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22-11
23

“为什么和父母诉苦会得到双倍痛苦?”

“她是我妈呀,她不知道我会难受的吗?”


在最近热播的《三悦有了新工作》中,当女主三悦无奈不解地向朋友倾诉的一幕,也戳中了屏幕外无数人的内心。


剧中,三悦因为找工作屡屡受挫,心情十分不好。


妈妈一大早起来做了她爱吃的饭,本意是想让三悦振作起来,但说出口的话却变成了这样:


“脑子不好使,脾气还差,成天哭丧着脸,也不冲人笑一个,活该选不上你。”


图片


当三悦沉默不语低头吃饭时,妈妈又开始阴阳怪气: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光长个不长心眼,吃屎你也赶不上热乎的。”


原本想从妈妈这得到安慰的三悦,被这些羞辱否定的话慢慢封上心门, 一度颓废到失去信心:


“我觉得我的人生一开始就是错的,他们就不该生我。” 


图片


当母女俩又一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后,三悦背着行李,来到天桥。


想起妈妈的句句辱骂,打击和责备,一度想要跳桥自杀。


都说戏剧来源于生活,现实中,多少父母都像三悦妈妈这样,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却选择用打击羞辱的话企图激励他们,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01



否定打压,是一场漫长的精神凌迟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视频。


一个女孩准备在妈妈生日这天给她一个惊喜,于是在生日这天,她用小提琴演奏了一首生日快乐歌。


但接下来的一幕,却把女孩的热情全部浇灭了。只见妈妈听完曲子淡漠地点评道:


“你可以拉得更好的”



女孩感到非常气愤,她以为妈妈会对这份礼物感到惊喜 ,至少是感谢,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回应,而接下来妈妈的话更加令人窒息:


“如果是真的想拉给我听,就不应该拉成这样。”

“你要做到最好中的最好!”


一场生日的惊喜,最终变成了女孩的一场噩梦。


很多人不理解这位妈妈,说句谢谢,我很喜欢,你很棒,有这么难吗?


但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害怕孩子会因为表扬与赞美而“飘”了,于是就习惯用否定打压的方式给他们泼点凉水,希望他们能鼓起劲而更加努力。


可是他们都错了,因为这完全是大人的思维,所谓的逆境成长。


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那么坚强,那些否定打击的话语不会让他们成长,只会造成伤害,变得自卑,懦弱,一生无法与之和解。


《凉子访谈录》中,一位受访者讲述了她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上学时,她的成绩一直不上不下,达不到妈妈的要求。


但一次数学考试,她罕见地考出了117分的成绩。


当她兴奋地把跑回家告诉妈妈时,却只得到了一句冷漠的反问:“还差三分呢?”


这件事给了她很大的冲击,以致于年近中年时,她仍然记得那时的崩溃。


图片


在这种否定打击的教育下,她的性格也受到影响,没有勇气反抗老板的PUA,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是个废物……一度陷入抑郁的状态。


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每一句否定打击都在心底扎了根,渐渐他们开始自我否定,变得敏感自卑。


而这种自卑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原生自卑”。


这种自卑感, 哪怕他们长大后事业有成,哪怕做得再完美,也始终无法填补内心的黑洞。




02



 父母的认可,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


曾看过这样一段发生在日本的街头采访。


主持人问身边的孩子,你知道的最脏的日本话是什么?


一个男孩说:“你绝对就不行!”


图片


在他看来,这句话的杀伤力不输于别的骂人的话,因为它会摧毁一个孩子的信心和梦想。


如果这句话来源于父母,那更是伤害力倍增。


“一个在自由和肯定中长大的孩子,他内在的生命力量良好生长,使他有力量把握自己,获得了支配自己的自由。”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中被给予足够自由和肯定,也才有机会茁壮成长。


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积极权威期待。


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变得优秀,那么就去认可鼓励他。


放到教育中,同样如此。

2022-11
16


不久前和一位朋友交流时,他说:

 

“要是养孩子像养猫一样多好啊,你只需要好好爱他就行,不用担心会把他宠坏。更不用费尽心力管他,教他各种规则、行为习惯,这一部分,是最让人头疼的。”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爱和责任,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规范言行,明确是非,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未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但许多家长在管孩子这件事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他们普遍反映孩子特别难管,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应对孩子表现出的各种难题。

