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2020-12
24

99%的孩子是需要家长教育的!什么事动不动就“我回家问问孩子喜欢不,上不上、学不学都‘尊重’孩子的意见”!那孩子要是不喜欢,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学了?那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1

苗苗快七岁了,特别喜欢毛笔,经常自己拿着毛笔蘸着墨乱写乱画,虽然自己写的字歪歪扭扭的,但也没有打压他的热情。看到他这么痴迷,我就和他的同学妈妈一起给他们报了个书法兴趣班。一开始,他特别喜欢上课,可是上了一个月后,他开始变得不耐烦,不想去上课了,甚至不想写字。

对于孩子的这种反应,我早有预料,于是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坚定地告诉他:“今天必须得上!既然报了名,就要坚持下去,妈妈会陪着你的。”


“不去,我就不去!”他继续闹,然后感叹了一句:“大人真幸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孩真不幸福,什么都要听大人的!”


我告诉他:“很多事情你们小孩还不懂,不能做决定,就得听大人的!”


也许有人不赞同我的做法,孩子不想学就别学了,干嘛非得强迫他,现在不是都再讲要“尊重孩子”吗?要和孩子做朋友吗?但我渐渐发现,父母绝不可能与孩子成为朋友,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时甚至要逼她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

2

教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也没有一种能力,仅仅是天赋使然。


孩子所有的成就,都是父母细心观察、精心栽培、用心引导的结果。


因《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上的出色表现而再度火了的董卿,让观众对她的文学功底和修养赞不绝口。


对这些表现,董卿却说自己得益于爸爸从小的教育:不许她多照镜子、不能穿新衣服,每天抄诵成语古诗,每天晨跑一千米,15岁开始打杂工,在家承担家务。


爸爸的严厉和无情,曾让董卿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很多事情都是董卿不喜欢也不愿意去做的,但在父亲的逼迫下,这些她都坚持了下来。


很多年过去,曾经做过的事,读过的书,背过的诗,都内化为她的气质,让她在今天的央视舞台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于是,当孩子对舞蹈、书法、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二话不说先报了班,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想要放弃时,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说是听孩子的,给他自由。殊不知这是家长在“偷懒”,打着“爱孩子”的幌子。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4

蔡康永先生说过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他说: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走在前面,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告诉孩子,如果在人生的早期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之后必然会后悔。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对他说一声:“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

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说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在孩子想要放弃时,发挥父母的“威严”管教一下,对孩子要求严一点,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逼”孩子一把。如果父母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是父母做的不妥;如果父母逼孩子做他已经选择的,那就是父母的责任了,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无论什么事坚持才会有效果,有效果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坚持,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今天不吃苦将来会吃苦;今天不努力会努力一辈子。


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

2020-12
13



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会成为一道难愈的伤疤。


1


「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这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的质问。


▲图片来源:综艺《少年说》


《少年说》中,高一女孩走上勇气台,请求妈妈能够「关起门来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点就炸。


▲图片来源:综艺《少年说》


但是妈妈却对女儿的问题不予理会,反而质问起女儿。在妈妈的话语里,女儿的面子始终不及维护自己的威信重要。


节目的最后,母女俩虽然在台下挽手和好,似乎总隔着一颗心的距离。


▲图片来源:综艺《少年说》


我们都很看重并维护自己的面子,却不曾想过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大庭广众之下,或是义正辞言地教训,或是揭短嘲笑,父母的话就像利刃,扎进了孩子的心里。


尊严被压制在父母的面子之下,是多少孩子一生不堪的回忆。


2


宋丹丹曾经带着儿子巴图一起上综艺节目。


宋丹丹在节目里状似随意地当着全国观众面,说她生了一个废物。


那个“废物”就是在镜头前一脸尴尬的巴图。


在节目里宋丹丹是幽默、活泼,是她一贯的谐星形象,可是面对儿子巴图时又恢复了母亲本态。


节目里,他们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其中一位年轻人大华早早起来做早饭,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和赞赏。


宋丹丹看到了却是立刻转身吐槽自己家儿子:怎么这么笨呢,我生了一个废物,但是废物也得利用......


一顿挖苦,让巴图面露尴尬,其乐融融的节目氛围也因为宋丹丹不停对巴图的揭短,显得有些冷场......


1个多小时的节目,有半个多小时是她当众吐槽儿子:「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我都想换儿子了。」



巴图脚趾发炎,亲妈却说:「是你啃的吧」,还让儿子给大伙表演啃脚;


巴图主动要求搭鸡窝,她哈哈大笑:「要是能搭好,我还真不是他妈。」


......


整个节目里,巴图一脸挫败,好像自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旁人也尴尬不已。



被当众揭短、被言语抨击、被跟别人比较,是我们童年梦魇般的回忆。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曾经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


我特别羡慕自信的孩子,因为他们就算是错,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


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总是怕我真的错了。


面子即是孩子的自尊,父母不给孩子留面子,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内心缺乏力量。



3


当孩子的行为有损你的颜面时,我们可以怎样做?


