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2023-02
22

1

常自省


古话说:“吾日三省吾身。”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并不是经历,而是反思。


自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省,抛弃自以为是的想法,才能不被假象蒙蔽,看到真实的世界。


自省,就像揽镜自照。只有照出自身不完美的地方,才能有针对性地改正,获得进步。发现自身的缺点不可怕,一味推诿卸责,才会让自己一错再错,在失败中徘徊不前。


没有直接登顶的人生,只有不断进步的自己。直面问题、时常反省,是一个人进步的最快方式。


2

能自律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拉开的。


比如,有的人坚持用空余时间读书、学习,有的人则常常游戏人生、不思改变。这其中的差距一两天看不出来,但过了一两年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成大事的人,大多目光长远。他们很少幻想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成长。成大事的人,也能脚踏实地。他们一旦定下目标,就会自觉沉下心、抵住诱惑,朝着目标不懈地前进。


有句话说得好:“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在这段路上,唯有自律,能陪伴着我们不断前行,日益精进。”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做了规划,就从此刻开始,用足够的自律去一步步践行它。


3

懂自愈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对生活的起伏,如果总是消极颓丧,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


越是身处低谷,越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想办法重新振作。行动起来,日子才会有奔头;迎难而上,人生才会有所期待。


更不妨将挫折当成一块“磨刀石”,在不断的试错中,使技能愈发成熟、心志愈发坚韧。请相信,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和自律的精神,是不会被所谓的命运击败的。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人生就还有新生的机会。


你不认输,生活就撂不倒你。愿你勇敢向前、持续沉淀、不断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3-02
15
春节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

亲戚家一个上初中的男孩,跟爸爸起了冲突,哭着说:

“我在家已经很勤快地做事了,为什么他永远对我不满意,总是瞪我、吼我······”


在场的两个长辈都在劝孩子,结果孩子妈妈来了句:

“这点事哭什么?不管怎样他是你爸,有权利说你。”


我赶紧打断了她,告诉孩子:“你说得很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想哭就哭吧,不要憋在心里。”

在大家的安慰下,孩子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并决定以后多跟爸爸交流和沟通,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哭闹、发脾气,是常有的事情,家长们都不陌生。

然而许多家长见不得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就像上文中的妈妈一样,第一反应是否定、批评孩子,甚至再加上一堆大道理,结果适得其反。

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发展以及情绪管理能力。

01

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

经常在网上看到“90后父母带娃” 的话题,视频中,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年轻的家长就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看着,任凭孩子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图片

话题下方的评论区,许多家长都赞同这样的做法:孩子哭闹,别理他,他知道没用,过会儿就不哭了。

但事实是,这种漠视和“冷处理”,会让孩子觉得:我的感受一点都不重要。

次数多了,孩子会产生深深的无助感,如果继续被漠视,他可能会采用过激的方式表达情感,比如发脾气、摔东西、打人;或者收起自己的情绪,扮演父母喜欢的样子,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发脾气就心烦,想要孩子赶快停下来,于是就否定、打断孩子:

“这点事有什么好哭的,就知道哭!”


“年纪小,气性还这么大,你再这样我哪里都不带你去!“


家长总认为孩子的情绪微不足道,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孩子得不到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对父母失去信任,越来越不愿意向父母表达。

关于人的感受和情绪,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感受/情绪,就像是送信的客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它要告诉我们一些信息,每一种“负向感受”,也都有它的正向意义:


比如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悲伤可能提醒我们珍惜、生气可以推动我们去做出改变……


既然是客人,如果我们以礼相待、收下并好好读读这封信,客人就会走了。


但如果闭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怕你听不到,还可能敲门、砸门、甚至撞门……”


孩子虽然年龄小,他们的喜怒哀乐,每种情绪,和大人有着同等的分量,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体验,应该被认真对待。

未被妥善安放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在孩子心中郁结,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激烈、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不利于孩子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

只有允许孩子表达出来,家长才有机会发现孩子的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提供及时的帮助。

家长接纳、疏导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被看见、被重视,能够肯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生出勇气和积极的能量。

所以,当孩子坦诚地在你面前表现出情绪,是一件好事,说明他足够信任你,也是在呼唤你的爱和帮助,这真的很可贵。

图片

02

先回应情绪,再处理问题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指出:

“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正确回应,会让孩子尽快地平静下来,学会如何释放情绪、控制情绪,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之后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或是规范行为,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说过:

“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


孩子年龄小,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加上表达能力的欠缺,因此做不到像成年人那样的冷静、淡定。

当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感到焦虑,烦躁,于是通过发脾气、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获得成人关注和同情。

2023-02
08

本周起,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又到了“神兽”纷纷归笼,家长欢天喜地的日子。

开学前一晚,孩子们在干什么?

突击寒假作业”一定少不了


史诗级大片《明天开学》上演图片
“一个夜晚,一支笔,还你一个奇迹”
福建泉州,一名小朋友在民俗花车上奋笔疾书,加紧“赶工期”。
原来,“神明”也需要赶作业。

浙江杭州烟花大会现场。
一名小学生在人群中补作业,孩子妈妈在一旁帮忙打灯。

爱看的动画片、爱吃的糖果,通通不要!

“我只要完成作业。”图片

家长:“我们一般不会笑……除非忍不住”图片
孩子们为作业而奋战,家长们的反应则出奇地一致。

看着孩子走进学校大门,家长们的喜悦溢于言表:“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孩子皮了这么久也该收收心了”……
笑过之后,家长们也表示,孩子交给老师后,自己终于放心了,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好好学习,获得更多知识。
收作业时间到!
没写完怎么办?在线等图片
2月6日,河南周口,开学第一天。
面对老师的检查,没完成作业的孩子们一本正经地说出各不相同的理由

找不着了、卖破烂了、烧了……天真的谎言让老师又好气又好笑。

开学变身网友大型见面会

“好久不见,我的朋友们!”图片


2月6日,广东广州,多所小学迎来开学。
面对久未见面的“老友”,同学们忍不住互相给予“爱的抱抱”。

仪式感拉满!
学校精心准备迎接孩子们返校图片
气球、棒棒糖、课本、班级定制日历……湖南长沙一小学为同学们准备了开学礼包。
看到座位上精心装扮的气球和礼物,同学们不由得发出了惊呼。

橘子——大吉大利、芹菜——勤奋好学、小葱——聪明伶俐……

敲锣打鼓,学习进步!快乐无忧!