 

最典型的有:

 

喊他做事跟没听到一样,纹丝不动,再喊两句就开始生气;
 
不听父母的话,说一句顶十句,我行我素;
 
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自控能力很差,坏习惯一堆,软硬兼施也不改······

 

难管的孩子不是生来如此,跟家长平时的教养方式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下面这4件事,会让孩子越来越难管——

 
01

孩子小时候,溺爱纵容

 

孩子0-6岁阶段,好奇心和探索欲最旺盛,他们还没有“界限”这个概念,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试探,根据大人的反应来判断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这段时期,如果家长重视规则教育,早早地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言行有规矩,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思维、性格会得到正向发展,以后家长管起来会更容易。

图片

然而在有些家庭中,家长从小对孩子宠爱无度,百依百顺,做错事了也不管,认为孩子大了再管也不迟。

 

殊不知,从小被家里人惯着,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孩子,全能自恋心理会越来越膨胀,以为整个世界都围着自己转,性格上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蛮横。

 

随着他的成长,性格上的特点也会逐渐放大,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再管起来就更难了。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指出,2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也就是说,从孩子2岁左右开始,家长就应当规范孩子的言行,比如打人、说脏话、长辈说话爱插话、公众场合疯跑吵闹······

 

0-6岁阶段,也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孩子可塑性最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长应该把握好这段时期,尽早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重要的事情上立下规矩,和孩子坚定执行,比如,餐桌上的规矩:吃饭时坐在餐桌旁,不许乱走动、看电视;早睡早起,养成规律作息;爱干净、讲卫生、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从小把规则意识植入孩子心中、并引导他坚持好习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家长将来也会省心很多。


02

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很多家长管孩子,重点都放在了“管”这个动作上,忽视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孩子不听话就发脾气、大吼大叫,跟孩子说话态度强硬、冷嘲热讽,慢慢的,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管孩子,孩子只会更加不配合。

 

还有些家长平时工作忙,很少陪伴孩子,亲子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好不容易有空了,就询问孩子的学习,教训孩子,讲大道理。

 

当家长没有付出情感,亲子之间缺乏依恋,教育也会以失败告终。


图片

 


《变形记》中,有一个16岁男孩吴新颖,跟妈妈的关系非常紧张。

 

妈妈对他可以说是百依百顺,甚至有些讨好,但他完全不领情,还常常表现出对妈妈的厌烦。

 

妈妈给他买最爱的糖葫芦,他不耐烦地推开;全家一起合影,妈妈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愤怒拒绝。

 

节目播到后来才知道,吴新颖的童年时期,父母并没有花太多心思陪伴和关爱他。

 

男孩表现出的逃离、叛逆、不服管的背后,隐藏的是亲子依恋关系的缺位。

 

父母与孩子,是先有关系,后有教育,缺乏温度的管教,只会把孩子推向对立面。

 

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孩子才会从内心里爱父母、认同父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

 

亲子关系和谐,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内心充满安全感,能够自信、勇敢地探索世界、发展自我。

 

当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家长可以反思一下亲子关系的质量,先把重心放在修复和维系亲子关系上来。

 

保证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注意亲子互动、沟通的质量,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多给予孩子爱和关心。

 

家长维系好亲子之间的心理纽带,才能拥有引导孩子的力量。





03
2022-11
01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来自李希贵校长。这十条原则,可以说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础。家长不需要先把自己培养成教育专家,只要按照这些原则,遵循背后的教育逻辑,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1

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第一条原则: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今天很多父母的生活常态,是时间往往安排得很满,却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在和孩子的共同活动当中,父母有意无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很多父母,平时工作忙,和孩子在一起有时候忍不住就会启动训导模式,这其实是孩子最烦的。


事实上,只有在父母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


比如,可以每天和孩子共进早餐、晚餐,和孩子玩一些家庭游戏,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如果平时实在没时间,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假期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是爱把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的,陪伴本身就能为彼此带来深刻的满足感。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要比所有科学的教养方法更重要。


李希贵校长有一句著名的话,“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在学校里面,师生关系好了,教育不可能不好。这个规律在家里也一样,陪伴的质量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


