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8 浏览次数:97次
上周去朋友家玩,目睹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
我和朋友好久没见,聊得很嗨,她儿子东东坐在一旁玩手机也没人管。
突然,东东也不知刷到了什么好玩的,开始咯咯大笑起来。
朋友见状就有点生气,忍不住训斥儿子:“你能不能别老玩手机?你作业写完了吗?”
当众被骂,东东当然很不服气:“你看我爸爸,不也躺在那边玩手机吗?你怎么不管管他?”
我扭头一看,东东爸爸游戏打得正起劲呢。他听到儿子这话,又见我瞅着他,就有点恼羞成怒:
“你这小兔崽子,一天天的废话怎么那么多?我这好不容易周末,放松放松怎么了?再说了,我是大人,你是小孩,小孩就要听大人的,你懂不懂?”
东东瘪着小嘴,狠狠瞪了他爸一眼,气呼呼地跑回房间了。
朋友尴尬地冲我笑了笑,说自己为儿子费心费力,也不知怎的,越长大越难管,说一句他能顶10句。
其实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曾这样吐槽过孩子,叛逆、不听话、拖拉磨蹭、习惯不好……
但仔细想想,这些真的全都是孩子的问题吗?
教育最忌讳的
是父母摆烂,却逼着孩子上进
等他慢慢长大,你觉得他毛病越来越多了,再想用斥责和打骂来管教,他势必只会跟你对着干。
父母管不住自己
任何教育都是徒劳
“我刚让你写作业你怎么不写?你要是刚才就写,现在早就写完了?”
“你写你的作业去吧!大人的事小孩少管!”
你耳提面命要求孩子去做的,自己先做到了吗?
父母越在意什么
孩子就重视什么
董宇辉曾多次提到,自己之所以喜欢看书,都是从小受了家庭环境的影响。
因为他发现,父母对书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东西。
他印象特别深的是,每逢过年过节家里打扫卫生,父母都会把仅有的几本书拿出来,擦拭一遍又一遍。
那些书都是关于蚯蚓养殖、拖拉机维修、母猪产后护理这类的,但父亲却视若珍宝,只要有空都会拿出来翻一翻。
父母日常对书的珍视,深深影响了董宇辉。
所以在他的认知里,一直认为书是要比其他东西值钱的。
与其一味焦虑,倒不如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尊重知识的氛围。
因为父母喜欢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很容易喜欢上。父母认为重要的,孩子耳濡目染下也会认为很重要。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教训、命令的时候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都是教育。”
你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便会敬畏知识。
你对学习保持着兴趣,孩子自然求知若渴。
教育孩子,与其喊破嗓子,不如营造氛围,做出样子。
教育孩子
就跟孩子做一样的事
最好的父母,是陪练不是教练。
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教练是指导,是指手画脚地告诉孩子:“你这不对,你要重来,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陪练是陪着,是跟孩子一起去做,而不是单纯地让他照你说的做。
身边有位父亲,他的女儿原本也很贪玩,作业不好好写,总是敷衍了事。
尤其是进入初中之后,学业难度增加,再加上青春期,女儿变得愈加叛逆。
面对问题重重的女儿,这位爸爸深知,唠叨和打骂都只会适得其反。
于是他决定,陪着女儿一起“重新上一次学”。
从那之后,他到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关掉手机,和女儿一起学习和读书。
他再也不熬夜不睡懒觉,而是养成了规律作息。
他卸载了手机上的娱乐性软件,删掉了不必要的关注列表,把空闲时间都用来陪伴孩子和提升自己。
很快,女儿在他的影响下就有了变化,她不再那么抵触学习,甚至还会自己拿起书来看了。
他在当老师的时候,见过许多父母,总是在孩子学习时使劲盯着,一会进来开个门,一会进来开个门,这是毫无意义的。
好的教育不是监督,而是引领。
要让孩子知道,你在跟他做一样的事情。当你亲自践行自己每日对孩子说的那些话,教育才能真正起效。
因为比起空洞的说教,你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影响更深。
你的习惯,会被孩子看到。你的言行,会被孩子模仿。
教育,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
从今天起,请用自己切实的行动为孩子赋能。
Copyright 2023少年文武堂版权所有本站关键词:国内夏冬令营、国际夏冬令营、假日亲子营、团队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