告别网课,迈入校园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
新学期如约而至
祝同学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新的学期迎来新的希望

2023-02
02

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一起来看重点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公安厅(局)、民政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文物局、妇儿工委办公室、团委、妇联、关工委、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文明办、公安局、民政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妇儿工委办公室、团委、妇联、关工委、科协: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条件保障不够到位等突出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工作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坚持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系统谋划,推动部门联动,强化条件保障,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育人有效实施。

——坚持协同共育。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专业指导,鼓励实践探索,着力解决制度建设、指导服务、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协同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3.主要目标。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加专业;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基本树立,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普遍建立,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二、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
4.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要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积极创新日常沟通途径,通过家庭联系册、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日常表现;要认真落实家访制度,学校领导要带头开展家访,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

5.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指导优势;切实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与绩效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网上家长学校,积极开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并指导家长提升网络素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网习惯。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回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多种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家长委员会工作指导,明晰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家长通讯群组信息发布管理,严禁以家长委员会名义违规收费。

6.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学校要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主动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依据不同基地资源情况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要积极邀请“五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各类精神文明先进代表、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等到学校开展宣讲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共青团和少先队、关工委、科协、体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三、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7.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要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育向上向善家庭文化,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和睦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要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子女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子女成长目标。要掌握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家长要对子女多陪伴多关爱,注重积极的亲子互动,发挥潜移默化的道德启蒙作用;要多引导多鼓励,注重加强素质培育和良好习惯养成;要多尊重多理解,加强平等沟通,讲究教育方式方法;要多提醒多帮助,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劝诫、制止和管教,切实做到严慈相济,促进子女更好独立自主成长。留守儿童家长要定期与子女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子女所在学校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8.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家长委员会有关工作,充分理解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配合学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教育学生。要及时主动向学校沟通子女在家中的思想情绪、身心状况和日常表现,形成良性双向互动。家长要引导子女完成每日学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保证每天校外运动一小时;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趣味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增强动手能力。引导子女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保护视力健康,防控子女近视;保障子女营养均衡,督促子女按时就寝,促进子女保持良好身心状况和旺盛学习精力。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职责,会同学校加强子女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9.引导子女体验社会。家长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大课堂对子女教育的重要作用,根据子女年龄情况,主动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闲暇时间带领或支持子女开展户外活动和参观游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社会劳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以及文化艺术、科普体育、手工技能等实践活动,帮助子女更好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四、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
10.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城乡社区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积极配备专兼结合的专业指导人员,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服务,重点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婚姻登记机构和收养登记机构应通过现场咨询辅导、播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当事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年要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与指导服务活动。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等单位应设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积极发挥指导作用。

11.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社区要面向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演出场馆、体育场馆、国家公园、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常态开展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化传承、兴趣培养和实践体验等活动,并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线上预约、开放日等方式,为学校、幼儿园组织学生及幼儿或家长带领子女来开展活动提供便利。鼓励支持社会有关方面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引导创作满足青少年审美需求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及舞台艺术等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工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12.净化社会育人环境。深入开展儿童图书、音像等出版物清理整顿,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大网络有害信息、网络游戏沉迷、不良网络行为治理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清朗社会文化及良好网络生态。要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不得在学校周边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和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纠纷,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深化各类校外培训治理,严禁社会机构以研学实践、夏(冬)令营等名义开展校外培训活动,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强化实施保障
13.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组织协调、部门联动,完善经费条件保障,积极推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同的育人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确定本地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学校切实发挥好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强化与家庭、社会密切沟通协作;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负责在学校、社会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妇联组织、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体系。

14.强化专业支撑。推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理论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建设。完善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师范生培养和教师业务培训重要内容,加强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鼓励高等院校面向大学生开设家庭教育选修课。支持有关研究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开发汇聚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全国网上家长学校服务功能,面向广大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网络公益公开课,促进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推广应用。

15.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大力推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借助各类传播平台,深入宣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政策举措、实际成效和典型案例,广泛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 中央宣传部 中央网信办
中央文明办 公安部 民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关工委 中国科协

2022-12
17

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古往今来,关于教育的讨论从未间断,大家对于理想教育的追求亦不曾停止。


两千多年前,孔子面对“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时,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18世纪,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到,每个人都是天才,不过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去评断一条鱼,它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在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也有不少名家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譬如,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俞平伯强调“大水养鱼”,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


好的教育令人心驰神往,但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追寻理想教育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教育生态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完善教育制度,民间机构也通过发声和行动,来推动教育向好。


实现理想的教育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初心,也是我们行动的目标。20年来,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我们不断在描绘、在寻找理想的教育。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希望的教育模样,也期待您在文末留言分享您理想中教育的样子。


善待儿童的、幸福的教育

提时,你对童年的期待想必是五彩斑斓的。那时,你对世界充满好奇,墙角的一只昆虫、路边的一朵小花都能带给你新鲜感。你梦想能自由玩耍,期待去林间、去山野冒险,尝试在不同领域探索,一步一步,打开更多未知的大门。

可当你成为家长、成为老师后,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幻想,是否有意识到这也是孩子的童年期待?或者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你已被分数压得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011年,南京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月月写的题为《妈妈,我压力好大》的诗歌令许多家长心酸。“一分一秒一嘀嗒/外面的鸟儿早已飞回家/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在家/我在家/不是摆弄芭比娃娃/也不是上游戏网站4388/而是拿起笔在奥数题上比比画画/啊/压力好大”,小月月的童年,是全国数以亿计的人正在或曾经经历过的童年。

“妈妈,我想告诉你/长大的我不会没有出息/不要让大自然和我没有关系/给我放个假,好吗/妈妈,我的压力真的好大”,这样的心声也是无数和她有同样经历的孩子的心声。

教育的强烈竞争性和淘汰性之下,中国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幸福感也不断降低。2018年PISA测试中的“学生幸福感”评估数据显示,在71个参评国家(地区)中,中国学生幸福感排名第64位。比起2015年时的第41位,中国学生的幸福感排名大幅下降。