2

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第二条原则: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必须遵守的纪律。比如,“放学后必须按时回家”。


当然,孩子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父母可以在每年孩子生日的时候,和孩子商量、确定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并且充分向孩子说明理由。不见得听孩子的,但是要跟孩子阐述清楚理由。而且,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地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


如果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说“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更别提创新意识。


确定底线同时,还要明确,如果孩子达不到底线,你会对他采取哪些惩戒措施。这里的“惩戒措施”,指的是日常的一些小规矩和小代价。比如“吃不完蔬菜就不能吃肉”,“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玩玩具”,等等。


确定好这底线,可以把内容写下来甚至打印出来,一式两份,一份贴在孩子的房间,一份贴在所有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3

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第三条原则: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对于孩子,家长无疑是权威,拥有很大的权力。


但是,如果总是用权力来压制孩子,你的确可能经常“赢了”孩子。可孩子呢,却一次又一次地成了失败者。频繁失败的话,孩子要么会变得反叛,要么容易变得盲从。


事实上,咱们做父母的,真正需要的,不是“赢”孩子,而是“赢得”孩子,让孩子理解而且信任咱们。


所以,才要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规则,和第二条所讲的底线不同。底线是强制性的,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规则咱们不能单方面制定,必须和孩子协商产生。跟底线类似的是,制定好的规则之外,父母也不能再随意地、无休止地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了。


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父母要和善而坚定。我们是要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道理,而不是逼着他遵守规则。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规则意识的孩子,不要一次确定过多规则,可以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4

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原则二、原则三守住了底线,建立了规则,现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素养。


首先从习惯开始,从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会让父母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事半功倍。关于习惯,李希贵校长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第四条原则: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所有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需要长期培养。但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那么容易,往往孩子一哭闹、一撒娇,父母的就心软了,放弃了。


咱们要做的,就是设计策略,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能比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


比如,几乎所有家长都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那么以后只要出门,咱们就一定要带一个小书包,里面装上孩子最近最喜欢的书。出门之后,至于看不看,不那么重要。让孩子时时刻刻知道,即使出了门,我后面的小书包里也是有一本最近喜爱的书的。仅仅这样一个暗示,其实就是一个脚手架。按照这样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暗示,孩子就比较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不是父母天天在家里逼孩子“你要看书,必须看书”。


再如,你想培养孩子吃蔬菜的习惯,就不要把所有饭菜一起摆到饭桌上,要先把孩子必须吃但通常不喜欢吃的蔬菜端上饭桌,让他在食欲较好的时候先吃完蔬菜。


又如,你想培养孩子按时睡觉的习惯,就要规定好家庭作息时间,可以把睡前15分钟作为亲子共读时光,时间一到就开始共读。共读之后,孩子一般都会准点睡觉。


这就是“设计策略,培养习惯”,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它是顺着策略渐渐养成的。


5

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第五条原则: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培养习惯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比如,一两岁的孩子刚开始学吃饭,用手抓可能是最得力的方式,但是饭桌上、衣服上,肯定会弄得一塌糊涂。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会轻松地学会怎么样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不用急,到了年龄自然就会。


了解了这一点,当孩子刚开始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就不要指责他。家长自己不要怒火冲天,也不要代替孩子,他渐渐地会自己越做越好的。孩子仅仅从吃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当中,就会感受到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才是最宝贵的。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再如,想让孩子整理房间,咱们最好给孩子一个需要整理的物品清单,并教他操作方法。有了这样的抓手,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干了。这就是脚手架、阶梯。


又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可能让他从绘本一步跨越到文字阅读,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桥梁性的书”,就是插画版的文字书,帮助孩子提升阅读水平。


6

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第六条原则: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对于孩子,做家长的总是批评太多,表扬太少。我们看见孩子身上有什么缺点总忍不住批评,希望他变得更好。


退一步想一想,事实上孩子的行为,好的行为通常情况占85%以上,不好的只是15%左右。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以表扬的优点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85%好的行为,我们为什么往往看不见?