  • 单独教育


无论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要在外人面前落孩子面子,包括孩子的兄弟姐妹面前。


经常被父母在人前打击的孩子很难有自信,而被摧毁的信心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 给孩子台阶


孩子的身体小小,但他们的灵魂和性格并不小。


有时候,孩子的执拗与反叛,不是他们不懂道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台阶下。


所以,不妨给他们台阶,他们自然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七步,其中之一就是让孩子当众出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事实上,要面子的孩子,才更明事理、知对错,追求上进。


身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认同与肯定,会让他们将「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面子,转化为「自爱、自尊、自重」的里子,一路披荆斩棘,迎向未来。


2020-11
21


不少家长都在为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头疼。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今天这篇文章,推荐老师转给家长。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有关幼儿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报告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报道称,有调查显示,儿童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家长在管理幼儿情绪和时间方面出现困难。世界卫生组织担心,5岁以下儿童过多的屏幕时间与久坐行为相结合会导致睡眠不足和活动水平低下。

所以,这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健康成长,儿童需要少坐多玩》的报告建议称,5岁以下儿童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减少坐下来看屏幕,或被限制在婴儿车和座椅上的时间,应当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并有更多的时间积极玩耍。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怎么使用电子产品

其实,电子产品就像是把双刃剑。作为我们成年人,很多人都无法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就更别说孩子了。

那么,我们的孩子该如何使用电子产品,应该把握怎么样的一个度,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电子产品,如何防止孩子过度沉迷其中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3岁
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为什么幼儿阶段不能接触手机呢?首先,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其次,有专家表示,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的可能性也越大。

那么,如果家有1-3岁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要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机中不要下载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3.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
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如果家有3-6岁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这样:

1.父母家人手机尽量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2.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读物。

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
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多开始进入了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用父母身份强压、用亲子关系威胁。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你饭吃!”“再玩我就不要你了!”

其实这种方式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

1.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

2.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

3.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

12-18岁
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

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2.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3.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供我们参考

可能看了这么多,真正做起来,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如何在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和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间找个平衡点呢?

这些现实中常见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2020-11
14



有句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放眼望去,许多父母自己节衣缩食,但给孩子买高档名牌时眼都不眨;


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丁点家务活儿也不舍得干;


父母都没舍得出去旅游几次,但孩子要钱参加出国游时,就算借钱也要报名……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都怎样了呢?



越溺爱孩子,越令人心寒


去年有则新闻,看过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32岁的杨某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他是独生子,父母舍不得让他受半点委屈,省吃俭用供他读完大学。


由于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在步入社会后,杨某才初次尝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想到自己受的冷落和遭遇的白眼,他的心理逐渐扭曲,每天都在自己脑海里构思怎样可以快速赚钱。


有天,他偶然发现购买保险以后如果遇到意外,保险公司会进行巨额赔偿,他当即为父母办理了人身意外、高度残疾等多份保险。


然后,他亲自下厨招待父母,把事先准备好的亚硝酸盐拌入买来的牛肉中,吃饭的时候,他主动把有毒的牛肉夹到父母碗中。


但父母太爱自己的儿子了,想留给儿子,就一口没吃。


杨某不仅没有半点悔意,又到厨房,在水里掺入亚硝酸盐,搅拌好以后端给父母,看着父母喝下去。


他眼睁睁看着父母痛苦挣扎着死去,最后打开煤气罐制造了一个煤气中毒致人死亡的现场。


这场悲剧的产生,固然是杨某人性泯灭,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父母对杨某的过分溺爱。


从小什么都为孩子安排好,不让孩子受半点挫折。


殊不知,当这样的孩子失去了家长的庇护,而去独自面对社会时,一旦遭遇挫折,孩子的承受和抵抗的能力几乎为零。


卢梭曾说过一句话:“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你的溺爱,不仅搭上了孩子的人生,让他把天性里面的恶发挥到极致,还会搭上自己的人生。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失的父母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失的父母。能教育出贵子的,一定是贵门。


所谓的贵,并不是财富的多少,而贵在父母的胸怀,贵在父母的格局,贵在父母的教育理念,更贵在父母的言传身教。


提到范仲淹,人们会脱口而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范仲淹的后人无一不在学业上奋发上进,后来更是名臣良相辈出,子孙代代相传,历经八百年不衰。


《宋史》评价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说:“官至宰相,清廉节俭,多行善事,得到百姓啧啧称赞。”


《曲洧旧闻》中还记载,范仲淹的孙子范正平在城外读书,距城有二十里地,夏天就用破扇子遮阳,每天往返步行四十里地上学,没人知道他老爸范纯仁在京城做大官。


而这一切都源自范仲淹的严格教导,范仲淹常告诫后人:“钱财莫轻,勤苦得来;奢华莫学,自取贫穷。”


范纯仁结婚时,他和妻子打算以锦罗绸缎作为婚房的装饰。


范仲淹知道后立即将范纯仁喊来训话:“我家历来清廉俭朴,岂能纵容你如此奢侈,坏了我范家门风!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


如今的社会,在许多穷人家的父母,不让孩子吃苦,拼命将自己孩子养成了富家子弟时,富人却拼命想让孩子去吃苦。


董明珠从小就注重培养儿子吃苦的精神。从小到大,董明珠没有用车接送过儿子一次,一直让他坐公交车自己回家。


有一天,董明珠等儿子回来吃饭,结果左等右等都不见儿子回家。


儿子到家后告诉董明珠,原来他是为了等一块钱没有空调的车,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


所以她的儿子从小坚强而自立,就连高考时也是一个人做准备,自己带上常用药以防意外。


长大后,儿子说:“妈妈能从零开始,我也可以。”


虽然母亲家财万贯,但儿子却是月薪只有五六千块的律师,开着一辆十万左右的小车,住的房子也是租来的。


成长之路上,没有捷径。父母终将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总有一天要还回去。


所以真正爱孩子,绝不是把他放进蜜罐里,而是自己去体味苦尽甘来,去独自探寻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在面对风雨时,也能毫不畏惧,静待风平雨静,守得云开见月明。



聪明的父母,懂得让孩子吃苦


其实,苦难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并不是说哪个孩子吃的苦多,将来拥有的能力就越大。


令孩子得到成长的不是苦难,而是吃过苦以后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个人品质的历练与升华。


所以,单纯的吃苦并不值得赞美,否则的话,受尽苦难的街头流浪汉岂不是成为了人生赢家?


