女儿玩耍,遇见一个小男孩在搭积木,先是搭出一个房子,又在旁边摆了一个“半圆”,然后对旁边的奶奶开心地喊:“奶奶快看,这是我布下的‘陷阱’!”


奶奶瞟了一眼,上手就挪开了男孩摆的积木,要重新帮他摆:“陷阱是一个很深的井,怎么会是这样的?你堆错了……”


男孩立刻气哭,奶奶见状也不高兴了:“你哭啥,我这是帮你。你知道啥叫陷阱不?谁会把陷阱造在家门口,你这应该是水井,水井也挺深,还得有水……”


男孩气愤地对奶奶喊:“你走开,我不要你帮!”


后来隐约听见男孩碎碎念“卡梅利多”这个词,正巧女儿也看过这套绘本,就问了一句:你这个陷阱是捕鸟的吗?


原来卡梅利多(一只小公鸡)曾被困在一个捕鸟的陷阱里(一个倒扣的竹筐),小男孩是在用这个“半圆形”模拟“倒扣的竹筐”。



男孩很惊喜,瞬间就不哭了,挂着泪痕和我们一块玩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玩的开心了,又叫:“奶奶……”似乎又准备说什么。


结果迎来了奶奶的怒怼:“叫我干啥,你不是让我走开吗,别找我呀!”


看着小男孩又快哭出来的表情,不由得一阵心塞,这样的情形在他身上反复上演几次,奶奶的“陷阱”,困住的就是孩子原本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


不仅如此,在奶奶眼里,这孩子还会成为一个“好哭、不听话、暴脾气”的孩子,丝毫不会想到这些是自己亲手造成的,日后还会想尽办法“改造”……


“珍珠”蒙尘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参加过一所小学的公益心理咨询活动。


她遇上了一个一年级小男孩,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成绩跟不上。


咨询的过程,班主任全程旁听,希望通过咨询,能让孩子有所反思和转变。


一开始,男孩盯着陌生的咨询师,不愿多说话,不过还是礼貌地回答着问题。


直到聊到男孩喜欢的自然课时,孩子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孩子特别喜欢看科学、自然故事,蚂蚁、恐龙、吃虫的草……孩子讲得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一旁的班主任不禁感到诧异。


这样的孩子,谁说他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呢?



可看了一眼班主任老师后,小家伙却垂下了头,说自己学习不好,老是考不了双百……原来所谓的“成绩跟不上”,只是考不了双百而已。


咨询结束时,转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班主任老师——看着咨询过程中聪明可爱的孩子,想象着他沉默坐在教室里的身影,班主任感到了羞愧:


羞愧于没有足够耐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处;

羞愧于总是用狭隘单一、自以为是的标准做出评价;

更是羞愧于,自己一直认为“需要被改造的是这个孩子”。


花开百种,各有千秋,却非要进同一个模子里去印刻一下,出来的样子都标准化了,就是优质品,否则就是次品。


原本闪耀着珠玉光泽的孩子,被教条化的标准蒙上了一层灰;教育者及时醒悟还有机会拂去尘埃,否则,孩子将面临的,就是“被碾压、被粉碎”的困境。



“困兽”反噬


在孩子小的时候,单一、刻板化的条条框框是——月亮必须是圆的、河流必须是蓝的、好孩子是必须成绩好、活泼外向的……


及至孩子长大,这些固化标准就变成:男孩学文没出息、女孩学理太别扭、必须考好大学、考公务员……听我为你安排的路、遵照我的意愿过一生。


小问题时就不曾在意,不曾反思,最终出现了一个个有大问题的成年人。


比如曾经有个爆红网络的流浪汉。


他原本在一线城市审计局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博学多才又有一定社会地位,是许多父母眼里成功孩子的模样。


可是,他最终却放弃一切光环,选择当个流浪汉,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小时候的他,喜欢画画,也非常爱读文史类书籍,还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


但父亲对他的这些爱好极力反对,用自己的标准限制他、改造他。


最后在父亲强烈要求下,他选了审计,毕业以后进了审计局。


被迫走上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让他难以适应,于是毕业没几年,他就离开家,离开工作单位,开始一个人在外流浪。


以他的能力,自我负责,修正道路,过回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不可以,可他选择现在这样流浪的生活,更可能是因为被困在“绝境”中太久,一种宁愿自我毁灭也要狠狠报复的心态——


“看啊,你的标准我可以达到,可我偏不如你所愿!”


有人曾问一个执教20多年的老教师:“你教了20多年书,感觉最悲哀的是什么?”


老师回答:“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庸人。”





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有的孩子刚对某样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就被大人武断地否定:没有意义,不合规矩。


有的孩子天赋初露头角,却因为大人眼界有限又急功近利,被磨灭了兴趣,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的孩子可能在艺术、运动上潜力无限,却因为父母希望TA拥有世俗意义上的稳定工作、稳定人生而庸碌过一生。


擅长的不让做,不喜欢的却被逼着学,多少“千里马”还来不及跑,就先被“打折一条腿”,瘸着腿被牵上规划好的路,却忍不住自暴自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