所以,父母得培养这样的习惯:随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通过你的鼓励不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时,这些好的行为就会固化成他的习惯,让他闪闪发光。


那15%不好的行为怎么办?咱们心里得有个数,单纯批评没用,我们应该做的是定期和孩子一起反思。请注意,这两个词很重要:反思和定期。


反思,是帮助孩子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比如,上学迟到是因为赖床,赖床是由于前一天晚上拖延了上床时间,那么按时间睡觉问题就解决了。一起找原因,找改进的方法,这叫反思,而不是批评。


定期也很重要,不是每天说,看见就说,而是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一次,定期反思。


当然,李希贵校长反复提醒,反思是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对孩子本人。每一次鼓励或者反思,都要谨记对事不对人。


7

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原则四、五、六讲的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养好了,又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李希贵校长也提出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第七条原则: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咱们得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仅此而已。


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短板,父母要立刻转移视线,去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转移视线不是放弃,而是帮孩子找到一条更开阔的道路。数学不好的孩子,可能在人文或者艺术方面有优势;不喜欢弹钢琴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键盘类技能方面没有优势,可以尝试舞蹈、绘画、合唱和其他的艺术门类。


如果不愿意接受孩子天赋中的短板,非得盯着它不放,必然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造成孩子的对抗,不仅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发展。


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


8

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第八条原则: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资源做更有意义的事。父母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提供超出孩子预期的资源,让他在这方面的发展跟同龄人相比形成明显的优势。有了资源,孩子才会逐步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才会珍视自己的时间,热爱生活,进而珍爱生命。


2022-10
19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的刘坚老师,在2022年6月15日的一次云上发言中进行了70多分钟的分享,谈到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以下为内容精华。

1

中国教育领域存在“过剩陷阱”

在2019年,我从数学教育这个小切口介入到教育领域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风险的研究——谨防学业过剩陷阱》。


为什么要讨论这件事?首先它与中等收入陷阱相关。


经济学界研究发现,过去40年,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进入了“富人俱乐部”,他们的国民收入达到同期美国的70%以上。而有的国家国民收入只在同期美国的30%~40%,并且长期如此,甚至40年都没有变化,称为“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正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我们如何尽快地离开这个空间,有序地进入发达国家行业?这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影响每一个中国人未来10年、20年、30年的命运: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到底能不能进入一个良性向上的轨道。


而教育跟人的一生,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重大命题,无不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我提出两个猜想:

  //  

第一个猜想:与经济领域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相对应,中国教育领域也存在“学业过剩陷阱”。

什么是“学业过剩”?就是指以获取标准答案和高分数为取向,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教学和评价的总和。


据我们调查,经过几轮课程改革之后,一流的教师也只有1/3的时间能从事非标准答案、不以分数为取向、不是简单死记硬背的学习教学和评价;剩下2/3的时间,还是基于标准答案死记硬背的学习、教学和评价。北师大的孩子们,在期末仍是拿着书“和尚念经”的状态。


年轻人二十几岁的黄金时段,依旧像6、7岁刚读书那样死记硬背,这会导致什么呢?


我曾做过一个“教育发展生态图”,从数学的角度讨论教育的问题。知识、技能、解题能力、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等基本特征,中国人没有问题,但是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团队合作、政治善良、人生观、价值观等要素,有结构性的缺失。中国改革开放后,历届全国教育大会都谈到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家国情怀,其实也是这些。


1983年,美国有一个总统咨询报告提到,美国的基本读、写、算能力出现巨大问题,以至于每年都要影响美国GDP的百分点,教学必须改革。到了2008年,美国人又出了一个报告,叫“1/4世纪过去了,美国的问题解决了吗?”有好转,但并没有根本解决。


1999年到2020的这20年间,中国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的问题依旧没解决,某些情况下可能还恶化了。


对比起来,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恰好是西方的优势;中国的优势,恰好是西方的问题。


然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我们一直以来的优势可以被机器替代,我们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没有带来的,在未来社会却是重要的。如果基础教育没有为未来打下根基,实在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这些问题是中国教育的基因,基因要发生突变,并不容易。


上海第一次参加PISA在2009年,当时是第一名,在数学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三大领域都高出10-20分,在国际上获得了关注,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考试的三个领域能同时获得第一。在2012年的PISA测试中,中国上海又获得第一名,举国欢庆。

但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我们的读写算优势不需要再耗费精力去证明了,而是要解决存在的问题。


