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2023-04
29

每个人的性格都大不相同,或是外向的,或是内向的,亦或是两者兼并。


每种性格没有好坏,但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为何这么说呢?


生活中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来自于你的偏好,而你的偏好又来自于你的性格。



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


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你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如果我们能提早看清楚孩子的性格,慢慢培养与修正,那么他就能够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然而,孩子性格的养成是有黄金期的。



父母只有抓住了、做对了,才能养出一个活泼开朗、内心富足自信的孩子。


错过孩子性格养成的黄金期,孩子终身遗憾。



第一个黄金期:

0-3岁性格建立关键期


育儿专家李玫瑾指出:


“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后天可为的。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性格形成非常关键的时期。


而3岁前,大部分孩子处于未入园的状态,这个时候家庭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息息相关。

 

对孩子来说,出生后的两三年所经历的事情,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性格决定命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原因就在于此。

 

蒙台梭利博士在《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提到,孩子的性格在6岁前已经基本形成


到了3岁左右,其性格已经有所显露了。


因此,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非常重要,这个时期,很多事情的影响都能够改变孩子的性格。


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孩子若受到伤害、暴力以及其他的障碍,他的个性发展就会出现某些偏离。


也就是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障碍”阻碍了孩子性格的正常发展。



假如孩子在0-3岁时期形成的缺陷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那么这些缺陷就会保留下来,对其今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一般而言,3岁前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主要分为两种典型特征,需要父母引起重视。


一种是比较强壮的孩子,这类孩子一般有较强的占有欲、自私、爱抢别人的东西。


他们的行为缺乏目的性,注意力很难集中,双手的活动不太协调;


喜欢大喊大叫,经常打扰别人,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不服从命令。


第二种情况是比较弱小怯弱的孩子,他们表现得被动、退缩,喜欢通过哭来诉求他人的帮助,依赖成人。


面对这两种性格上有些缺陷的孩子,第一种情况的孩子,父母可能会采取严加管教;


以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有的甚至会采取打、骂等方法,以解决孩子表现出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父母采取这样的方法,只会使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到最后父母们没有任何办法了,也只好对孩子放任自流。


相比第一种情况,很多家长都比较喜欢第二种孩子,因为他们听话,不惹事,是父母喜欢的好孩子。


然而,这类孩子会依赖父母,时间久了,父母们就会发现这些孩子会表现得迟钝,运动、说话等都比其他孩子慢半拍。

 

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大多是由于成人对儿童活动的错误做法造成的。


那么,孩子出现的这些性格上的缺陷,还能修正吗?




第二个黄金期:

3-6岁性格修正弥补期


蒙台梭利博士提到,假如孩子的性格缺陷是出生后形成的,那么在3-6岁可以治愈。


因为3-6岁是孩子性格调试与修正最佳时期。


就读儿童之家的家长都会发现,在入园前老师都会对孩子的状况进行了解与记录;


比如生理状况、是否有遗传病等,通过问卷等形式对孩子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这样孩子入园之后,表现出来的一些类似怪异顽皮的特征,老师们能根据孩子的现状,追根溯源,给予孩子更好的帮助和纠正。


如果孩子有类似表现行为,该如何进行引导呢?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自由、自发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些工作能够滋养他们饥饿很久的心灵。


想要孩子修正那些看似怪异、顽皮的行为,就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蒙氏教具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工作兴趣,而一旦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他们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


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很专注地做完一个工作,再做下一个工作。


依靠兴趣的指引,达到专注工作的程度,孩子们身上那些消极的症状就会一个个地消失。


他们变得有秩序了,被动的、喜欢捣乱的孩子变成了喜欢协助他人的人了。



所以,那些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消极性格,并非是孩子的本性;


这些性格上的缺陷是由不适宜的环境造成的。


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为孩子做这两件事


对于性格上有缺陷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蒙台梭利博士给出了几点建议。


1、 创设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父母要为孩子创建一个有趣的生活环境,并且不要给孩子提供太多不必要的帮助。


如果孩子想自己做某件事情,父母就不要打扰他,更不要替代他去做。


假如环境适合孩子的生长需求,他就会被环境中的事物吸引,就能自主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这会让他偏离的性格回到正轨,性格趋于稳定和正常发展。


孩子的正常和不正常怎么来看待呢?



正常的特征会表现出如集中精力、喜欢工作、有纪律、容易与人相处等;


不正常的特征如任性、胆怯、叛逆等。


这也是蒙台梭利教学中提到的“正常化”的概念,是蒙台梭利博士在教育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重要结论。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为孩子提供能自由做事的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能够纠正孩子出现的行为偏差。


因此,孩子若要获得正常发展,就必须专注于工作。


唯有工作才能够满足孩子内心和兴趣需要,唤起孩子在工作上的注意力。


2、 爱与接纳。


对于性格有缺陷的孩子来说,性格缺陷问题不能通过道德教育来解决,成人的说教、威胁、利诱对孩子都是没有用的。


换句话说,孩子的性格不是成人来教授或塑造的,对于性格的塑造,我们成人只能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或引导。



当你发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作为父母,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就如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小哪吒,即使别人再怎么讨厌他,他还是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呵护。


不断倾听孩子,给予陪伴,正是在这样的呵护之下,原本注定成魔的哪吒,爆发出巨大的潜力,实现了逆天改命。


心理学家尔·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无条件的爱。


不管他是什么样子,或者做了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值得被爱的。



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


我愿意接纳这样的你,无论你做了什么,变成什么样,你永远都是我最亲爱的孩子。

2023-04
19

我们常说“心灵手巧,手巧心更灵”,越是聪明的孩子,他们的动手能力就越强。


就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的确如此,加拿大神经外科医师彭菲尔德,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双手在大脑皮层对应的控制区很大。


换句话说,手与五指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几乎与整个下肢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面积相等。


图片


这就意味着,双手的动作越精细、操作程度越复杂,在大脑皮层所占的面积就越大。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小手很灵活,那么恭喜你,这预示着孩子大脑发育的很好。