智育至上、唯分数论的升学竞争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损害着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不是灌水,也不是训练和塑造。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

图片

我们以为,好的教育,是善待儿童、使儿童免于恐惧、能够保障儿童睡眠的教育;是为大多数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优势阶层的教育;是能够增进个人和社区福祉的教育,能够培养勤劳、善良、有正义感、可以自食其力并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考试机器”。好的教育依赖于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面向大多数人的、公平的教育

幸福的教育就像理想的蓝图一样令人向往,但现实是,考试、升学的重重压力导致家长、老师、孩子无不被教育焦虑笼罩。这样的焦虑蔓延至义务教育甚至更早的阶段。

应试教育制度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家长的育儿箴言。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家长不惜掏光积蓄购置学区房或者付出高昂的择校费。与此同时,教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课程刺激着家长的“鸡娃”神经,课外培训的触角不断向年龄更小的孩子延伸。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1月发布的《观察丨资本漩涡下的在线教育》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1.04亿增长到2020年的4.23亿,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218亿元扩大到2020年的预计5000亿元。

家长对校外培训趋之若鹜的背后,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甚至高中教育机会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的持续放大。这种差距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体现为城乡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上。

教育资源、家庭“文化资本”的鸿沟,拉大了新形势下城乡学生学业能力的差距,造成农村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的机会明显减少。除此之外,“超级中学”的择校制度也导致在权力和金钱的竞争中,不仅农村学生难以应对,城市普通家庭的学生也不是对手。

“超级中学”不应具有超越公共利益的特殊利益。其违反政策、跨区招生、提前掐尖等行为不仅破坏区域教育生态,损害教育公平,也会助长应试教育、升学率评价以及收取高额择校费之风。

义务教育本身应是保障性的、基础性的,而非选择性、淘汰性、竞争性的。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每个儿童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得到保障。严重的应试教育、沉重的课业负担、择校热和升学率竞争,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基础原因。

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证竞争性机会的公开平等、一视同仁;其次是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补偿。因此,需要考虑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切实保障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

“小而美”的农村教育

村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难点问题之一。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乡村文明的水土急剧流失,农村教育逐渐丧失自己的根基,“农村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愈加凸显。

人民日报曾在《农村孩子仍面临上学难:村校荒芜 成本提高》中提到,“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将国家农村城镇化战略简单地理解为‘向城镇转移’,于是乎,一些县级教育部门一声令下,减掉了对村级幼儿园和小学的投入并责令其向乡镇合并,乡镇高中向县城集中,形成一股‘停办村校向城镇合并’之风。有的村级教育设施荒芜废弃,有的校舍成了仓库、牛栏、养鸡场。”

村里若没有了小学,自然是令农村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如此一来,家长或要选择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举家搬迁到城镇。但是如果经济条件有限,这些家庭的孩子要么小学时便要去乡镇寄宿,从小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困境;要么只能每天起早贪黑,长途跋涉,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村校的消失,会让农村孩子接受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而被主流社会所忽视的、农村的“底层”的处境也会更加艰难。

农村教育面临整体性危机之下,更需要正视和回答这些问题:农村还需要学校和教育吗?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取消农村教育、离农弃农的教育吗?农村教育真正的功能、价值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我们需要汲取前辈教育家和五四教育文化的资源,需要借鉴亚洲国家社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的有效经验,探索真正符合农民和农村需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教育,重新点燃一个教育大国的文明之光。”乡村教育可以勇敢走自己的路,立足小班小校、自然乡土的教育生态,探索更适合乡村孩子的育人模式。乡村教育应该有、也可以有自己的样子。

图片

农村学校学生进行田野观察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破解农村教育困局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满足了农村后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弱势家庭的教育需求。伴随城市化和少子化的进程,今后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将成为小规模学校。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过于分散和偏僻,其改造和提升的难度更加明显。正因如此,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为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搭建交流与成长的平台,联合社会力量助力其发展,2014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起成立“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现更名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通过联合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促进其内部交流、学习与合作;形成小规模学校共同体,让小规模学校的声音和诉求得以被社会听见,推动更多资源流向小规模学校。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政府发力,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保障、管理模式创新、倾斜性的教师配置、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考核等方面加以改善。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多,特别分散,在政府支持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的辅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家长形成合力。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也需要自身努力,通过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来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的、多元的教育

2022-11
30

前几天和闺蜜聊天,谈到教育孩子时她感慨道:

“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没怎么管,照样学习长大,现在的孩子可真难教。”

其实,孩子始终是孩子,不同的是父母。

康德曾说过: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不能自我主宰的孩子,是很难从“他律”走向“自律”的。

孩子不自律,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

尤其是下面6个教育习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01

习惯一:

是“陪着”,还是“伴着”

前段时间,河南的7岁男孩小曹,在网上火了,并且得到了人民日报的点赞。

去年的小曹,还是个奶呼呼的小胖子,爸爸决定带儿子跑步。

一年下来,小曹也从“3公里40分钟”,实现了“3公里15分钟”的提速,“小胖子”变成了“阳光小男孩”。

图片

爸爸表示,在此期间,孩子有过哭闹、想过放弃,最终,在他的陪伴下都完成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每天高质量的陪伴,半小时远胜于一天。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小曹这般幸运,能得到父母真正的陪伴。

有的父母,身在孩子旁,心在手机里(工作上);

有的父母,只是名副其实的“衣食父母”。

父母的世界,很大;而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在无声的呼唤着父母的关注。

孩子是否能从“他律”走向“自律”,高质量的陪伴,是第一道关。

陪伴在质,不在量。

哪怕每天抽出10分钟,对孩子全身心的灌注,一年下来,孩子也能集齐一整“桶”的爱,去滋养他们的信心与坚定、专注与果敢。


02

习惯二:

是“安排”,还是“商量”

