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 | 追风拾野,趣游清明:走进大自然,引领孩子们于“细雨纷纷”中感受一番古人的忧愁浪漫!
节
气
/ QingMing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日子,具有极为丰富色文化内涵,它承载了中国对于“家”的深厚理解,也象征着生命的不息。让我们头戴柳叶冠,在清明时节走进大自然,引领孩子们于“细雨纷纷”中感受一番古人的忧愁浪漫,体会什么是爱、生命与传承。
亮点速览
1
走近自然,故事里的清明
2
插柳戴柳,祈福迎新
3
指尖上的清明-diy手工风筝
4
舌尖上的清明-青团制作
5
春季运动会,踢蹴鞠、投壶、腰旗大战
插柳戴柳,祈福迎新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门户插柳是清明节特有的节俗。柳树生命力旺盛,在春天往往最先吐出新芽;在《齐民要术》中还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有一种说法是,插柳的风俗意谓可祛疫鬼。
节日当天,人们有的是在门口或屋檐前插柳枝,有的在头上戴柳圈,还有的地方女子头上簪柳、男子身上配柳。
在清明到来之际,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柳树底下收集各种颜色大小的柳叶,制作简单又趣味十足的柳叶手工~
指尖上的清明-diy手工风筝
清明节不仅是“缅怀的节日”,还是“生机的节日”。
不管是传统的风筝,还是改造的,每一个风筝的制作都寄托着人的美好愿望。
风筝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古人会做一些“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有着吉祥寓意的风筝。
当五彩的风筝飞上天空,放飞的仿佛不仅仅是风筝,更是自己的梦。
在这个多彩的季节,也来做一个多彩的风筝,放飞我们的理想吧~
舌尖上的清明-青团制作
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清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青团是清明节前的一种传统美食,也是特别受大家欢迎的美食。
春季运动会
漫云凝滞、流影定格,国风与运动相遇,传统与潮流碰撞飞扬的身影最动人心。扬出时代强音,扬出青春步伐。
投壶声响起,欢声笑语闹,一手握箭目不斜视,从容一笑,不服再来,从容间箭悄然落入壶中,“少年骑马入咸阳 鹘似身轻蝶似狂”。
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