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会在手上有所信号。


孩子手部能力发展特点


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手部能力发展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孩子锻炼手部能力。


如果你仔细观察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般会有“握拳”的动作。


慢慢地孩子学会了有意识地用手抓,等到他会坐起来的时候,喜欢用手扔东西;


学会走路的时候,喜欢用小手抓、对捏细小物体…


孩子的小手动作发展就是这么神奇,我们成人是用双手来做大脑发出的具体指令,而孩子的双手是他们用来感知周围的世界。


当孩子的小手变得越来越灵活的时候,这也表明孩子的智力发展越来越好。


图片


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曾经指出:“儿童发展自我,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和双手的活动才能实现。”


孩子双手的动作发展,主要体现在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而这个发展也是具有阶段性特点。


1-3个月的婴幼儿,小手可以握成拳头,会无意识地挥舞手臂。


4-8个月婴儿,可以将物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会玩弄手中的物品。


8-12个月幼儿,可以抓起、捏起物品,并用手中的物品进行敲打,能够将物品从箱子里放进和拿出。


1-2岁的孩子,双手会越来越灵活。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涂鸦,会抓起勺子舀食物吃,可以用剪刀剪纸等。


可以说,孩子双手精细动作发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孩子智力发展水平。


图片


因此,精细动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或者担心孩子摸这摸那不卫生而限制孩子探索的欲望。


当你限制了孩子动手的欲望,其实也在影响了孩子大脑的发育。



孩子聪明与否,

关键在于手的锻炼够不够


人的大脑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变化,孩子从刚出生到1岁,是其智力发育最快的时期。


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每天几乎以1000毫克的速度增长,比他刚出生时的大脑发育增长了175%之多。


大脑发育进入爆炸式增长时期。


到了3岁,孩子大脑发育已经接近成人的80%-90%;


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成人大脑的水平。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大约有140万亿个脑细胞,每个人相差不多。


但是脑细胞的使用率却不同,就连最聪明的爱因斯坦脑细胞使用也不超过5%


图片


神经学家在测量脑细胞使用率的时候,会看有多少脑细胞上面有“突触”;


突触是连接脑细胞的神经节点,也叫神经元。


突触越多,说明脑细胞的使用率越高;突触越少,脑细胞的使用率越低。


科学家发现,大脑突触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就是0-6岁时期,其中0-3岁的孩子脑突触增长最快。


图片


脑突触是靠外界刺激来形成的,若我们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抓住机会,让孩子不断地通过双手探索、思考,那么孩子的大脑就会得到相应开发。


因此,3岁前,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孩子双手得到发展可以促使大脑神经得到发育。


图片



3个方法,让孩子双手越用越灵活


孩子每一次用双手进行探索,都在刺激大脑神经元连接,这种连接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换句话说,孩子的手指越灵活,认知能力就越强,大脑也就越聪明。


孩子手指灵活这么重要,那么怎么帮助孩子锻炼手指,让孩子更聪明呢?

 

1、三指捏、五指抓,手指越来越灵活。

 

蒙台梭利博士说:


“手的灵巧程度取决于孩子大脑的发展程度,就好像历史的曙光与社会文明的发展相联系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所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就变多。


这些经验提升了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体现在生活中,自然就越来越聪明。

 

图片


在蒙台梭利教学中,幼儿动作的发展会遵循两条发展路线,即手的发展和保持平衡能力的发展。


在蒙台梭利幼儿园,孩子们会从日常生活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动作发展。


如日常生活中的三指捏、五指抓、夹、穿、缝、舀、编织等工作,都在发展孩子手部肌肉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比如蒙氏日常工作“夹的工作”,这项工作夹子、容器和夹取的物品都是控制这项工作难度和保持幼儿操作兴趣的重点。


投放不同的夹取物品,难度就不同,孩子需要通过学会用拇指、食指、中指协调持物,控制小肌肉的力量,夹住物品。


家长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家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让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抓、捏、舀、夹、剪等基本动作练习。

 

图片


2、玩沙和玩水,发展孩子感知觉。

 

从心理学上来看,玩沙和玩水的游戏,对促进孩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首先,玩沙子和水可以发展孩子的感知觉。


沙子和水都是无形的,可以随着孩子的喜好而随意变化。


当沙子和水从孩子的小手中流过,可以给他带来特别的感官刺激。

2023-04
06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当有一天,你发现那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小孩,突然变得不爱说话,过于懂事、过于讨好、再也不开怀大笑的时候…


不要怪他,这一切的因,都在于父母。


图片


淼淼是邻家的一个小姑娘,比我家果果大2岁,今年上3年级了。


前段时间在电梯里碰见她,跟她打招呼,她淡淡地“嗯”了一声,头埋得很低,直到走出电梯都没有抬起来。


后来一段时间,每次在电梯里碰见她,总是怯生生的躲在电梯一角,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微笑。


我不由得心里一震,从前那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为何变化会那么大?



孩子自卑还是自信,全在于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要守住自己的嘴,多鼓励孩子,才能培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


孩子的自卑情结,

起源于父母的对比


自卑的孩子,最常有的念头就是:“我比不上别人。”


一个人的自卑胆小心理,99%都是在长期打击、对比中形成的。


这种比较可能来自于你自己,也可能来自于你周围的人。


我们之所以会有比较心理,主要来源于父母用“别人家的小孩”刺激形成的。


当你习惯了这样的比较模式之后,即便你长大远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没有了被迫比较,你自己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继续沿用。


图片


所以,不管你有多优秀,在某些方面总有做得比你更好的人;


你总会有一种“比不上”的感觉,继而引发内心深处那种无力感和自卑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而这种自卑,是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但是过度的自卑,带来的就是无尽的痛苦。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处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中。


不仅是被比学习、比才艺,也在比生活环境、物质条件,甚至连父母自己都被加入竞争的行列。


图片


当你见到同一个班级里的学霸,不仅天赋异禀还很努力;


很多父母就难以掩饰自家娃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家的孩子,从而加剧了孩子在内心中“比不上别人”的感觉。

 

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摧毁一个孩子有多简单?