前两年暑假,我都会提前打听,给孩子报一些培训班,大多都会挑一些我认为对未来、对学习有益的课程。

然而,不仅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冲突不断。

有了这几年“出钱出力不讨好”的经历,今年我决定“躺平”,先让他自己拿主意。

没想到,孩子想的正好与我想的不谋而合,我再三确认、带他试课,再报名。

2个月的课上下来,几乎没让我操什么心。

自然,孩子也有沮丧、耍赖、喊累的时候,不过,相对于我强加给他的,他能更快的回到正轨。

有位作家曾说过:

“人受到的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


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的尊严上。”

感受到尊重,是一个人行动力的源头。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自律,而是缺乏自律的动力。

所以,请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尊重。

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的管理中来,承担自我管理的责任,形成自我负责的闭环,而不是“我为你好”、“我安排你做”的填鸭。



03
习惯三:

是“说道理”,还是“重行为”


“跟你说了多少次,用完的东西归回原处”;


“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没有好未来”;


“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

是不是时常感觉:孩子越大越难教,很多小事,说了无数次,他们既不听,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做对。

其实,不是的。

这是我们的“说教行为”陷入了“超限效应”。

在人的心理上,如果受到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的外部刺激,便很容易产生本能的逆反。

道理很简单,如果仅仅用“说教”,就能影响一个人,那么,便不会有那么多教育冲突了。

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说”。

需要掌握的原则是:

我们心甘情愿做的事,便用行动做给孩子看;我们不愿做的事,便用“结果”让孩子去体会“后果”。

比如:

随处丢弃的玩具,下次再玩时,自然是找不到的;

磨磨蹭蹭上学迟到,自然要遭到老师的“处罚”……

彼时,再用简单的道理与耐心的讲解,让孩子体会到“自律”的好处。


图片


04
习惯四:

是“权威式奖励”,还是“平等式激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习惯用这一招:

“把这3页写完,就让你看30分钟电视”;


“再读5分钟书,妈妈就带你出去玩”;


“坚持一周叠被子,奖励你10块钱”;

……

毫无疑问,孩子也是“勇夫”中的一员。

2022-11
23

“为什么和父母诉苦会得到双倍痛苦?”

“她是我妈呀,她不知道我会难受的吗?”


在最近热播的《三悦有了新工作》中,当女主三悦无奈不解地向朋友倾诉的一幕,也戳中了屏幕外无数人的内心。


剧中,三悦因为找工作屡屡受挫,心情十分不好。


妈妈一大早起来做了她爱吃的饭,本意是想让三悦振作起来,但说出口的话却变成了这样:


“脑子不好使,脾气还差,成天哭丧着脸,也不冲人笑一个,活该选不上你。”


图片


当三悦沉默不语低头吃饭时,妈妈又开始阴阳怪气: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光长个不长心眼,吃屎你也赶不上热乎的。”


原本想从妈妈这得到安慰的三悦,被这些羞辱否定的话慢慢封上心门, 一度颓废到失去信心:


“我觉得我的人生一开始就是错的,他们就不该生我。” 


图片


当母女俩又一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后,三悦背着行李,来到天桥。


想起妈妈的句句辱骂,打击和责备,一度想要跳桥自杀。


都说戏剧来源于生活,现实中,多少父母都像三悦妈妈这样,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却选择用打击羞辱的话企图激励他们,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01



否定打压,是一场漫长的精神凌迟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视频。


一个女孩准备在妈妈生日这天给她一个惊喜,于是在生日这天,她用小提琴演奏了一首生日快乐歌。


但接下来的一幕,却把女孩的热情全部浇灭了。只见妈妈听完曲子淡漠地点评道:


“你可以拉得更好的”



女孩感到非常气愤,她以为妈妈会对这份礼物感到惊喜 ,至少是感谢,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回应,而接下来妈妈的话更加令人窒息:


“如果是真的想拉给我听,就不应该拉成这样。”

“你要做到最好中的最好!”


一场生日的惊喜,最终变成了女孩的一场噩梦。


很多人不理解这位妈妈,说句谢谢,我很喜欢,你很棒,有这么难吗?


但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害怕孩子会因为表扬与赞美而“飘”了,于是就习惯用否定打压的方式给他们泼点凉水,希望他们能鼓起劲而更加努力。


可是他们都错了,因为这完全是大人的思维,所谓的逆境成长。


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那么坚强,那些否定打击的话语不会让他们成长,只会造成伤害,变得自卑,懦弱,一生无法与之和解。


《凉子访谈录》中,一位受访者讲述了她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上学时,她的成绩一直不上不下,达不到妈妈的要求。


但一次数学考试,她罕见地考出了117分的成绩。


当她兴奋地把跑回家告诉妈妈时,却只得到了一句冷漠的反问:“还差三分呢?”


这件事给了她很大的冲击,以致于年近中年时,她仍然记得那时的崩溃。


图片


在这种否定打击的教育下,她的性格也受到影响,没有勇气反抗老板的PUA,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是个废物……一度陷入抑郁的状态。


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每一句否定打击都在心底扎了根,渐渐他们开始自我否定,变得敏感自卑。


而这种自卑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原生自卑”。


这种自卑感, 哪怕他们长大后事业有成,哪怕做得再完美,也始终无法填补内心的黑洞。




02



 父母的认可,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


曾看过这样一段发生在日本的街头采访。


主持人问身边的孩子,你知道的最脏的日本话是什么?


一个男孩说:“你绝对就不行!”