彼时,国际组织做了一个预测模型,是在数学科学素养上,预测交互式问题解决的能力。结果,中国学生排名倒数第二。排在第一的是韩国,第二是日本,第四是美国。


在基本测试中,美国的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得分都不高,但问题解决能力却排第四。


韩国和日本的基础数学、科学、阅读素养纸笔测试分数靠前,同时,问题解决的表现更优秀。


2012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组织征求改革发展建议时,欧盟理事会给中国政府提了一条关于教育的建议: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其向美国欧洲学习,不如向韩国和日本学习。新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日本人拿诺贝尔奖。


我们还可以看一个高等教育的数据。20多年前,一位华人教授研究发现,北大清华毕业生入学时候的审辩思维得分是1.612分,普通高校的是0.741分,远高于印度俄罗斯。但毕业的时候从1.612下降到1.339。读了4年,思维能力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下降幅度17%。普通高校更加可怕,从0.741下降到0.234,下降的幅度是68%。而俄罗斯学生最终反超,美国学生一直持续上升。

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出了一份研究报告,他们分析发现,全球几十个国家持续40年得不到发展,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共有4大特征。


第一,战争,第二,腐败,比如巴西。第三,资源过度单一,这样的国家,一旦遇到经济结构调整,或者有新技术出现,就会发生非常大的问题。第四,文化,一些国家存在文化冲突。

  //  

我的第二个猜想是:如果中国不小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不会是这4个因素,而可能是第五个因素:学业过剩。

学业过剩会导致新一代国民没有起码的身体健康。某个区域的测评数据显示,在很多学校,每天保证了8~9小时睡眠的初中生,100个里只有5~8个,占比不到10%。心理学的“睡眠搏斗”实验非常有名,一旦人失去睡眠,身心的各方面都会混乱。


学业过剩还会让中小学生缺乏家国情怀、审辨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也包含在身心健康中,是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力,是基石。如果中国持续学业过剩,一代又一代人将缺乏“竞争力”。


最近还有篇文章写到,有个流行词叫“润学”,“润”是英文“Run”(跑路)的谐音,这个词通常出现在年轻人遇到疫情、遇到各种情况就考虑怎么尽快逃离中国的时候——所以,十二年基础教育有没有给孩子们的基本分析能力打下基础,很值得我们去关心。学业过剩如果不解决,我们的担忧就会成为现实。


国际测试数据也存在一些问题。2009年和2012年都是上海在参加PISA测试,2015年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这4个地区参加,结果成绩就落下来了。2018年把浙江加进来,换掉广东,就又变回第一了。

但现在来看,广东的测试成绩也许比较“合适”。


其实,全球数据都在“恶化”。以色列相较于这些发达国家地区是倒数第一,美国是倒数,全球数学成绩都有下降趋势。科学成绩同样如此:PISA测试的一个调查是,学生今后有多大意愿从事科学研究。中国的孩子刻苦耐劳,但愿意从事科研的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线。


学业时间上来看,瑞典、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用时比较少,但总体成绩都在平均线以上,特别是芬兰,用更少的时间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国际平均时间是30多个小时。而我们国家的孩子,平均每周用57个小时学习——用比人家多30%~50%的庞大时间,来获得一个所谓不错的成绩。


2019年,我们邀请日本科学家、教育部副部长一起讨论PISA测试,他们说,日本现在已经不关注PISA测试成绩排名了。曾经全日本就PISA测试引发了大讨论,因为原来排名第一、第二,后来下降了几位,在日华人说,是“宽松教育”导致了日本基础教育落后,但最后发现根本问题不在于“宽松教育”,而在于有没有释放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所以,也许广东省中小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却恰好处于"大致合理的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为释放和发展人的好奇心、独立思考、实践能力、个性与创造性留下了合理空间。


10年前,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很资深的浙江省教育厅张绪培厅长,给教育部部长汇报的时候说:“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随着浙江普及高中教育,浙商可能会逐渐消失。”


学生更加擅长读书了,但是,企业是要面对和解决未知的,要去占领市场,去预测未来人类的需求,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对素养有更高要求,那么,中国的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

中国走向未来,

究竟需要培养学生哪些素养?