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便是,不停地和别人家孩子对比,让孩子始终活在比较的阴影中。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长处。


这种捧别人贬低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杀伤力巨大。


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还会让孩子觉得,“反正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如别人”,让孩子从心底里产生自卑情结。


父母的打击和否定,

正在夺走孩子所有的自信


很多80后,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打压式教育。


曾经有个调查,九成受访者称被父母语言打击过,这个调查一度冲上热搜。


父母明明是为了孩子好,明明比谁都爱孩子,可为什么总是用打击和否定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打击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图片


从小就给孩子进行“否定式”教育,这个出发点虽然是好;


但是造成的后果,犹如一把匕首,深深地刺进了孩子的内心。


父母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各种否定、贬低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


这不是打击式教育,只是打击,更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伤害。

父母的打击和否定,会让孩子觉得他一定太差劲了,深深影响了孩子对生活的信心。


从没有被鼓励过的孩子,你让她如何自信?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上,而缺少对孩子的赞赏。


图片


家长随口一出的一句否定,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


总是生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容易自卑、做事没主见、缺乏行动力。


一是,孩子变得自卑。


一味的否定自己的孩子,他们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情绪,习惯性的看低自己,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越容易活成父母否定的那个样子。


二是,导致心理疾病。


父母长期的否定孩子,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偏差。


孩子产生偏差行为,在潜意识里,是做给最亲近的、最爱的人看,是告诉他们“救救我吧,我不舒服,我很难受”。


可是这个时候,大多数父母偏偏注意不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发出的求救信号,只是看到了孩子表面行为的异常。


这种心理偏差得不到疏导就会憋在心里,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产生,更严重的还会诱发一些心理疾病。


减少孩子的自卑感,

从教孩子接纳自己开始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勇往向前的动力来源;减少孩子的自卑心理,从教孩子接纳自己开始。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名词,叫做“翁格玛丽效应”。


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叫翁格玛丽的女孩,本来长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给她信心,鼓励她:你很美。


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次照镜子的时候,她都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美”。


女孩也越来越美了。


图片


翁格玛丽效应,说的便是接纳自己、多自我鼓励、自我赞美,给人带来的积极心理暗示。


教育也是如此。


如果家长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言行,充分地肯定、信任、欣赏孩子;


传递给孩子正面的期待,那么孩子往往就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信,越来越优秀。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无论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们的,始终是来自父母的认可!


下面这两条建议分享给大家,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图片


1、多肯定表扬孩子


父母的肯定和表扬,对孩子来说,就像夏天的凉风,冬日里的暖阳,让他们感受到幸福。


当孩子受到赞美时,能够建立起自信,也会让孩子更加勇敢。


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那种泛泛地夸赞,表扬孩子一定要具体、注重孩子努力的过程;


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最棒,让孩子明白,努力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2、接纳并支持孩子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


但是作为父母,比起管教孩子,首先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对着月亮开心地跳啊跳啊。


看到这一幕,妈妈好奇地

2023-03
31

01

被父母长期打击的孩子
都怎么样了?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冲上了热搜榜#九成受访者称被父母语言打击过#。
图片
调查对象是2006名18~35周岁的青年,居然有90.6%的受访者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
而且45.4%的受访者认为,这种打击持续到中学。
那打击式教育的成果如何,如今真的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高达59.7%的受访者认为打击式教育让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图片
多少中国孩子,是在父母的打击下长大的?

解释就是顶嘴;


沉默就是耍脾气;


哭就是矫情;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自家的好;


反正孩子怎么做,都是错的...

可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真的好吗?
还记得之前西安市一个小女孩跳楼身亡,只留下作业本上一句话的遗言:“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图片
原来,事发当天,女孩来不及写完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她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自责绝望之下,她选择终身一跃……

就像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攻击自己,除非他经历过不断被否定被攻击的童年。

02

打击教育,只会把孩子打趴

生活里经常会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

夸别人孩子时,父母张嘴就来,但到了自己孩子那里,总觉得要多敲打才对,不能让孩子飘了。

殊不知,你批评孩子什么,他就朝着批评的方向去发展。
1939年,美国爱荷华大学语言研究小组Wendell Johnson招募了22个孤儿,来进行一项实验。
图片
实验的方式是不断打击这些孩子,只要他们开口说话,就指责他们说话结巴。
你猜怎么着?一段时间后,本来伶牙俐齿的孩子,变成了真正的结巴,并伴随一生!
一个当年参加测试的孩子,在74岁时知道了真相,痛苦不已,指责这个恶魔实验——

“你毁了我的一生,我也许会成为自然科学家、考古学家或总统。可是,我却成了一个可怜的结巴……”

孩子自信心和价值感完全依赖于周围人的评价,长期的打压只会让他们错误定位,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差的人,更容易破罐破摔。
父母永远也不知道,你的一句话,会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怎样的人格。
更有甚者,会在日复一日的打击中埋下对父母的恨。
知乎有个提问“自杀是什么”底下,有个精辟的回答。
他说,小孩自杀,有一部分的心理,是报复。
跳下去的那一刻,是知道自己会伤害父母的。
孩子要用自己的命,换父母的痛哭流涕,换父母的输。
选择自杀,只因他们太过于弱小,没有其他方式惩罚父母。
只有通过这么极端的方式,让父母看到自己的脆弱,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

03

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我在养育两个娃的过程中,也险些犯了这样的错误。
我家哥哥做什么都很麻利,写起作业来从不用人催。而弟弟则是个慢性子,写作业速度跟他哥一比,老人就有话说了:二宝什么都好,就是太慢了,跟你哥学学。
几次之后,二宝的明显变化是,更慢了。
我赶紧找老人私下开了个会,跟他们说千万不要再说弟弟慢了,否则只会越来越慢。
我给弟弟准备了计时器,每天写作业让他给自己计个时间。这样既对时间有了概念,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总是说:二宝真棒!今天比昨天快了1分钟!
这样的鼓励,让弟弟越来越专注,速度也明显提升上来了!
就像《正面管教》创始人德雷克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肯定的孩子,受到肯定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都会越来越好。