图片


在他看来,这句话的杀伤力不输于别的骂人的话,因为它会摧毁一个孩子的信心和梦想。


如果这句话来源于父母,那更是伤害力倍增。


“一个在自由和肯定中长大的孩子,他内在的生命力量良好生长,使他有力量把握自己,获得了支配自己的自由。”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中被给予足够自由和肯定,也才有机会茁壮成长。


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积极权威期待。


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变得优秀,那么就去认可鼓励他。


放到教育中,同样如此。

2022-11
16


不久前和一位朋友交流时,他说:

 

“要是养孩子像养猫一样多好啊,你只需要好好爱他就行,不用担心会把他宠坏。更不用费尽心力管他,教他各种规则、行为习惯,这一部分,是最让人头疼的。”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爱和责任,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规范言行,明确是非,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未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但许多家长在管孩子这件事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他们普遍反映孩子特别难管,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应对孩子表现出的各种难题。

 

最典型的有:

 

喊他做事跟没听到一样,纹丝不动,再喊两句就开始生气;
 
不听父母的话,说一句顶十句,我行我素;
 
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自控能力很差,坏习惯一堆,软硬兼施也不改······

 

难管的孩子不是生来如此,跟家长平时的教养方式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下面这4件事,会让孩子越来越难管——

 
01

孩子小时候,溺爱纵容

 

孩子0-6岁阶段,好奇心和探索欲最旺盛,他们还没有“界限”这个概念,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试探,根据大人的反应来判断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这段时期,如果家长重视规则教育,早早地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言行有规矩,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思维、性格会得到正向发展,以后家长管起来会更容易。

图片

然而在有些家庭中,家长从小对孩子宠爱无度,百依百顺,做错事了也不管,认为孩子大了再管也不迟。

 

殊不知,从小被家里人惯着,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孩子,全能自恋心理会越来越膨胀,以为整个世界都围着自己转,性格上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蛮横。

 

随着他的成长,性格上的特点也会逐渐放大,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再管起来就更难了。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指出,2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也就是说,从孩子2岁左右开始,家长就应当规范孩子的言行,比如打人、说脏话、长辈说话爱插话、公众场合疯跑吵闹······

 

0-6岁阶段,也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孩子可塑性最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长应该把握好这段时期,尽早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重要的事情上立下规矩,和孩子坚定执行,比如,餐桌上的规矩:吃饭时坐在餐桌旁,不许乱走动、看电视;早睡早起,养成规律作息;爱干净、讲卫生、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从小把规则意识植入孩子心中、并引导他坚持好习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家长将来也会省心很多。


02

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很多家长管孩子,重点都放在了“管”这个动作上,忽视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孩子不听话就发脾气、大吼大叫,跟孩子说话态度强硬、冷嘲热讽,慢慢的,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管孩子,孩子只会更加不配合。

 

还有些家长平时工作忙,很少陪伴孩子,亲子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好不容易有空了,就询问孩子的学习,教训孩子,讲大道理。

 

当家长没有付出情感,亲子之间缺乏依恋,教育也会以失败告终。


图片

 


《变形记》中,有一个16岁男孩吴新颖,跟妈妈的关系非常紧张。

 

妈妈对他可以说是百依百顺,甚至有些讨好,但他完全不领情,还常常表现出对妈妈的厌烦。

 

妈妈给他买最爱的糖葫芦,他不耐烦地推开;全家一起合影,妈妈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愤怒拒绝。

 

节目播到后来才知道,吴新颖的童年时期,父母并没有花太多心思陪伴和关爱他。

 

男孩表现出的逃离、叛逆、不服管的背后,隐藏的是亲子依恋关系的缺位。

 

父母与孩子,是先有关系,后有教育,缺乏温度的管教,只会把孩子推向对立面。

 

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孩子才会从内心里爱父母、认同父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

 

亲子关系和谐,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内心充满安全感,能够自信、勇敢地探索世界、发展自我。

 

当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家长可以反思一下亲子关系的质量,先把重心放在修复和维系亲子关系上来。

 

保证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注意亲子互动、沟通的质量,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多给予孩子爱和关心。

 

家长维系好亲子之间的心理纽带,才能拥有引导孩子的力量。





03
2022-11
01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来自李希贵校长。这十条原则,可以说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础。家长不需要先把自己培养成教育专家,只要按照这些原则,遵循背后的教育逻辑,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1

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第一条原则: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今天很多父母的生活常态,是时间往往安排得很满,却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在和孩子的共同活动当中,父母有意无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很多父母,平时工作忙,和孩子在一起有时候忍不住就会启动训导模式,这其实是孩子最烦的。


事实上,只有在父母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


比如,可以每天和孩子共进早餐、晚餐,和孩子玩一些家庭游戏,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如果平时实在没时间,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假期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是爱把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的,陪伴本身就能为彼此带来深刻的满足感。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要比所有科学的教养方法更重要。


李希贵校长有一句著名的话,“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在学校里面,师生关系好了,教育不可能不好。这个规律在家里也一样,陪伴的质量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


2

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第二条原则: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必须遵守的纪律。比如,“放学后必须按时回家”。


当然,孩子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父母可以在每年孩子生日的时候,和孩子商量、确定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并且充分向孩子说明理由。不见得听孩子的,但是要跟孩子阐述清楚理由。而且,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地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


如果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说“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更别提创新意识。


确定底线同时,还要明确,如果孩子达不到底线,你会对他采取哪些惩戒措施。这里的“惩戒措施”,指的是日常的一些小规矩和小代价。比如“吃不完蔬菜就不能吃肉”,“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玩玩具”,等等。


确定好这底线,可以把内容写下来甚至打印出来,一式两份,一份贴在孩子的房间,一份贴在所有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3

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第三条原则: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对于孩子,家长无疑是权威,拥有很大的权力。


但是,如果总是用权力来压制孩子,你的确可能经常“赢了”孩子。可孩子呢,却一次又一次地成了失败者。频繁失败的话,孩子要么会变得反叛,要么容易变得盲从。


事实上,咱们做父母的,真正需要的,不是“赢”孩子,而是“赢得”孩子,让孩子理解而且信任咱们。


所以,才要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规则,和第二条所讲的底线不同。底线是强制性的,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规则咱们不能单方面制定,必须和孩子协商产生。跟底线类似的是,制定好的规则之外,父母也不能再随意地、无休止地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了。


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父母要和善而坚定。我们是要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道理,而不是逼着他遵守规则。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规则意识的孩子,不要一次确定过多规则,可以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4

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原则二、原则三守住了底线,建立了规则,现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素养。


首先从习惯开始,从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会让父母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事半功倍。关于习惯,李希贵校长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第四条原则: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所有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需要长期培养。但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那么容易,往往孩子一哭闹、一撒娇,父母的就心软了,放弃了。


咱们要做的,就是设计策略,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能比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


