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6 浏览次数:657次
小孩往往能活的更生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气,希望他日后的人生能够更顺利,但偏偏一些宝宝却非常害羞,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据调查显示,大约1/5的小孩子都有害羞心理,且成年后也不能完全摆脱。如果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及时改变害羞的心理,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敏感害羞的成年人。那么,害羞是怎样产生,又应该怎样来避免呢?
孩子的性格虽然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较多的还来自于父母教养方式,或是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存在以下的可能性:
1、家长的要求太过于严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的做事标准,让孩子倍感压力;
2、在家庭成员内部,有的家长会千方百计哄劝孩子开口,有的则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不想说也不用勉强。引导方法的不一致,既不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压抑他的表达欲望,还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
3、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因此孩子就变得谨小慎微;
4、孩子对突然变化的环境不适应,比如先由父辈抚养的宝宝,突然转为由父母亲自抚养,再加上教育态度和方式的不同,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沉默、内向。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呵护备至,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使得孩子觉得呆在父母身边呆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
孩子做出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畏缩的行为时,父母不应该过分指责这样的行为,而是转移焦点,例如孩子说话声音小,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你说得真好,如果下次声音再响一点,就更棒了!”
家长应该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对于胆小的孩子不妨“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害羞的孩子大多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就是一种信任感,当我们对他人,对环境,对自己充满信任后,才会跨出人生的每一步,去接触这个世界,正向的发展。
孩子在建立安全感的时候,是有一个递进式的建立过程
第一步是对他人,第二步是对自己,第三步是对环境。对他人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这里面的他人就是从自己的父母开始,如果孩子对于父母都无法确定是否会一直保护他,孩子怎么去探索这个世界,怎么去接触别的人。
Copyright 2023少年文武堂版权所有本站关键词:国内夏冬令营、国际夏冬令营、假日亲子营、团队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