值得赞美的是能够战胜苦难的能力,以及战胜苦难之后获得的幸福。


读过书的人,恐怕人人都会背诵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然而很多人背着背着忘了开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所以许多人也忘了吃苦的最终目的,错将吃苦本身当成了高贵的荣耀。


让孩子吃苦也是同样的道理,真正有意义的吃苦不是单纯物质上的委屈孩子,而是让孩子通过努力去战胜苦难,赢得真正想要的东西,获得后半生独立生活的底气。


去年7月,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他儿子的毕业典礼上说了一番“狠话”,在社交媒体刷屏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深思。


“通常,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都会祝你们好运并送上祝福,但我不会这样做。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尝到背叛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们遭遇失败时,愿你们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才会让你们理解竞争精神的重要性。


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遭受适当的痛苦,那样你就能拥有同情心。


无论你我愿不愿意,这些都必将迟早会来临。而你们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能否参透人生苦难传递的信息。”


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吃苦,并从中思考苦难的意义,汲取战胜苦难的智慧,让孩子吃苦吃得有意义,家长晚年才不吃苦。


2020-10
31




有一种病叫“离不开手机综合症”。病症如下:


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或出没到一个无信号区域,就整个人不好了,心里七上八下,没着没落……


但是作为家长的你到底知不知道,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从下面分享的这个小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我和女儿起了冲突


忙碌了一天,下班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女儿的班主任文老师打来的投诉电话:


“思思很不像话,上课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她就当没听见。问她原因,她也爱理不理的。”


女儿向来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这一点也不像她能做出来的事。我疑惑地望向她,从她脸上看不出任何端倪。我只好向老师道歉:“文老师,我这一时也搞不清楚状况。我先和她好好谈谈,好吗?”


接完电话之后,我忍不住问女儿:“老师说的是怎么回事?”我试图理解女儿的行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妈妈知道你不是不懂礼貌的孩子。”女儿抬起小脑袋,瞅了我一眼,没有吱声。


“妈妈只要一个解释,又不是要怪你。”女儿依然沉默。我叹口气道:“那你先想想。”


直到吃完晚饭,女儿仍然没有想和我说的意思,跑到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了。我在她旁边坐下来,陪她看了一会儿,等动画片放完我耐着性子问:“可以和妈妈聊聊吗?”女儿嗯了一声,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的广告。


“今天为什么不理睬老师呢?”我尽可能让声音听起来温和些,“是心情不好吗?”


“嗯。”女儿漫不经心地回答,眼睛依然盯着电视。


被人忽视的感觉让我非常难受。一直以来,我尽量平等地和女儿对话。女儿曾开心地告诉我,小伙伴们都羡慕她有个通情达理的好妈妈。而这次,我只需要一个理由,她却视若无睹,当我的话是空气,难道我平时太过于和蔼,反而丧失了家长的威严?



一股火从心中腾地烧起来,我轰地站起身,一把夺过她手里的遥控器,啪地关上了电视,居高临下地对着女儿吼道:“你是怎么回事!”


女儿吓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着我,眼里闪过一丝惊恐和受伤。我心一疼,但依然保持着大人的威严,下命令:“马上回你的房间里去,想清楚你到底要干嘛!”她从沙发上弹起来,身影消失在门后,马尾辫一甩一甩的,全是伤心。


我沮丧地坐在沙发上,一直没说话的老公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冷静点,你最了解女儿,应该相信她!”


是啊,我最了解女儿,她并不是冷漠的孩子,一定事出有因。我站起来,深呼吸,冷静下来后写了一张纸条:


“宝贝,你不理妈妈,妈妈很伤心!之前冲你发火了,对不起,希望你原谅我。”


我敲了敲门,然后把纸条从门缝塞了进去。


事情的真正原因


两分钟以后,门开了,女儿站在门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到我,她立刻扑过来,抱着我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抽抽噎噎地告诉我事情的原因。原来,今天一起床,女儿就决定做一个实验——谁的话也不理。


我一边轻拍她的背,一边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实验?”女儿从我怀里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妈妈,我不理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很不开心?”


我点点头,女儿又问:“我看电视的时候,不认真和你说话,你是不是也很不开心?”


“是的,妈妈感觉非常难受。”


女儿小声地埋怨说:“我也经常不开心!妈妈,你总加班,没时间陪我玩。”我叹口气道:“妈妈最近太忙了,但妈妈周末带你去公园玩了啊!”


女儿眼里噙着泪花,扬起的小脸上满是委屈:


“你没有陪我玩,玩滑梯的时候,荡秋千的时候,你都在一边玩手机!”