比如,几乎所有家长都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那么以后只要出门,咱们就一定要带一个小书包,里面装上孩子最近最喜欢的书。出门之后,至于看不看,不那么重要。让孩子时时刻刻知道,即使出了门,我后面的小书包里也是有一本最近喜爱的书的。仅仅这样一个暗示,其实就是一个脚手架。按照这样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暗示,孩子就比较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不是父母天天在家里逼孩子“你要看书,必须看书”。


再如,你想培养孩子吃蔬菜的习惯,就不要把所有饭菜一起摆到饭桌上,要先把孩子必须吃但通常不喜欢吃的蔬菜端上饭桌,让他在食欲较好的时候先吃完蔬菜。


又如,你想培养孩子按时睡觉的习惯,就要规定好家庭作息时间,可以把睡前15分钟作为亲子共读时光,时间一到就开始共读。共读之后,孩子一般都会准点睡觉。


这就是“设计策略,培养习惯”,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它是顺着策略渐渐养成的。


5

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第五条原则: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培养习惯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比如,一两岁的孩子刚开始学吃饭,用手抓可能是最得力的方式,但是饭桌上、衣服上,肯定会弄得一塌糊涂。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会轻松地学会怎么样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不用急,到了年龄自然就会。


了解了这一点,当孩子刚开始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就不要指责他。家长自己不要怒火冲天,也不要代替孩子,他渐渐地会自己越做越好的。孩子仅仅从吃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当中,就会感受到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才是最宝贵的。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再如,想让孩子整理房间,咱们最好给孩子一个需要整理的物品清单,并教他操作方法。有了这样的抓手,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干了。这就是脚手架、阶梯。


又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可能让他从绘本一步跨越到文字阅读,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桥梁性的书”,就是插画版的文字书,帮助孩子提升阅读水平。


6

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第六条原则: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对于孩子,做家长的总是批评太多,表扬太少。我们看见孩子身上有什么缺点总忍不住批评,希望他变得更好。


退一步想一想,事实上孩子的行为,好的行为通常情况占85%以上,不好的只是15%左右。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以表扬的优点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85%好的行为,我们为什么往往看不见?


所以,父母得培养这样的习惯:随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通过你的鼓励不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时,这些好的行为就会固化成他的习惯,让他闪闪发光。


那15%不好的行为怎么办?咱们心里得有个数,单纯批评没用,我们应该做的是定期和孩子一起反思。请注意,这两个词很重要:反思和定期。


反思,是帮助孩子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比如,上学迟到是因为赖床,赖床是由于前一天晚上拖延了上床时间,那么按时间睡觉问题就解决了。一起找原因,找改进的方法,这叫反思,而不是批评。


定期也很重要,不是每天说,看见就说,而是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一次,定期反思。


当然,李希贵校长反复提醒,反思是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对孩子本人。每一次鼓励或者反思,都要谨记对事不对人。


7

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原则四、五、六讲的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养好了,又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李希贵校长也提出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第七条原则: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咱们得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仅此而已。


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短板,父母要立刻转移视线,去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转移视线不是放弃,而是帮孩子找到一条更开阔的道路。数学不好的孩子,可能在人文或者艺术方面有优势;不喜欢弹钢琴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键盘类技能方面没有优势,可以尝试舞蹈、绘画、合唱和其他的艺术门类。


如果不愿意接受孩子天赋中的短板,非得盯着它不放,必然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造成孩子的对抗,不仅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发展。


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


8

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第八条原则: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资源做更有意义的事。父母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提供超出孩子预期的资源,让他在这方面的发展跟同龄人相比形成明显的优势。有了资源,孩子才会逐步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才会珍视自己的时间,热爱生活,进而珍爱生命。


2022-10
19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的刘坚老师,在2022年6月15日的一次云上发言中进行了70多分钟的分享,谈到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以下为内容精华。

1

中国教育领域存在“过剩陷阱”

在2019年,我从数学教育这个小切口介入到教育领域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风险的研究——谨防学业过剩陷阱》。


为什么要讨论这件事?首先它与中等收入陷阱相关。


经济学界研究发现,过去40年,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进入了“富人俱乐部”,他们的国民收入达到同期美国的70%以上。而有的国家国民收入只在同期美国的30%~40%,并且长期如此,甚至40年都没有变化,称为“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正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我们如何尽快地离开这个空间,有序地进入发达国家行业?这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影响每一个中国人未来10年、20年、30年的命运: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到底能不能进入一个良性向上的轨道。


而教育跟人的一生,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重大命题,无不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我提出两个猜想:

  //  

第一个猜想:与经济领域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相对应,中国教育领域也存在“学业过剩陷阱”。

什么是“学业过剩”?就是指以获取标准答案和高分数为取向,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教学和评价的总和。


据我们调查,经过几轮课程改革之后,一流的教师也只有1/3的时间能从事非标准答案、不以分数为取向、不是简单死记硬背的学习教学和评价;剩下2/3的时间,还是基于标准答案死记硬背的学习、教学和评价。北师大的孩子们,在期末仍是拿着书“和尚念经”的状态。


年轻人二十几岁的黄金时段,依旧像6、7岁刚读书那样死记硬背,这会导致什么呢?


我曾做过一个“教育发展生态图”,从数学的角度讨论教育的问题。知识、技能、解题能力、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等基本特征,中国人没有问题,但是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团队合作、政治善良、人生观、价值观等要素,有结构性的缺失。中国改革开放后,历届全国教育大会都谈到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家国情怀,其实也是这些。


1983年,美国有一个总统咨询报告提到,美国的基本读、写、算能力出现巨大问题,以至于每年都要影响美国GDP的百分点,教学必须改革。到了2008年,美国人又出了一个报告,叫“1/4世纪过去了,美国的问题解决了吗?”有好转,但并没有根本解决。


1999年到2020的这20年间,中国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的问题依旧没解决,某些情况下可能还恶化了。


对比起来,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恰好是西方的优势;中国的优势,恰好是西方的问题。


然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我们一直以来的优势可以被机器替代,我们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没有带来的,在未来社会却是重要的。如果基础教育没有为未来打下根基,实在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这些问题是中国教育的基因,基因要发生突变,并不容易。


上海第一次参加PISA在2009年,当时是第一名,在数学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三大领域都高出10-20分,在国际上获得了关注,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考试的三个领域能同时获得第一。在2012年的PISA测试中,中国上海又获得第一名,举国欢庆。