2015年,WISE曾给出了4个研究问题希望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回答,其中两个是:


① 全球面临什么样的变化或挑战?为什么进入21世纪后,不同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都不约而同提出了核心素养?


② 未来公民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由哪些方面构成?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们收集了全球六大洲24个国家或地区和5大国际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OECD、欧盟、世界银行、APEC)共29个单元,从2001年到2015年,这15年间的官方文献作为主要来源进行要素提取,在驱动力问题上归纳出三个板块。即图表中的三个颜色。

绿色板块是时代问题,包括:知识时代、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全球化。


红色板块是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问题,包括:经济成长、职业需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多元文化。


蓝色板块是教育领域自身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升。


可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关心的事情也不一样:发达国家更关心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则更关心教育公平。


第二个问题,未来公民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由哪些方面构成?


我们提取出18个要素,梳理出内在构成机制,形成了最终的框架。它分为两大板块:领域素养是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以来的传统要求,细分为基础领域和近十多年才开始普及的新兴领域。通用素养是其之上的能力,跨越学科、跨越领域。

图片
图片

注:29个国家地区/组织对框架投票,超过半数(15票)的就是热点领域。可以看到最受全球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批判性思考、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P21(美国21世纪学习组织)曾提出了4C素养模型:合作、沟通、批判性思考和创新。


但现在科技进步速度很快,几乎一年一变,是否有能顺应时代变迁又顺应学生内在天性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素养?


《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1世纪核心素养中,什么又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


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更加强调“整体和综合”,素养的加合未必等于健全人的整体,或许我们还需要思考到底什么是一个“健全的人”,以及培养的路径。


所以从东方视角来看,4C模型是有结构性缺失的,于是我们提出了更贴合中国环境的5C核心素养。


比如,一个优秀的民族,它的文化基因里,一定沉淀了做人的基本价值观。比如,创新很重要,但首先要以人为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我们的模型里,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做人的根基,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四个素养的方向标。


“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强调考虑问题要全面,包括质疑批判,它是形成和发展各素养的基础。创新是素养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沟通与合作既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养发展的过程与方法。

注:每个素养的二级维度,也带有人文色彩,比如沟通素养首先要基于同理心,想达成合作,促成愿景认同则非常重要。

各素养之间彼此关联、互补,具有开放性,因为未来更多强调一种整合能力。


整合有两个含义,一是从目标上整合。以沟通素养为例,它包括情感问题,也有能力问题。因为沟通本身需要同理心,但也需要知识,需要技巧。你要学会如何表达,如何倾听,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二是从实现目标的路径上,更强调回到真实情境。不是说我们开一门沟通课专门去培养,而是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在真实情景中,发展相应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所以,不要肢解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它们一定是相互包含、交融的,如果割裂开来培养,就又变成了标准答案。比如有人问,在“双减”背景下,18个核心素养哪些在学校获取,哪些在社会获取,哪些在家庭获取。我们不能人为地把核心素养割裂,学校管了8个小时,课外再管3个小时,家里再管2个小时,直到学生上床睡觉。


2022-10
13

与孩子们一起共享童年时光

少年文武堂·行走的课堂

提到秋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这次

我们策划了一场

“回归自然,拥抱秋天”的主题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起向快乐出发

记住口诀“横竖一条线、大胆往前冲,你就是赢家”


由专业的蟹农对我们进行螃蟹知识的普及

并现场教学抓蟹的技巧,我们可是现学现用奥

那就来一场亲子合力的蟹塘大作战吧!


我们跟着专业人员走进大片稻田地里

一边在稻田边熟悉稻子

听着老农娓娓道来稻子的种植过程

以及“米饭怎么来的?”

“磨成粉为什么不是面粉?”

“以前农民如何收粮食?

“收稻子的工具是啥?”等一系列问题

相信了解下来小朋友绝对是大有所获

2022-10
11
美育
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苏州一直重视美育教育
各地各校积极探索
美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
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的美育活动

跟随苏教君感受一场美的浸润吧!