女儿的话如霹雳划过我的心田。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我也爱机成瘾,机不离手。很多次带女儿出去玩的时候,等得无聊,就拿出手机刷微信、发信息。不知怎的,想起女儿四五岁的时候,我带她去公园玩耍。


她和别的小朋友玩得正开心,一次次大声笑着向我奔过来,阳光下汗水晶莹剔透,满眼都是兴奋,上扬的嘴角全是快乐,跑到我面前对我傻乐。直到我微笑着对她点点头,她才又像快乐的兔子一样蹦开了。


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紧紧地把女儿搂在怀里。孩子是那么爱妈妈,渴望妈妈的随时回应,快乐玩耍时也期待和妈妈分享。后来,女儿大了,我以为她不需要了。也许,女儿已经很多次向我投来期待的眼光,但都被我忽略掉了。



我忽然明白了:“你做这个不理睬人的实验,是想让我也尝尝被忽视的滋味,对吗?”女儿点点头,怯怯地看着我。我忍不住笑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方法的确让我感受深刻。


我拉着女儿的手,弯下腰,平视她的眼睛,真诚地道歉:“妈妈玩手机是不对。你能想出这个方法说明你很会思考,也很有自己的主见。你让妈妈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但是,下一次,你可以直接和妈妈沟通,别采取这样极端的办法,好吗?”


女儿重重地点头:“明天我就去向老师道歉!”


那个懂礼貌的女儿又回来了,我决定,陪女儿玩的时候关掉手机,享受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反思:家长是什么?


家长是什么?一种称呼?一种天生的权力?是的,但......家长更是一种职业!


你以为在陪孩子,孩子却发现手机抢了他们的爸爸妈妈!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


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陪孩子耽误了你的时间,你却耽误了孩子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 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答案是都很重要。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


每天给孩子15分钟,你都做不到?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关系的建立,需要每天专注的陪伴孩子15分钟。


所谓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跑神,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固然这些都存在。


  • 陪伴:寻找一起做的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


  • 陪伴:倾听+身体接触


接触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 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


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等回应。在陪伴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拥抱孩子等等。


还有,很欣赏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还有很多,而最关键的就是:在那个片刻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



无论你是否相信,

家长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


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无论儿女,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手机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和亲昵时光却会一去不复返。


送给父母的话:请把手机放一边,如果我们现在30岁,如果我们一直到80岁,我们还有50年的时间可以和手机在一起;只要我们拿起它,它随时在我们身边;听我们召唤.....


如果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如果他们长到10岁、12岁、16岁,你就会发现:


他们就会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不再会“无理取闹”地让你陪他;不再会像小宝宝一样扎到你怀里撒娇;不再会拉你在床头,不再会像儿时一样央求你讲个故事陪她入眠;你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不回来......


所以,那些——陪伴手机多于陪伴宝宝的父母们:请把手机放在一边,用更多的时间,拥你们的宝贝入怀;慢慢地体味,真正拥有宝宝的这些年吧。


2020-10
22


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正确认可孩子,能让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走入正向的循环,获得健康的、持续向上的动力。


01

你小小的认可,

或许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乐于帮孩子找问题,指出孩子哪里做得不好、有什么缺点——

这道题居然做错了,太粗心了吧

每天起床这么晚,拖拖拉拉,以后怎么办

要主动跟阿姨打招呼,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很多家长很困惑,我也经常说:“孩子你真棒!”但是孩子并没有变得很棒。细细想来,这些“你真棒”大多数时候是不走心的。而那些“你太粗心了”、“我都讲这么多遍了,还听不懂吗?”既具体又戳心,像一根根刺一样,直奔孩子的心房。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美国一所乡村小学18个班孩子进行过一场实验。他们先是煞有其事地对孩子们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但并没有真的计算分数和结果。而是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告诉校方这些孩子更有发展潜力,并叮嘱他们保密。


8个月后,经过测试发现,之前被随机判断为有潜力的学生,表现得性格更外向、更自信,求知欲也更强。这个后来被罗森塔尔命名为“权威性谎言”,他对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学生来说是权威。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个权威。父母的认可,将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人生。

在心理学上,因为每个孩子潜意识里都是爱父母的,他们会把父母的评价,内化为对自己的评价。

在童年时期,因为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理解都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自己,只能求助于父母。如果父母肯定了我们,我们就能肯定自己,逐渐生长出自信;如果父母否定了我们,我们就会重头再来,改造自己;如果一直没有得到肯定,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一生的战役》里曾经写过:“我一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请您欣赏我。”这个您,就是她的父亲。


作家三毛


后来她的父亲看到了这篇文章,写道:“很感动,深为身边有这样的小草而骄傲。”

三毛泪流满面,回到:“等你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今天你亲口说出来,才抹去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跟三毛一样,因为小时候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内心坍缩成一个洞,终身都在渴求着。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像三毛那样坚强,他们可能会迷茫、彷徨,最终被打上没自信、没出息的标签,实在是可惜。所以,千万不要低估认可的力量。

你一次正式地、认真地、具体地认可孩子,是什么时候?