孩子最初的自我认知来自父母的反馈,假如始终都无法得到来自父母的肯定,他会认为那就是事实。
甚至,他们会始终人为自己是被审视的一方,从而害怕权威,不懂得和权威者相处,不懂得主动索取,容易表现得唯唯诺诺。
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包子性格,容易挨欺。
所以养育的路上,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千万别吝啬你的赞赏。
图片

04

先做病人,再做医生

可是话又说回来,孩子岂不是说不得了?
当然不是。
许子东在最新一期的《圆桌派》里说过一句话,深以为然。
他说讨论问题,一定要先做病人,再做医生。
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再好不过了。
总是以过来人的姿态去评价孩子的不足,只会加剧他们的挫败感。
和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洞察孩子犯错的原因,才能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时,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图片
例如之前我发过孩子阅读障碍的文章,有个姐妹半夜给我留言原来自己这么久都错怪孩子了,也没再强迫孩子了。
之后神奇的事发生了,自从和孩子讲了他可能阅读障碍这件事后,孩子居然更愿意花时间在阅读上。
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去消化、自省和成长,而不是一味的控制和羞辱。
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这里的“温柔以待”不是一味的夸赞,这会演变成敷衍;更不是一味的挑错,这可能是一种控制和羞辱。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放下功利和攀比,聚焦到具体的自己。
挖掘孩子的潜力,帮孩子一起克服弱点和盲区。
毕竟教育的目的不是加剧伤害,而是促进成长。
2023-03
09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5.0%。

今年全国两会上,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多位委员提交了关于青少年网络安全治理方面的提案,针对网络暴力、“网络水军”和网络充值打赏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呼吁全社会一起为“互联网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严格治理“网络水军”
“‘网络水军’通过造谣引流、刷量控评等方式误导网络舆论,破坏网络空间秩序,不仅污染网络生态,更暗藏意识形态风险,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埋下隐患,必须持续实施集群打击、进行有效整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对网络上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象深恶痛绝。

图片


受“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等现实利益影响,“网络水军”成为干扰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因素,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屡打不绝、屡禁不止。

今年两会,倪邦文带来了一份《关于强化网络水军治理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提案》。

倪邦文在提案中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威力。对于网络水军的敲诈勒索、侮辱诽谤等行为,现有法律可以提供有力的治理依据和维权支撑,但对于擦边球性质的行为,由于法律界定的模糊甚至空白,存在难以界定和管理的困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水军的侥幸心理。“要尽快完善打击网络虚假信息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标准严打,发挥法律应有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倪邦文提议,要对组织雇佣网络水军的幕后黑手等进行严厉打击,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严格审核平台内容,铲除网络水军滋生土壤,逐步压缩网络水军的生存空间。“要注重全链条治理,加强源头治理,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净化网络生态。”

此前,各网站平台都已上线公示账号IP地址的归属地、网络账号所属MCN机构信息等功能,为网友监督创造了条件,也有力遏制了网络水军蹭热点、带节奏、恶意营销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倪邦文建议,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善用技术手段对水军账号进行识别分析和行为监测,及时进行舆情预警和处理,加大违法违规账号查处力度,筑牢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墙。

“强化网络水军治理需要每一位网民的参与努力。”倪邦文表示,要加强综合治理,提升网民认知能力。他建议,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提高网民的媒介认知水平及使用能力,引导网民理性看待网络内容,避免被“舆论裹挟”,让虚张声势的网络水军没有立足之地。

引导青年理性充值打赏
有关调查显示,有14.5%的青年表示“会经常给网络直播打赏”,而当“打赏”成为习惯、额度不断加码,冲动终将战胜理智。大量关于大学生网络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后感到后悔和无助的讨论、求助帖等充斥网络,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青年因此陷入各类诈骗陷阱,乃至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图片


“有些青年因为网络上的诱惑、陷阱误入歧途,令人痛心疾首。”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侯贵松提交了一份《关于净化网络生态避免青年冲动充值打赏的提案》,提出平台与主播应当承担营造健康网络环境的文化和道德责任,针对游戏和直播平台中主播及内容存在价值观扭曲、散布虚假信息以及诱导青年非理性消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应当明确其背后运营主体的相应法律责任。

侯贵松在调研中发现,与网络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相关的民事和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涉案金额较大,社会危害严重。他表示:“青年因冲动充值和打赏所造成的后果给青年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伤害。”

侯贵松认为,需要引导青年理性充值、打赏,通过案例警示教育,使青年提高自我管控能力避免“花钱无所谓”心态,防止产生“攀比嫉妒”“孤注一掷”等心理。他在提案中建议:“加强主流价值观宣传和案例警示教育,强化防沉迷设计,促使青年合理利用时间。”

侯贵松还表示:“要让青年明确区分虚拟娱乐和现实生活,充分意识到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是在打赏和游戏中实现的,而是在个人长期的努力奋斗中实现的。
2023-03
01

昨天邻居妈妈送一年级娃上校车之后问我:Raz要怎么读?你们当时怎么读的?

我实话实说:我女儿不怎么读Raz。网站很慢读起来费劲,她自己不是很喜欢读这个。(老读者可能有印象,她早期读过一点Raz,后来读得少,她喜欢读别的。)

她:那学校有要求怎么办?

我:学校也没强行要求,就是推荐阅读,读得多的小朋友学校定期发个证书啥的,我女儿好像从没得过这个证书。但是她读别的读得多。

她:再请教你,Raz要怎么精读?

我:你们每篇都精读吗?