但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我们的读写算优势不需要再耗费精力去证明了,而是要解决存在的问题。


彼时,国际组织做了一个预测模型,是在数学科学素养上,预测交互式问题解决的能力。结果,中国学生排名倒数第二。排在第一的是韩国,第二是日本,第四是美国。


在基本测试中,美国的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得分都不高,但问题解决能力却排第四。


韩国和日本的基础数学、科学、阅读素养纸笔测试分数靠前,同时,问题解决的表现更优秀。


2012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组织征求改革发展建议时,欧盟理事会给中国政府提了一条关于教育的建议: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其向美国欧洲学习,不如向韩国和日本学习。新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日本人拿诺贝尔奖。


我们还可以看一个高等教育的数据。20多年前,一位华人教授研究发现,北大清华毕业生入学时候的审辩思维得分是1.612分,普通高校的是0.741分,远高于印度俄罗斯。但毕业的时候从1.612下降到1.339。读了4年,思维能力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下降幅度17%。普通高校更加可怕,从0.741下降到0.234,下降的幅度是68%。而俄罗斯学生最终反超,美国学生一直持续上升。

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出了一份研究报告,他们分析发现,全球几十个国家持续40年得不到发展,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共有4大特征。


第一,战争,第二,腐败,比如巴西。第三,资源过度单一,这样的国家,一旦遇到经济结构调整,或者有新技术出现,就会发生非常大的问题。第四,文化,一些国家存在文化冲突。

  //  

我的第二个猜想是:如果中国不小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不会是这4个因素,而可能是第五个因素:学业过剩。

学业过剩会导致新一代国民没有起码的身体健康。某个区域的测评数据显示,在很多学校,每天保证了8~9小时睡眠的初中生,100个里只有5~8个,占比不到10%。心理学的“睡眠搏斗”实验非常有名,一旦人失去睡眠,身心的各方面都会混乱。


学业过剩还会让中小学生缺乏家国情怀、审辨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也包含在身心健康中,是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力,是基石。如果中国持续学业过剩,一代又一代人将缺乏“竞争力”。


最近还有篇文章写到,有个流行词叫“润学”,“润”是英文“Run”(跑路)的谐音,这个词通常出现在年轻人遇到疫情、遇到各种情况就考虑怎么尽快逃离中国的时候——所以,十二年基础教育有没有给孩子们的基本分析能力打下基础,很值得我们去关心。学业过剩如果不解决,我们的担忧就会成为现实。


国际测试数据也存在一些问题。2009年和2012年都是上海在参加PISA测试,2015年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这4个地区参加,结果成绩就落下来了。2018年把浙江加进来,换掉广东,就又变回第一了。

但现在来看,广东的测试成绩也许比较“合适”。


其实,全球数据都在“恶化”。以色列相较于这些发达国家地区是倒数第一,美国是倒数,全球数学成绩都有下降趋势。科学成绩同样如此:PISA测试的一个调查是,学生今后有多大意愿从事科学研究。中国的孩子刻苦耐劳,但愿意从事科研的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线。


学业时间上来看,瑞典、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用时比较少,但总体成绩都在平均线以上,特别是芬兰,用更少的时间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国际平均时间是30多个小时。而我们国家的孩子,平均每周用57个小时学习——用比人家多30%~50%的庞大时间,来获得一个所谓不错的成绩。


2019年,我们邀请日本科学家、教育部副部长一起讨论PISA测试,他们说,日本现在已经不关注PISA测试成绩排名了。曾经全日本就PISA测试引发了大讨论,因为原来排名第一、第二,后来下降了几位,在日华人说,是“宽松教育”导致了日本基础教育落后,但最后发现根本问题不在于“宽松教育”,而在于有没有释放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所以,也许广东省中小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却恰好处于"大致合理的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为释放和发展人的好奇心、独立思考、实践能力、个性与创造性留下了合理空间。


10年前,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很资深的浙江省教育厅张绪培厅长,给教育部部长汇报的时候说:“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随着浙江普及高中教育,浙商可能会逐渐消失。”


学生更加擅长读书了,但是,企业是要面对和解决未知的,要去占领市场,去预测未来人类的需求,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对素养有更高要求,那么,中国的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

中国走向未来,

究竟需要培养学生哪些素养?

2015年,WISE曾给出了4个研究问题希望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回答,其中两个是:


① 全球面临什么样的变化或挑战?为什么进入21世纪后,不同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都不约而同提出了核心素养?


② 未来公民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由哪些方面构成?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们收集了全球六大洲24个国家或地区和5大国际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OECD、欧盟、世界银行、APEC)共29个单元,从2001年到2015年,这15年间的官方文献作为主要来源进行要素提取,在驱动力问题上归纳出三个板块。即图表中的三个颜色。

绿色板块是时代问题,包括:知识时代、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全球化。


红色板块是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问题,包括:经济成长、职业需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多元文化。


蓝色板块是教育领域自身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升。


可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关心的事情也不一样:发达国家更关心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则更关心教育公平。


第二个问题,未来公民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由哪些方面构成?


我们提取出18个要素,梳理出内在构成机制,形成了最终的框架。它分为两大板块:领域素养是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以来的传统要求,细分为基础领域和近十多年才开始普及的新兴领域。通用素养是其之上的能力,跨越学科、跨越领域。

图片
图片

注:29个国家地区/组织对框架投票,超过半数(15票)的就是热点领域。可以看到最受全球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批判性思考、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P21(美国21世纪学习组织)曾提出了4C素养模型:合作、沟通、批判性思考和创新。


但现在科技进步速度很快,几乎一年一变,是否有能顺应时代变迁又顺应学生内在天性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素养?