02

这个世界的坏

他们早就感受到了


仔细回忆一下,在孩子刚学会走路、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你是怎么样的状态?你的眼里肯定溢满了慈爱,反复地鼓励他、夸赞他、安抚他。

于是,孩子会不断努力尝试,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做得怎么样,妈妈都不会责怪他。

我们的文化语境里,谦虚、谨小慎微受人推崇、传唱了几千年,但这是过时的。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爸爸妈妈们突然就开始害怕了,怕孩子骄傲大意,就把自己的认可藏了起来;怕孩子不懂人世险恶,于是主动地扮演险恶——给孩子压力,不断地告诫孩子竞争残酷、生活不易。

其实,孩子都不傻。学校不是天堂,老师不是天使,公交车司机也不会每天面带微笑。这个世界的坏,他们早就能感受到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曾经把每个孩子比喻成一颗鸡蛋:把鸡蛋打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把鸡蛋破开;另一种是从内部给鸡蛋温暖,等小鸡出生,鸡蛋就打开了。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才是生命。孩子也一样,他们更需要鼓励、接纳和认可,而不是太多的压力。

正确认可孩子,是个技术活。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对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0年的实验,结果令人深思。

首先,她让孩子们进行非常简单的拼图游戏。然后对A组孩子给予“你很聪明”的表扬,而对B组的孩子给予“你刚才一定很努力”的鼓励。



随着难度增大,A组跟B组的孩子开始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现——


A组  被夸聪明的孩子

更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你很聪明”背后传达的意思是——因为聪明,所以你成功了。为了保持聪明的评价,孩子会更倾向于保守行事,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感到沮丧、怀疑自己。


B组  被夸努力的孩子

更容易形成“发展型思维”:“你很努力”背后传达的意思是——因为努力,所以你成功了。没有不必要的压力, 孩子更有自信,更愿意尝试,不会轻易放弃。


卢勤老师说:“对孩子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正确认可孩子,能让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走入正向的循环,获得健康的、持续向上的动力。

2020-09
24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果孩子不爱读书,
从今天开始用这40种方法尝试一下吧。
总有一种方式能帮助您转变孩子,
让他爱上阅读!


01
读书给他/她听


读书给孩子听,并尽量每天设置合适的时间段读书给孩子听。


02
建立孩子的家庭阅读区



建立属于孩子的家庭阅读区,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在属于自己的小小区域范围内,读自己想读的任何一种图书。

03
 摘抄不要停



给孩子做一些摘抄,包括阅读建议、有趣的阅读文本,甚至包括一些有意思的笑话和诗歌,隔三差五给孩子创造一些惊喜,在他们的文具盒里、书包里、餐盒上、早上起床后的枕头上,只要你想,任何地方你都能为孩子创造这种阅读环境。

04
 一起讨论



和孩子讨论阅读这件事,包括如何建立阅读习惯、生字词表,一起阅读孩子的课文。

05
 给孩子准备一个便签本



给孩子准备有趣的小便签本,把便签本当成孩子的日记本,孩子能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观察随时记录,随时写任何想写的东西。

06
走出家门去阅读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去图书馆借书、买书,和朋友们一起看书。

07
兴趣第一位



给孩子买任何他们有兴趣的图书方向,只要孩子冒出任何兴趣,要积极做引导。

08
一起阅读吧



父母自己也要看书,有些父母自己很讨厌看书,却希望孩子喜欢阅读。其实,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最好父母每天能抽出时间关掉手机和电脑,陪孩子一起阅读。可以是亲子阅读,也可以孩子看儿童读物,父母看自己的书。

09
睡前阅读



将孩子上床时间提早,然后给孩子可以看书的特权。如果给孩子选择“看半小时书还是马上关灯睡觉”,孩子十有八九会选择看书,这不见得孩子爱看书,而是他们都不想轻易入睡。

10
每一天给孩子一本书的时间



答应孩子每天睡前念一念书来督促自己,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综合能力。

2020-04
30

在中国,有三种被捧上天的教育,分别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

这些教育理念认为,孩子身上所有的特点,都可以归之为天性,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辩驳、不可压制。

一位清华教授愤慨地说,这三种垃圾教育,纯粹是一个骗局。

父母们以为这样的爱很伟大,但其实很廉价,这种廉价的爱,正在一步一步地扭曲孩子的成长,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1孩子没有规则意识。

江苏无锡的一家火锅店,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只有一个小孩在走道里跑来跑去,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

他的妈妈就慢悠悠地跟在后面,没有责骂,更没有制止,他们一定觉得,自己的孩子活泼可爱,根本没有必要管吧。

在跑到一处拐角的时候,恰好撞上了转弯的服务员,服务员的手上还有一锅烤鱼,孩子的额头刚好贴到滚烫的烤鱼锅上,悲剧瞬间发生,孩子多处被烫伤。

事后,孩子的父母在未经过任何鉴定,也没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态度嚣张地索取39万赔偿:“钱不钱的不重要,谁家小孩被烫成这样不值39万?”