遇见美·感知美好

近日,苏州市姑胥小学校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陈艳漪、周静玥、朱司晨、吴林洁等专业戏曲老师为姑胥师生带来苏剧《快嘴李翠莲》、昆剧《牡丹亭·游园》与昆剧《十五贯·访鼠测字》,全场掌声不断。

活动中,学生们增进了对戏曲知识的了解,感受到了戏剧曲艺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近日,渭塘实验小学邀请苏州市评弹团到校园,为同学们普及苏州评弹艺术,传播非遗文化。


活动上,苏州市评弹团周梦白老师先开始了一段导赏,这是演出之前的铺垫介绍,普及了评弹知识,接着以生动的示范,激发小记者们的兴趣。随后,评弹老师一身旗袍,手抱三弦与琵琶,一曲《茉莉花》宛转悠扬,唱出了独特的江南韵味。《枫桥夜泊》唱出了张继的忧愁。同学们沉醉其中,爆发出阵阵掌声,表达了心中的感动。

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走进苏州市勤惜实验小学,带着学生一起了解民族乐器吹奏技巧。

活动中,表演者们带来了精彩的民乐演奏,并在互动环节带来了一些热门曲调,调动起同学们了解民乐的热情。孩子们也通过民乐学习,认识民乐“背后”的文化精髓。

领悟美·美由心生

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近日,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风雅大宋”戏剧嘉年华拉开帷幕,带领学生们一起步入一千多年前的大宋王朝,领略大宋风雅。


戏剧嘉年华开幕式上,宋朝历史“扑面而来”。同学们“化身”宋朝文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用朗诵、歌曲、舞蹈、戏剧表演等形式,展示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据了解,苏科外戏剧嘉年华已举办过六届,同学们曾在其中感受过盛唐荣耀、大明风华……戏剧嘉年华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更为科学、高效、联动、持续的学习生态,多元深度的文化体验与展示活动,鼓励孩子深入阅读、乐于探究、勇于演绎、敢于展现。
接下来,同学们将从阅读内涵的积淀到学科知识的融合,从审美情趣的培养再到艺术修养的提升,层层积累、逐渐推进,展开一脉相承的综合性学习旅程,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以音乐之美滋养心灵,以形象之美教化人情。

探索美·美在身边

作业巧创新,精心助成长。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引导广大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情感,提升核心素养,苏州市叶圣陶中学校的老师们各有巧思,精心设计学生作业。让学生们在体验式学习中涵养家国情怀,在实践活动中修养良好品德,寻着金秋的脚步,与祖国共成长!

撷一缕“秋思”,今朝吟诗赋
揽一束“秋意”,静美润芳华


同学们仔细用心观察之后,通过画笔创作了各款“秋思”作品。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苏州市立达中学举办了“喜迎二十大”书画征文活动,旨在用书画形式,激励立达学子努力奋斗,锐意进取,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踊跃参赛
通过笔尖
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立下“强国复兴有我”的铮铮誓言
表达奋进新征程的情怀
创造美·美美共生

为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开展美育教育,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依托课后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近日,狮山实小在苏州市教育局金色大厅举办了《绿水青山·狮艺绽放》主题艺术展。

展出作品来自该校各个艺术社团。美术社团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出生动的画作。纸浆艺术社团在平面中绘出苏州古典雅韵。泥塑社团创作的一尊尊雄壮醒狮,象征着威武不可侵犯的中华民族。木工社团为质朴的木料赋予了活的灵魂。五彩绳线来回穿梭,小到贴身物件,大到包包鞋帽,一针一线钩织出生活中的小美好。


美育进校园,美育向人人
苏州将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
构建更为科学系统的学校美育体系
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道德情操、人格修为和精神境界

2022-09
28


孩子的世界无小事。


但是大人却很容易因为孩子还小,就随意地对待他。

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孩子一脸天真地对大人说着什么,却被三言两语搪塞过去,或者大人玩着手机,面无表情,留下孩子眼睛睁得大大的,期待着父母的回应。

对于孩子而言,你每一次积极的回应,都能让孩子倍感幸福,尤其是下面这三件小事



01

积极回应孩子的提问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样的时期,脑袋里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追着父母提问:

为什么会下雨?
为什么要刷牙呢?
人为什么要死呢?