她:差不多,爸爸带着,每篇都精读。

我:不要每篇都精读,有个10%拿来精读就够了,精读太慢,流畅性不够,影响阅读体验。

她:我也觉得是,一篇文章读一小时,我担心小孩子会觉得没意思,觉得是任务。

我:阅读如果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愉悦感,如果ta经常能从书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就会喜欢上阅读。不要把阅读变成任务,会影响阅读的愉悦体验。

她:那我跟他爸爸说说,每周有个一两次精读就够了,其他时间我来带着泛读。

我:其实让孩子自己多看就好,不一定总要家长带着读。不要经常去检查孩子有没有看懂。孩子不傻,如果一本书看不懂,找不到吸引ta的地方,ta就会放下书的。反之,如果ta能拿着书一直看,说明有吸引ta的地方。至于看懂多少,只是时间问题。一次看不懂,两次,两次看不懂,三次,多看几次慢慢就懂了。




这段对话我发在了微博上,评论里有朋友问,“我会有点执着让他读出声”、“点出一些他可能不理解的词组”,这样子算泛读吗?

对于“有点执着让孩子读出声”,我觉得很有必要重点拿出来说说,因为这些做法挺常见,由我们读书时的阅读习惯而来。
但其实有很多误区。

朗读是需要的,但,不要执着于每次阅读都要“读出声”,也不要执着于每本书都要逐字逐句地阅读。
我的建议是,少部分 书/文章 “读出声”“逐字逐句”(虽然我们小时候很习惯于“朗朗读书声”),大部分书不做这个要求。

原因有二:
1,很多书不值得“读出声”“逐字逐句”。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要咀嚼与消化的。”
生命有限,时间有限,每本书都仔细咀嚼,读的书就有限了。
图片
《如何阅读一本书》P21


2,习惯性地“读出声”“逐字逐句”,非常不利于阅读速度的提高。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同样长度的一个瞬间,眼睛能捕捉的词语数量,明显小于大脑能理解的词语数量。换句话说,大脑比眼睛快。作者提到的眼睛“逗留”“倒退”现象,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逐字逐句地读,大脑会觉得工作量太小,然后就走神去了(“倒退”)。
要让我们的大脑有活儿干,眼睛就要采取快速扫描的方式,而不是“逐字逐句”地“读出声”。
图片
图片
《如何阅读一本书》P37-38

以小菲姐举个例,她现在中英文的速度都明显比我快,曾经和她窝沙发上一起读《冬牧场》,几乎每一页都是她读完了我还没读完,总是她等我。有次生病请假在家几天,一天一本哈利波特,我曾经也怀疑她到底看懂没有,但作罢了,一方面我检查不来,她读的书太多了,我总不能一本一本去看,和她聊聊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就好;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没必要,如果没有读进去,她也不可能抱着书一整天。

昨晚我特地采访她平时读书怎么读的,为什么能读这么快。
她说的方法和《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的从原理上是一样的,就是扫描式地看,不是一行一行逐字逐句地读。

她还分了三个级别:
(1)如果觉得不是很有意思的书,就一段一段地扫描,捕捉这一段里的关键信息,然后在某一两个关键信息那里停留时间长一点,读一下关键信息所在的那句话,就能大概抓住这段话在讲什么,然后跳到下一段。
(2)有些意思的书,三行三行地扫描;
(3)要做阅读理解的文章,两行两行地扫描。

听她说完,只觉少年可畏啊,一些事情已经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如果当初我执着地让她“读出声”“每个字都要读到读懂”,可能她就没机会从大量阅读中琢磨出这些方法。

还是那句话,如果孩子能从阅读中找到乐趣,ta就会愿意持续不断地阅读。随着阅读量上来,阅读速度、理解能力都会跟着上来。
当你想指导孩子阅读的时候(写这篇文章不是说家长应该完全不过问孩子阅读的意思),要特别留意是不是会妨碍孩子阅读的乐趣。文图风格、题材类型、阅读的流畅性,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2023-02
22

1

常自省


古话说:“吾日三省吾身。”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并不是经历,而是反思。


自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省,抛弃自以为是的想法,才能不被假象蒙蔽,看到真实的世界。


自省,就像揽镜自照。只有照出自身不完美的地方,才能有针对性地改正,获得进步。发现自身的缺点不可怕,一味推诿卸责,才会让自己一错再错,在失败中徘徊不前。


没有直接登顶的人生,只有不断进步的自己。直面问题、时常反省,是一个人进步的最快方式。


2

能自律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拉开的。


比如,有的人坚持用空余时间读书、学习,有的人则常常游戏人生、不思改变。这其中的差距一两天看不出来,但过了一两年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成大事的人,大多目光长远。他们很少幻想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成长。成大事的人,也能脚踏实地。他们一旦定下目标,就会自觉沉下心、抵住诱惑,朝着目标不懈地前进。


有句话说得好:“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在这段路上,唯有自律,能陪伴着我们不断前行,日益精进。”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做了规划,就从此刻开始,用足够的自律去一步步践行它。


3

懂自愈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对生活的起伏,如果总是消极颓丧,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


越是身处低谷,越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想办法重新振作。行动起来,日子才会有奔头;迎难而上,人生才会有所期待。


更不妨将挫折当成一块“磨刀石”,在不断的试错中,使技能愈发成熟、心志愈发坚韧。请相信,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和自律的精神,是不会被所谓的命运击败的。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人生就还有新生的机会。


你不认输,生活就撂不倒你。愿你勇敢向前、持续沉淀、不断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3-02
15
春节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

亲戚家一个上初中的男孩,跟爸爸起了冲突,哭着说:

“我在家已经很勤快地做事了,为什么他永远对我不满意,总是瞪我、吼我······”


在场的两个长辈都在劝孩子,结果孩子妈妈来了句:

“这点事哭什么?不管怎样他是你爸,有权利说你。”


我赶紧打断了她,告诉孩子:“你说得很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想哭就哭吧,不要憋在心里。”

在大家的安慰下,孩子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并决定以后多跟爸爸交流和沟通,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哭闹、发脾气,是常有的事情,家长们都不陌生。

然而许多家长见不得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就像上文中的妈妈一样,第一反应是否定、批评孩子,甚至再加上一堆大道理,结果适得其反。

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发展以及情绪管理能力。

01

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

经常在网上看到“90后父母带娃” 的话题,视频中,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年轻的家长就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看着,任凭孩子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图片

话题下方的评论区,许多家长都赞同这样的做法:孩子哭闹,别理他,他知道没用,过会儿就不哭了。

但事实是,这种漠视和“冷处理”,会让孩子觉得:我的感受一点都不重要。

次数多了,孩子会产生深深的无助感,如果继续被漠视,他可能会采用过激的方式表达情感,比如发脾气、摔东西、打人;或者收起自己的情绪,扮演父母喜欢的样子,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发脾气就心烦,想要孩子赶快停下来,于是就否定、打断孩子:

“这点事有什么好哭的,就知道哭!”