孩子和父母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因为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天性高于规则。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所以可以跑、可以闹,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视规则,就有越来越多的悲剧因此而酿成。

2孩子没有敬畏意识。

去年不久,湖南隆回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一名73岁的老奶奶被人杀死在自家门口,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不到5个小时,案件即被破获:

杀人的是名小孩, 13岁。案发的那天下午,小孩在老奶奶家附近逗留,被老奶奶一顿责骂。

小孩二话不说,拿起门口的一把篾刀,径直冲向老奶奶,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老人头上就是一刀,老人当场死亡。随后,这名小孩又将老人身上的700块钱搜走,最后逃离现场。

在不远处的湖南邵东,也曾发生一起类似事件:2015年10月18日,三名留守儿童商议去新廉小学溜达,因当天放假,学校大门紧闭,三人便翻围墙进去。

进入学校后,他们撬开了小卖部的门,盗走里面的面包、棒棒糖之类的食物,恰好被值班的女教师发现,因为害怕被抓,三名孩子直接用木棒将女教师活活打死,之后逃跑。

第二天,三名孩子被公安机关抓获。

留守儿童,算是最彻底的放养,没人照顾,更没人管,天性算是得到了最彻底的释放,最后的结果,以悲剧收场,连最正常的成长都无法完成。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魔,在没有约束与管教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3孩子没有自律意识 。

作家毛南见过一位妈妈,很普通的一个家庭,父母普通,孩子也普通,说是读了某位著名专家的书之后,决定效仿他的育儿方法——放养。

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妈妈从来不管,因为她觉得孩子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至于学习成绩,兴趣是最关键的,决不做任何强求。

结果呢?三年后,悲剧发生了,成绩就不说了,本来还是中等偏上,三年过后,基本都是垫底,别的孩子都有一到两项特长,她的孩子呢?没有任何特长。

打游戏倒是很厉害,别的孩子从不带手机去学校,她的孩子从来不管,每天玩手游的时间超过八个小时,上学经常迟到,一次还悄悄往游戏冲了两千块钱……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方法,到头来会是这种结果?其实,被放养毁掉的孩子,又何止这一位。

我从不怀疑,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我怀疑的是,孩子的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却被很多父母无限夸大。可能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

一个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永远不会有未来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在将来,这样的孩子没有任何竞争力。

4孩子没有教养。

网上见过一个段子,一名女生在排队买奶茶,排得好好的,突然跑来了一个孩子,7、8岁的模样,直接就插到她的面前,他的妈妈就在后面。

女生看不下去,这么小就这样,以后还得了,质问他妈妈,你是怎么管教小孩的。他妈妈满不在乎的说,孩子就这样,你让一下喽。

女生冷不丁地来了一句:“凭什么要让他?他长那么丑!”他妈妈气得脸都青了,拉着孩子就往外走了。

前几天见过一个更奇葩的。

河南郑州一小区,两个孩子正在乘坐电梯,其中一名小孩突发奇想,尝试在电梯内做伸展运动,一边用手撑住墙,一边用脚抵住电梯门,然后用力一蹬。

没想到的是,电梯内侧的安全门一下子飞了出去,电梯的主控制板被弹出墙壁,要不是有外墙保护,后果不堪设想。

更没想到的是,事发之后,熊孩子的妈妈在业主群里转发监控视频,无理取闹:“这电梯是纸做的吗?”“要说物业还得感谢我儿子呢?”

三观都被颠覆。

这样的熊孩子到处都是,防不胜防。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无作为的父母。对于孩子的任性和无知,他们选择了闭眼,也选择了放弃作为父母的责任。

他们肯定没想到,放养的背后,一定是熊,一定是任性,没有例外。

5最无力的教育:放养 。

这些年,放养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

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得透顶。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

看吧,被你们捧上天的“放养”,不过是美国底层人民无奈的选择罢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他们的孩子。

背后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竞争,放养的代价可能是,你将永远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

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

6不能越过“界” 。

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前段时间,她家里来了一位美国客人——一位三年级的小姑娘。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小姑娘对糖果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颗,还想吃第二颗。

她问妈妈,是否可以。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静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却有意无意忽略掉了,这自由的前面,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奥巴马是美国前总统,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但有一个身份更令他自豪——两个孩子的父亲,奥巴马对孩子的教育,堪称美国精英教育的典范。

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在她们分别10岁和7岁的时候,他制定了九条家规,内容并不复杂,但操作性强,而且极具意义:

家规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家规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家规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家规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家规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家规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家规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家规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

家规9:不准追星。

这样看下来,你会发现奥巴马最重视的还是规则的养成,而且都是生活中切切实实可以操作的事情。

父母应该给与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一定的释放和宽容没有错,但在释放的面前,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

2020-04
30

经常有人说,孩子什么样,父母就是什么样。

其实反过来也依然成立,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而孩子则是父母的影子。

一个人品德、修养、习惯、素质、原则、三观等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亲是榜样,母亲有温度。

01父亲是榜样,家才有方向

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父亲带着3岁的女儿在广场的台阶上认真地读书,大大的身影和小小的人儿,远远看上去,画面格外温馨。

当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父亲说,他是一名中学老师,女儿在自己的影响下喜欢上了读书。

“她现在能认识500多个字了,对玩手机没什么兴趣,反而更喜欢读书,而且现在是她自己想读书,不是我要求她去读。”

孩子才3岁,就已经养成了自我阅读的好习惯,这位父亲,功不可没。

这条新闻下看到了这样一句评论:

很多父母都要求孩子多读书,可自己却根本做不到放下手机。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可以作为榜样的人,那出生在这个家庭里的孩子95%的可能也不会有多优秀。

相比母亲似水般的温柔,父亲如山似的威严更容易让孩子模仿和跟随。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写过一本书,名《父亲的含义是榜样》,书中提到了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以及他自己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郑渊洁的父亲名叫郑洪升,在郑洪升看来,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

“关键看父母当着孩子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对孩子说的再多都不一定有用,有时还会起到反作用。”

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好老师。在郑洪升的影响下,郑渊洁对自己儿子郑亚旗的教育,也沿袭了“身教法”。

“我以为,父亲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

“为人父这么多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一位合格的父亲,不一定要多么有钱、多么有本事,而是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当自己成为了孩子眼中憧憬的榜样,又何必担心他会走上人生弯路呢?

