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墙外,营地教育的意义

时间:2021-12-29   浏览次数:508次

学校诚然是大部分学生获取传统意义上教育的地方,但在校外还有绚丽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世界中探索,寻找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而在探索自己的路途中,营地教育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学生们会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与刚认识的伙伴们通力合作,一起在校外的世界中体验与实践,这对人际交往,领导力养成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_01

营地教育从何而来?

营地教育的历史十分久远,已经在欧美风行了近200年。

营地教育的历史十分久远,已经在欧美风行了近200年。从最早的军事化训练,发展到体育锻炼和生活技能训练。


在二战之后,越来越多的营地团体开始涌现,营地训练也逐渐由生活导向型转为教育导向型,类别变得多种多样,包括艺术、手工、音乐、舞蹈、自然科学等丰富的内容。


目前世界各地教育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营地教育。据美国夏令营协会(ACA)统计,美国共有1.2万多个营地,世界营地协会(ICF)的数据显示,世界上营地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共5.5万个营地,日本也有3500多个营地。澳大利亚拥有990家营地,是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最紧密的国家,营地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营地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多元化背景下未来成长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例如沟通与交流力、领导力、生存能力等。

但无论哪一种营地形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体验式学习。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营会活动,让参与者“有目的地玩”和“深度探索自己”。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心、培养独立能力和领导力、以及提高社交能力等。

_02

走出教室,在玩耍中探索方向


在平日里,那些被“圈养”在城市的孩子,奔波于学校、补习班之间,时间表被排的密密麻麻。不光爱玩的天性被束缚了,也把学习和教室“捆绑”在了一起。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爱学习,爱学习和爱玩一样都是孩子的天性,把玩与学相互搭配、相互促进,才能激发出200%的兴趣。


而营地教育,则是把课堂搬到了山河湖海间,让孩子们在大自然里痛快玩乐,在玩耍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我们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而营地教育则可以根据兴趣建立团队学习模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
一是基于兴趣的学习动力更充足。
二是团队学习,人人为师人人是学生,这也极大的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冲突解决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营地教育越来越受到认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的原因。
在一些国家甚至已被正式纳入常规教育体系,原因也正是因为营地教育提供了学
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实现的价值,比如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最重要的几个素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等。

_03

开拓视野,告别依赖,适应环境


现在,有一些学生学习非常依赖家长和老师,而缺乏自身应有的主动性。

比如,正在上课却走神,不认真听讲,等着回家家长进行作业辅导。


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都马虎应付了事。甚至十分不自觉,不懂得自己进行预习复习,只能在家长强行规定和陪伴下进行。


很多孩子即将步入初中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渐渐有了叛逆心理。

孩子对于家长老师的要求,开始觉得不中听,不愿意照做,所以自主学习变的难上加难。


所以,有机会参加夏令营并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帮助孩子锻炼,如何独立自主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


而营地的活动形式,是基于跨年龄,跨性别的团队学习,“每天都会在活动中体现,一个孩子,每天和他接触合作的人多达几十多个,这样的成长和视野是会慢慢变得不一样的。”


学校墙外缤纷的世界也是大好的课堂,营地教育会是少年们探索自己,发现兴趣,伙伴,磨砺内心的优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