“年纪小,气性还这么大,你再这样我哪里都不带你去!“


家长总认为孩子的情绪微不足道,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孩子得不到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对父母失去信任,越来越不愿意向父母表达。

关于人的感受和情绪,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感受/情绪,就像是送信的客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它要告诉我们一些信息,每一种“负向感受”,也都有它的正向意义:


比如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悲伤可能提醒我们珍惜、生气可以推动我们去做出改变……


既然是客人,如果我们以礼相待、收下并好好读读这封信,客人就会走了。


但如果闭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怕你听不到,还可能敲门、砸门、甚至撞门……”


孩子虽然年龄小,他们的喜怒哀乐,每种情绪,和大人有着同等的分量,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体验,应该被认真对待。

未被妥善安放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在孩子心中郁结,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激烈、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不利于孩子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

只有允许孩子表达出来,家长才有机会发现孩子的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提供及时的帮助。

家长接纳、疏导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被看见、被重视,能够肯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生出勇气和积极的能量。

所以,当孩子坦诚地在你面前表现出情绪,是一件好事,说明他足够信任你,也是在呼唤你的爱和帮助,这真的很可贵。

图片

02

先回应情绪,再处理问题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指出:

“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正确回应,会让孩子尽快地平静下来,学会如何释放情绪、控制情绪,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之后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或是规范行为,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说过:

“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


孩子年龄小,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加上表达能力的欠缺,因此做不到像成年人那样的冷静、淡定。

当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感到焦虑,烦躁,于是通过发脾气、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获得成人关注和同情。

2023-02
08

本周起,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又到了“神兽”纷纷归笼,家长欢天喜地的日子。

开学前一晚,孩子们在干什么?

突击寒假作业”一定少不了


史诗级大片《明天开学》上演图片
“一个夜晚,一支笔,还你一个奇迹”
福建泉州,一名小朋友在民俗花车上奋笔疾书,加紧“赶工期”。
原来,“神明”也需要赶作业。

浙江杭州烟花大会现场。
一名小学生在人群中补作业,孩子妈妈在一旁帮忙打灯。

爱看的动画片、爱吃的糖果,通通不要!

“我只要完成作业。”图片

家长:“我们一般不会笑……除非忍不住”图片
孩子们为作业而奋战,家长们的反应则出奇地一致。

看着孩子走进学校大门,家长们的喜悦溢于言表:“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孩子皮了这么久也该收收心了”……
笑过之后,家长们也表示,孩子交给老师后,自己终于放心了,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好好学习,获得更多知识。
收作业时间到!
没写完怎么办?在线等图片
2月6日,河南周口,开学第一天。
面对老师的检查,没完成作业的孩子们一本正经地说出各不相同的理由

找不着了、卖破烂了、烧了……天真的谎言让老师又好气又好笑。

开学变身网友大型见面会

“好久不见,我的朋友们!”图片


2月6日,广东广州,多所小学迎来开学。
面对久未见面的“老友”,同学们忍不住互相给予“爱的抱抱”。

仪式感拉满!
学校精心准备迎接孩子们返校图片
气球、棒棒糖、课本、班级定制日历……湖南长沙一小学为同学们准备了开学礼包。
看到座位上精心装扮的气球和礼物,同学们不由得发出了惊呼。

橘子——大吉大利、芹菜——勤奋好学、小葱——聪明伶俐……

敲锣打鼓,学习进步!快乐无忧!

告别网课,迈入校园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
新学期如约而至
祝同学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新的学期迎来新的希望

2023-02
02

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一起来看重点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公安厅(局)、民政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文物局、妇儿工委办公室、团委、妇联、关工委、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公安局、民政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妇儿工委办公室、团委、妇联、关工委、科协: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条件保障不够到位等突出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工作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坚持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系统谋划,推动部门联动,强化条件保障,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育人有效实施。

——坚持协同共育。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专业指导,鼓励实践探索,着力解决制度建设、指导服务、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协同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3.主要目标。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加专业;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基本树立,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普遍建立,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二、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
4.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要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积极创新日常沟通途径,通过家庭联系册、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日常表现;要认真落实家访制度,学校领导要带头开展家访,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

5.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指导优势;切实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与绩效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网上家长学校,积极开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并指导家长提升网络素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网习惯。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回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多种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家长委员会工作指导,明晰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家长通讯群组信息发布管理,严禁以家长委员会名义违规收费。

6.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学校要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主动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依据不同基地资源情况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要积极邀请“五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各类精神文明先进代表、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等到学校开展宣讲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共青团和少先队、关工委、科协、体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三、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7.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要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育向上向善家庭文化,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和睦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要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子女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子女成长目标。要掌握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家长要对子女多陪伴多关爱,注重积极的亲子互动,发挥潜移默化的道德启蒙作用;要多引导多鼓励,注重加强素质培育和良好习惯养成;要多尊重多理解,加强平等沟通,讲究教育方式方法;要多提醒多帮助,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劝诫、制止和管教,切实做到严慈相济,促进子女更好独立自主成长。留守儿童家长要定期与子女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子女所在学校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8.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家长委员会有关工作,充分理解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配合学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教育学生。要及时主动向学校沟通子女在家中的思想情绪、身心状况和日常表现,形成良性双向互动。家长要引导子女完成每日学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保证每天校外运动一小时;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趣味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增强动手能力。引导子女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保护视力健康,防控子女近视;保障子女营养均衡,督促子女按时就寝,促进子女保持良好身心状况和旺盛学习精力。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职责,会同学校加强子女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9.引导子女体验社会。家长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大课堂对子女教育的重要作用,根据子女年龄情况,主动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闲暇时间带领或支持子女开展户外活动和参观游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社会劳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以及文化艺术、科普体育、手工技能等实践活动,帮助子女更好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四、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
10.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城乡社区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积极配备专兼结合的专业指导人员,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服务,重点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婚姻登记机构和收养登记机构应通过现场咨询辅导、播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当事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年要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与指导服务活动。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等单位应设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积极发挥指导作用。