有父亲以身作则,带头领路,家庭的未来才有方向。

02母亲有温度,家才不会散

前不久读到一句关于母亲的句子:

母亲是暖暖的人,像个太阳,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亮堂堂的,暖和和的,空气里的温度都要跟着上升几度。

我想,最好的母亲,就该是如此吧。

母亲,是一个家的温度调节器,母亲微笑的时候,全家都是暖洋洋的,母亲暴躁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小心翼翼。

母亲的情绪就是家里的指南针。

很久之前,还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去面试找工作,奔波了一整天,却没有一家公司想要录用她。

就在这时,女儿饿了,母亲给女儿买了根儿烤肠,但女儿不知怎么了,吃了一口就吐掉了。

母亲瞬间暴躁,对着自己的女儿又打又骂,很多路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上来劝解。

没想到路人这样一劝,更加激怒了母亲,她马上朝着女儿一脚踢去……

这种事不是个例,总有些母亲习惯性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私有物品,一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负面情绪涌上头,就会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遭到反对,还会理直气壮地说:“都是孩子不懂事。”

然而她们却从来没想过,母亲的焦虑、暴躁、不耐烦、冷淡、敷衍、鄙夷等等负面情绪,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无形的伤害,等到发现时,再改,已为时晚矣。

孩子天性就对母亲有说不出的依赖。谁都希望家里有个慈母:她能原谅小错误,能宽容不完美;她偶尔会软弱,又时常一个人坚强;她特别爱唠叨,但很少乱发脾气。

她普通却又不普通,她伟大却又不伟大。

有这样的她,家才不会散。

03 东晋名相谢安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父亲是父亲,不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也不故意隐藏自己的缺点,而是坦然地用行动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我们可以有不足,但绝对不能不进步。

母亲是母亲,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会随意就把自己余生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无论遇到什么事,尽量心平气和地说话,而不是声嘶力竭地爆发。

如此,孩子才能是个健康优秀的孩子。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家庭也才能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2020-04
20

我们经常听到的来自家长的抱怨:

“明明那些题他都会,由于太粗心,都做错了……”

“这次随堂测试,丢的几分都是因为粗心!”

“我孩子很聪明,可就是个“马大哈”……”

“粗心”表现在学习方面比较突出,如果表现在数学方面,就会出现:把符号看混,如“+”看成“-”、把数字看混,如“5”看成“3”、忘了写答案,抄错了题,数错了数等。

如果表现在语文方面,就会出现:学拼音困难,错别字多,阅读能力差,作文偏题等。

分析孩子粗心的原因,多数家长都会认为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贪玩等 。

二其实,“小马虎、粗心”现象几乎是孩子们的通病,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情况:

1,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不拿马虎当回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不主动有意识去克服。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2,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分析力;稳定性差,易转移。即“小猫钓鱼,三心二意”漫不经心,丢三落四,长此下去恶性循环,岂能不马虎?

3,眼高手低,自以为是。面对一道极熟的题,哦,如此简单,不在话下,三下五下浮云掠影般一气呵成,结果漏洞百出;或者苦思冥想,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意洋洋,眼高手低,冷不防一个符号就让孩子的努力付诸东流。

4,功课多,作业烦。时间紧张,慌忙应付,以致思维混乱,错误百出。

5,从小对马虎没有纠正,形成定势。习惯成自然,如果马虎成为一种坏习惯,危害的不仅仅是数学的学习,还有其他各门学科,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应对方法

1认真检查,养成习惯

做完作业或答完试卷,养成检查的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每道题,精力高度集中,对于每个因马虎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可用红笔做上记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许下次再犯。

2互相监督,共同克服

同桌之间可以站在老师的角度,互相检查监督对方的马虎毛病,互相对比竞争,看谁做题的正确率高,谁最先最好地克服马虎。治疗马虎是个意志问题,只要你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它。

3多做多练,游刃有余

课下多练习,提高没有掌握的知识,可相对减少马虎出错率;多见题多做题,掌握各种各样题型的解法,你才能“处题不惊”,从容镇定,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克服避免马虎,检查错误。

4先求准确,再求速度

做题想好方法和思路后,告诫自己:别慌,要毫无差错地进行到底,心平气和,不慌不忙,全神贯注,认真仔细的看待每个符号,不要想当然地省略步骤,尤其是在还不够熟练的情况下。会做的题,错误便是罪过!