《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1世纪核心素养中,什么又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


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更加强调“整体和综合”,素养的加合未必等于健全人的整体,或许我们还需要思考到底什么是一个“健全的人”,以及培养的路径。


所以从东方视角来看,4C模型是有结构性缺失的,于是我们提出了更贴合中国环境的5C核心素养。


比如,一个优秀的民族,它的文化基因里,一定沉淀了做人的基本价值观。比如,创新很重要,但首先要以人为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我们的模型里,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做人的根基,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四个素养的方向标。


“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强调考虑问题要全面,包括质疑批判,它是形成和发展各素养的基础。创新是素养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沟通与合作既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养发展的过程与方法。

注:每个素养的二级维度,也带有人文色彩,比如沟通素养首先要基于同理心,想达成合作,促成愿景认同则非常重要。

各素养之间彼此关联、互补,具有开放性,因为未来更多强调一种整合能力。


整合有两个含义,一是从目标上整合。以沟通素养为例,它包括情感问题,也有能力问题。因为沟通本身需要同理心,但也需要知识,需要技巧。你要学会如何表达,如何倾听,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二是从实现目标的路径上,更强调回到真实情境。不是说我们开一门沟通课专门去培养,而是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在真实情景中,发展相应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所以,不要肢解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它们一定是相互包含、交融的,如果割裂开来培养,就又变成了标准答案。比如有人问,在“双减”背景下,18个核心素养哪些在学校获取,哪些在社会获取,哪些在家庭获取。我们不能人为地把核心素养割裂,学校管了8个小时,课外再管3个小时,家里再管2个小时,直到学生上床睡觉。


2022-09
28


孩子的世界无小事。


但是大人却很容易因为孩子还小,就随意地对待他。

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孩子一脸天真地对大人说着什么,却被三言两语搪塞过去,或者大人玩着手机,面无表情,留下孩子眼睛睁得大大的,期待着父母的回应。

对于孩子而言,你每一次积极的回应,都能让孩子倍感幸福,尤其是下面这三件小事



01

积极回应孩子的提问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样的时期,脑袋里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追着父母提问:

为什么会下雨?
为什么要刷牙呢?
人为什么要死呢?

图片
有的问题甚至让父母哭笑不得,英国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3~8岁的孩子,平均每天要提出73个问题。

面对孩子的提问,很多父母失去了耐心。其实这种好奇心是一笔财富,父母对待孩子的问题的认真程度,直接影响了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当孩子喜欢东问西问的时候,是父母最需要耐心的时刻。

孩子对生活中各种知识的好奇,如果得到了理解和鼓励,孩子会更加热爱观察和思考,他才会接着提出新的问题。

相反,如果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提问非常敷衍,有的甚至是嘲笑,孩子好奇心没了,喜欢思考的热情也被磨灭了。
图片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有的父母可能说,孩子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

其实,这并不可耻。向孩子坦诚,并且主动和孩子一起学习来获取答案,这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02

积极回应孩子的感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对妈妈说:“妈,我腰疼。”


妈妈会直接回一句:“小孩子哪有腰,我看你就是闲的!”


在大人的认知里,孩子的感受要么是不存在,要么是虚假的。


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作者提到这样一件小事:


十二岁卡罗尔,最喜欢的表姐在这里和她一起度过了一个暑假之后要回去了,不幸的是,她的妈妈对卡罗尔的悲伤一点也不理解。


卡罗尔:“苏茜要走了,我又要独自一个人了。”


妈妈:“你会找到别的朋友的”


卡罗尔:“我会很孤独。”


妈妈:“你会好起来的。”


卡罗尔哭了起来。妈妈也失去了耐心:“你都已经十二岁了,还这么爱哭。”


卡罗尔狠狠地瞪了她妈妈一眼,然后就跑回自己的房间里,关上了门。


小孩子的烦恼虽然小,但是痛苦却是真的。


家长看来都不算什么的小事,对于孩子来说也许非同寻常,这些微不足道的困扰足以击垮一个孩子。


在这些孩子眼里,最重要的不是大人给这些事贴上对错的标签、输出很多教育的大道理,他们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被大人看见并理解。

图片

很久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女士坐在地铁站过道内哭泣,工作人员发现后上前询问,结果她一直不说话。


这位工作人员一直陪着她,安慰她,中途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没想到她一下子情绪崩溃,抱着工作人员奔溃大哭。


你看,即使是成年人,对身边人,甚至是陌生人的理解和同情都会十分感激。


我们对孩子,更要多一些对他们感受的理解。


著名作家卡森麦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童心会萎缩,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懂得认真回应孩子的感受,就是在呵护孩子的心灵。



03

重视孩子在意的小事


看过一件很感动的故事:


有个妈妈带着骑着滑板车的两岁多的孩子在外面散步,路过一家洗车店,看到洗车师傅正在洗车,孩子问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呢?”


妈妈说:“在给汽车洗澡。”


孩子灵机一动,跑过去跟对正在洗车的老板说:“叔叔,能给我的车车洗澡吗?”


2022-09
21



投资教育是我们永久的命题。道理谁都会讲,但一旦到了实践中,我们一个个都败下阵来,还不忘拿一套说辞来搪塞。


今天,小编将这段话分享给各位老师、家长和学生,与大家共勉!


图片


1

致父母!我们共勉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2

致孩子

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反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你。


他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也是为人师者的深情。


3

致家长

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不指望每个学生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但是希望每个家长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你们毕竟不是孩子了!还要告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负责、公正、认真的老师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4

致老师

当老师的你,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对你而言,只不过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你却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师。你将是开启他万千世界的人,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


5

致最好的教育

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三剑合一,家校共赢!


在这世界上,老师与家长本应该是最能互相理解的人,我们的唯一心愿,都是为了孩子。


因为孩子,我们紧密相连;因为孩子,我们共同奋斗。


还记得一位妈妈曾经对孩子说的一番话: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她能用眼中的光彩引领你前进,她能用灵魂中的爱促进你成长。


在你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人生梦想的,是父母,为你启航梦想的,是老师。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深知,散漫的教育只会助长不良风气,盲目的宽容只会养出温室的花朵。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并济、奖罚分明的;最好的老师,一定是既管且教、严慈共体的。


曾有人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光荣,一个民族出现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未来的希望。


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就是教育的希望,更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

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是教育孩子最强大的合力。


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行,到达成功的彼岸。


愿孩子们能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写在最后:


这个世上从来都没有不劳而获,孩子的学习靠自身,也靠老师和家长,若你读了本文受益,请转给家长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