11.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社区要面向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演出场馆、体育场馆、国家公园、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常态开展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化传承、兴趣培养和实践体验等活动,并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线上预约、开放日等方式,为学校、幼儿园组织学生及幼儿或家长带领子女来开展活动提供便利。鼓励支持社会有关方面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引导创作满足青少年审美需求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及舞台艺术等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工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12.净化社会育人环境。深入开展儿童图书、音像等出版物清理整顿,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大网络有害信息、网络游戏沉迷、不良网络行为治理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清朗社会文化及良好网络生态。要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不得在学校周边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和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纠纷,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深化各类校外培训治理,严禁社会机构以研学实践、夏(冬)令营等名义开展校外培训活动,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强化实施保障
13.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组织协调、部门联动,完善经费条件保障,积极推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同的育人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确定本地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学校切实发挥好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强化与家庭、社会密切沟通协作;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负责在学校、社会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妇联组织、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体系。

14.强化专业支撑。推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理论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建设。完善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师范生培养和教师业务培训重要内容,加强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鼓励高等院校面向大学生开设家庭教育选修课。支持有关研究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开发汇聚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全国网上家长学校服务功能,面向广大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网络公益公开课,促进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推广应用。

15.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大力推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借助各类传播平台,深入宣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政策举措、实际成效和典型案例,广泛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 中央宣传部 中央网信办
中央文明办 公安部 民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关工委 中国科协

2022-12
17

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古往今来,关于教育的讨论从未间断,大家对于理想教育的追求亦不曾停止。


两千多年前,孔子面对“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时,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18世纪,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到,每个人都是天才,不过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去评断一条鱼,它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在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也有不少名家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譬如,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俞平伯强调“大水养鱼”,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


好的教育令人心驰神往,但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追寻理想教育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教育生态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完善教育制度,民间机构也通过发声和行动,来推动教育向好。


实现理想的教育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初心,也是我们行动的目标。20年来,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我们不断在描绘、在寻找理想的教育。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希望的教育模样,也期待您在文末留言分享您理想中教育的样子。


善待儿童的、幸福的教育

提时,你对童年的期待想必是五彩斑斓的。那时,你对世界充满好奇,墙角的一只昆虫、路边的一朵小花都能带给你新鲜感。你梦想能自由玩耍,期待去林间、去山野冒险,尝试在不同领域探索,一步一步,打开更多未知的大门。

可当你成为家长、成为老师后,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幻想,是否有意识到这也是孩子的童年期待?或者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你已被分数压得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011年,南京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月月写的题为《妈妈,我压力好大》的诗歌令许多家长心酸。“一分一秒一嘀嗒/外面的鸟儿早已飞回家/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在家/我在家/不是摆弄芭比娃娃/也不是上游戏网站4388/而是拿起笔在奥数题上比比画画/啊/压力好大”,小月月的童年,是全国数以亿计的人正在或曾经经历过的童年。

“妈妈,我想告诉你/长大的我不会没有出息/不要让大自然和我没有关系/给我放个假,好吗/妈妈,我的压力真的好大”,这样的心声也是无数和她有同样经历的孩子的心声。

教育的强烈竞争性和淘汰性之下,中国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幸福感也不断降低。2018年PISA测试中的“学生幸福感”评估数据显示,在71个参评国家(地区)中,中国学生幸福感排名第64位。比起2015年时的第41位,中国学生的幸福感排名大幅下降。

智育至上、唯分数论的升学竞争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损害着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不是灌水,也不是训练和塑造。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

图片

我们以为,好的教育,是善待儿童、使儿童免于恐惧、能够保障儿童睡眠的教育;是为大多数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优势阶层的教育;是能够增进个人和社区福祉的教育,能够培养勤劳、善良、有正义感、可以自食其力并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考试机器”。好的教育依赖于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面向大多数人的、公平的教育

幸福的教育就像理想的蓝图一样令人向往,但现实是,考试、升学的重重压力导致家长、老师、孩子无不被教育焦虑笼罩。这样的焦虑蔓延至义务教育甚至更早的阶段。

应试教育制度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家长的育儿箴言。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家长不惜掏光积蓄购置学区房或者付出高昂的择校费。与此同时,教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课程刺激着家长的“鸡娃”神经,课外培训的触角不断向年龄更小的孩子延伸。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1月发布的《观察丨资本漩涡下的在线教育》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1.04亿增长到2020年的4.23亿,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218亿元扩大到2020年的预计5000亿元。

家长对校外培训趋之若鹜的背后,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甚至高中教育机会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的持续放大。这种差距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体现为城乡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上。

教育资源、家庭“文化资本”的鸿沟,拉大了新形势下城乡学生学业能力的差距,造成农村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的机会明显减少。除此之外,“超级中学”的择校制度也导致在权力和金钱的竞争中,不仅农村学生难以应对,城市普通家庭的学生也不是对手。

“超级中学”不应具有超越公共利益的特殊利益。其违反政策、跨区招生、提前掐尖等行为不仅破坏区域教育生态,损害教育公平,也会助长应试教育、升学率评价以及收取高额择校费之风。

义务教育本身应是保障性的、基础性的,而非选择性、淘汰性、竞争性的。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每个儿童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得到保障。严重的应试教育、沉重的课业负担、择校热和升学率竞争,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基础原因。