在此基础上再锻炼速度,记住:欲速则不达,永保“质量”第一。

2020-04
14

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在之前举行的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省里在研究开学时间的时候,就有一个重要的预设,就是区域疫情风险总体上降到可以满足学生不用戴口罩上课,正因如此,省委省政府在决定复学这个问题的时候,比复工复产还更要慎重得多,所以我省没有抢先,而是有意识地稳一稳,所以当到今天全省疫情图已经都是绿色低风险区,已经一个多月了,省里总体来说全面复学的条件已经具备,才在上周发布了开学通告。

由于我省对每个学校的开学条件建立了逐校确认制度,加上严格实行“健康码+测体温”校园准入,还有每日健康监测等一整套机制,所以在教室保持适当通风的条件下,总体而言学生可以不用戴口罩。

另一方面,这事实上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像我们这样的大人,整天戴口罩都不适应,都容易犯困,何况是低龄的学生。所以,综合我省的疫情情况,基于前提的分析和效果导向,我们认为,在一般的常态下,学生可以不戴口罩上课,同时也允许学生自行戴口罩,包括在校园间歇性戴口罩。

在这方面我想学校与学生戴口罩作用作出底线的规定,但没有必要硬性的。

对于学生一律就不戴口罩或者戴口罩,在这方面可以有一定的包容性。

但是,每个学校都必须切实尽到,让学生能够放心的校园安全小环境这样的责任。

所以这个还是有个体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做出决策。

此外我,对于学生,往返校园途中,公共场所,从建议的角度,建议学生尽可能戴口罩。

因为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增强一些个人防护意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但开学后,中小学学生要不要戴口罩?3月底家长们其实持有不同看法,网友们也提出了意见。

觉得上学必须要戴口罩

@俩宝妈:如果学校坚持不要求戴口罩的话我宁可让神兽继续在家自己教,哪怕我再工作、家教难以兼顾,哪怕我孩子这学期期末考零分,在生命安全面前都不算什么!

@文:戴口罩是最后一道防线!万一哪位家长或学生谎报,导致许多学生感染,到时谁来负责?

@寅:专家说了,在人员聚集的地方应该戴口罩,学校毫无疑问是人员聚集的地方,应该提倡戴口罩。

不支持上学还要戴口罩

@A竹林听雨:如果戴口罩,就不要开学吧!老师讲课戴口罩怎么讲?是不是学生、老师上课都要配个扩音器?

@Deri:在相对密闭的教室里,如果有患者,即使戴了口罩也未必有用。

还有网友担心

@益达: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

@老汪:低年级小学生自制力不强,能坚持时刻戴着口罩一整天?口罩又多久换一次?还是不能轻率。一个孩子连着一个家,一个家往往连着两个单位。




2020-04
14

1准 备

1.疫情期间减少外出,更不能到人员密集场所或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没必要的,不与他人接触。有条件的,父母应居家办公。

2.主动学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技能。

3.记住应该洗手的情况,包括: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公共设施或物品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其他感觉手脏的时候。

4.网课之外,减少近距离用眼和电子屏幕视屏时间,多通过远眺来调节用眼。通过听书来减少用眼,听书时还可运动和劳动。

5.若有疫情高风险地区和有病例社区旅居情况,主动向学校报告,并完成14天隔离无症状后才能返校。身体有症状或其他不宜上学情况的,告知老师,推迟入学。

6.接到学校开学通知后,调整作息以适应上学时间。进行学习用品和防护用品的准备。上学时,穿面料光滑的外衣,便于清洁消毒。 7.带好纸巾和口罩(多带1-2个备用)、便捷的手部消毒用品,建议带好充足饮水,尽量不用学校饮水机接水。

2上 学

1.按时起床,为早餐和上学路上留出充裕时间。上学时带好口罩。因为大家是错时入校,所以,不要早到和晚到。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段到校。

2.尽量选择步行,特别是低年级或者女生可由家长陪同步行,其次骑自行车或家长车送。一般不乘坐公交车上学,避免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

3.上学路上,不走人流较多的地方,与行人和同学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4.到达学校后即进校,在校门口接受体温检测,按照学校指示的通道和路线进校,不要在校门口滞留。如果检测需要等待时,与前后同学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5.入校后,根据指示和导引按照固定路线到教室及其他场所。

3校内日常

1.再强调校内以下情况洗手: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用餐前;上厕所后;其他感觉手脏的时候。

2.根据学校安排,在教室与同学保持安全距离。(学校会对第一批开学的班级进行分散,减少每个教室的人数)

3.课间、体育活动、用餐、回宿舍均与其他班级错时进行。

4.学校会安排健身操等个人独立完成的活动,不进行聚集性体育活动。 5.课间或其他自主活动时,尽量室外活动,多晒太阳。记住一个原则就是:时时处处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非必要,不接触。

6.主动配合做好晨检午检,寄宿生也要做好晚检。

7.保持各处卫生,维护环境卫生。废弃口罩按要求放到固定垃圾桶。如厕要注意厕所卫生,如厕后即时冲洗。

8.注重自身卫生,个人物品及时整理,需要清洗的及时清洗。不要轻易揉眼睛,摸口鼻。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

9.任何时候感到身体不适立即告诉老师。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在老师引导下,到学校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进一步检查,等待家长或老师送医。

4食 宿

1.到餐厅,错时用餐,保持安全距离,避免面对面。

2.用餐前洗手。

3.住校生带足衣物及日用品,减少返家次数,减少和避免父母到校送用品。

4.住校生可自备水银体温计,必要时自我检测。用公用体温计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5.特别是寄宿生要格外注意,长时间在家,转变到住校,需要重新适应。要做好自我照顾,防止感冒等情况发生。

5放 学

1.错时放学,放学后应尽快回家,不要在外逗留和聚集。若需要购买学习用书用品或书籍,购买后尽快回家。

2.不购买流动摊点食品,本来就不卫生,有危害,防疫需要更不能食用。

3.回家后按照“七步法”洗手。因为在校时可能饮水不便,回家要多饮水,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而是小杯常喝。

4.回家后与家人仍是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及与其他人员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