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证竞争性机会的公开平等、一视同仁;其次是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补偿。因此,需要考虑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切实保障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

“小而美”的农村教育

村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难点问题之一。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乡村文明的水土急剧流失,农村教育逐渐丧失自己的根基,“农村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愈加凸显。

人民日报曾在《农村孩子仍面临上学难:村校荒芜 成本提高》中提到,“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将国家农村城镇化战略简单地理解为‘向城镇转移’,于是乎,一些县级教育部门一声令下,减掉了对村级幼儿园和小学的投入并责令其向乡镇合并,乡镇高中向县城集中,形成一股‘停办村校向城镇合并’之风。有的村级教育设施荒芜废弃,有的校舍成了仓库、牛栏、养鸡场。”

村里若没有了小学,自然是令农村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如此一来,家长或要选择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举家搬迁到城镇。但是如果经济条件有限,这些家庭的孩子要么小学时便要去乡镇寄宿,从小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困境;要么只能每天起早贪黑,长途跋涉,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村校的消失,会让农村孩子接受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而被主流社会所忽视的、农村的“底层”的处境也会更加艰难。

农村教育面临整体性危机之下,更需要正视和回答这些问题:农村还需要学校和教育吗?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取消农村教育、离农弃农的教育吗?农村教育真正的功能、价值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我们需要汲取前辈教育家和五四教育文化的资源,需要借鉴亚洲国家社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的有效经验,探索真正符合农民和农村需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教育,重新点燃一个教育大国的文明之光。”乡村教育可以勇敢走自己的路,立足小班小校、自然乡土的教育生态,探索更适合乡村孩子的育人模式。乡村教育应该有、也可以有自己的样子。

图片

农村学校学生进行田野观察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破解农村教育困局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满足了农村后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弱势家庭的教育需求。伴随城市化和少子化的进程,今后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将成为小规模学校。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过于分散和偏僻,其改造和提升的难度更加明显。正因如此,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为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搭建交流与成长的平台,联合社会力量助力其发展,2014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成立“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现更名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通过联合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促进其内部交流、学习与合作;形成小规模学校共同体,让小规模学校的声音和诉求得以被社会听见,推动更多资源流向小规模学校。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政府发力,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保障、管理模式创新、倾斜性的教师配置、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考核等方面加以改善。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多,特别分散,在政府支持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的辅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家长形成合力。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也需要自身努力,通过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来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的、多元的教育

2022-11
30

前几天和闺蜜聊天,谈到教育孩子时她感慨道:

“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没怎么管,照样学习长大,现在的孩子可真难教。”

其实,孩子始终是孩子,不同的是父母。

康德曾说过: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不能自我主宰的孩子,是很难从“他律”走向“自律”的。

孩子不自律,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

尤其是下面6个教育习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01

习惯一:

是“陪着”,还是“伴着”

前段时间,河南的7岁男孩小曹,在网上火了,并且得到了人民日报的点赞。

去年的小曹,还是个奶呼呼的小胖子,爸爸决定带儿子跑步。

一年下来,小曹也从“3公里40分钟”,实现了“3公里15分钟”的提速,“小胖子”变成了“阳光小男孩”。

图片

爸爸表示,在此期间,孩子有过哭闹、想过放弃,最终,在他的陪伴下都完成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每天高质量的陪伴,半小时远胜于一天。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小曹这般幸运,能得到父母真正的陪伴。

有的父母,身在孩子旁,心在手机里(工作上);

有的父母,只是名副其实的“衣食父母”。

父母的世界,很大;而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在无声的呼唤着父母的关注。

孩子是否能从“他律”走向“自律”,高质量的陪伴,是第一道关。

陪伴在质,不在量。

哪怕每天抽出10分钟,对孩子全身心的灌注,一年下来,孩子也能集齐一整“桶”的爱,去滋养他们的信心与坚定、专注与果敢。


02

习惯二:

是“安排”,还是“商量”

前两年暑假,我都会提前打听,给孩子报一些培训班,大多都会挑一些我认为对未来、对学习有益的课程。

然而,不仅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冲突不断。

有了这几年“出钱出力不讨好”的经历,今年我决定“躺平”,先让他自己拿主意。

没想到,孩子想的正好与我想的不谋而合,我再三确认、带他试课,再报名。

2个月的课上下来,几乎没让我操什么心。

自然,孩子也有沮丧、耍赖、喊累的时候,不过,相对于我强加给他的,他能更快的回到正轨。

有位作家曾说过:

“人受到的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


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的尊严上。”

感受到尊重,是一个人行动力的源头。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自律,而是缺乏自律的动力。

所以,请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尊重。

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的管理中来,承担自我管理的责任,形成自我负责的闭环,而不是“我为你好”、“我安排你做”的填鸭。



03
习惯三:

是“说道理”,还是“重行为”


“跟你说了多少次,用完的东西归回原处”;


“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没有好未来”;


“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

是不是时常感觉:孩子越大越难教,很多小事,说了无数次,他们既不听,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做对。

其实,不是的。

这是我们的“说教行为”陷入了“超限效应”。

在人的心理上,如果受到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的外部刺激,便很容易产生本能的逆反。

道理很简单,如果仅仅用“说教”,就能影响一个人,那么,便不会有那么多教育冲突了。

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说”。

需要掌握的原则是:

我们心甘情愿做的事,便用行动做给孩子看;我们不愿做的事,便用“结果”让孩子去体会“后果”。

比如:

随处丢弃的玩具,下次再玩时,自然是找不到的;

磨磨蹭蹭上学迟到,自然要遭到老师的“处罚”……

彼时,再用简单的道理与耐心的讲解,让孩子体会到“自律”的好处。


图片


04
习惯四:

是“权威式奖励”,还是“平等式激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习惯用这一招:

“把这3页写完,就让你看30分钟电视”;


“再读5分钟书,妈妈就带你出去玩”;


“坚持一周叠被子,奖励你10块钱”;

……

毫无疑问,孩子也是“勇夫”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