图片
有的问题甚至让父母哭笑不得,英国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3~8岁的孩子,平均每天要提出73个问题。

面对孩子的提问,很多父母失去了耐心。其实这种好奇心是一笔财富,父母对待孩子的问题的认真程度,直接影响了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当孩子喜欢东问西问的时候,是父母最需要耐心的时刻。

孩子对生活中各种知识的好奇,如果得到了理解和鼓励,孩子会更加热爱观察和思考,他才会接着提出新的问题。

相反,如果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提问非常敷衍,有的甚至是嘲笑,孩子好奇心没了,喜欢思考的热情也被磨灭了。
图片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有的父母可能说,孩子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

其实,这并不可耻。向孩子坦诚,并且主动和孩子一起学习来获取答案,这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02

积极回应孩子的感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对妈妈说:“妈,我腰疼。”


妈妈会直接回一句:“小孩子哪有腰,我看你就是闲的!”


在大人的认知里,孩子的感受要么是不存在,要么是虚假的。


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作者提到这样一件小事:


十二岁卡罗尔,最喜欢的表姐在这里和她一起度过了一个暑假之后要回去了,不幸的是,她的妈妈对卡罗尔的悲伤一点也不理解。


卡罗尔:“苏茜要走了,我又要独自一个人了。”


妈妈:“你会找到别的朋友的”


卡罗尔:“我会很孤独。”


妈妈:“你会好起来的。”


卡罗尔哭了起来。妈妈也失去了耐心:“你都已经十二岁了,还这么爱哭。”


卡罗尔狠狠地瞪了她妈妈一眼,然后就跑回自己的房间里,关上了门。


小孩子的烦恼虽然小,但是痛苦却是真的。


家长看来都不算什么的小事,对于孩子来说也许非同寻常,这些微不足道的困扰足以击垮一个孩子。


在这些孩子眼里,最重要的不是大人给这些事贴上对错的标签、输出很多教育的大道理,他们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被大人看见并理解。

图片

很久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女士坐在地铁站过道内哭泣,工作人员发现后上前询问,结果她一直不说话。


这位工作人员一直陪着她,安慰她,中途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没想到她一下子情绪崩溃,抱着工作人员奔溃大哭。


你看,即使是成年人,对身边人,甚至是陌生人的理解和同情都会十分感激。


我们对孩子,更要多一些对他们感受的理解。


著名作家卡森麦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童心会萎缩,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懂得认真回应孩子的感受,就是在呵护孩子的心灵。



03

重视孩子在意的小事


看过一件很感动的故事:


有个妈妈带着骑着滑板车的两岁多的孩子在外面散步,路过一家洗车店,看到洗车师傅正在洗车,孩子问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呢?”


妈妈说:“在给汽车洗澡。”


孩子灵机一动,跑过去跟对正在洗车的老板说:“叔叔,能给我的车车洗澡吗?”


2022-09
21



投资教育是我们永久的命题。道理谁都会讲,但一旦到了实践中,我们一个个都败下阵来,还不忘拿一套说辞来搪塞。


今天,小编将这段话分享给各位老师、家长和学生,与大家共勉!


图片


1

致父母!我们共勉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2

致孩子

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反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你。


他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也是为人师者的深情。


3

致家长

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不指望每个学生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但是希望每个家长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你们毕竟不是孩子了!还要告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负责、公正、认真的老师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4

致老师

当老师的你,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对你而言,只不过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你却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师。你将是开启他万千世界的人,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


5

致最好的教育

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三剑合一,家校共赢!


在这世界上,老师与家长本应该是最能互相理解的人,我们的唯一心愿,都是为了孩子。


因为孩子,我们紧密相连;因为孩子,我们共同奋斗。


还记得一位妈妈曾经对孩子说的一番话: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她能用眼中的光彩引领你前进,她能用灵魂中的爱促进你成长。


在你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人生梦想的,是父母,为你启航梦想的,是老师。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深知,散漫的教育只会助长不良风气,盲目的宽容只会养出温室的花朵。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并济、奖罚分明的;最好的老师,一定是既管且教、严慈共体的。


曾有人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光荣,一个民族出现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未来的希望。


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就是教育的希望,更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

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是教育孩子最强大的合力。


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行,到达成功的彼岸。


愿孩子们能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写在最后:


这个世上从来都没有不劳而获,孩子的学习靠自身,也靠老师和家长,若你读了本文受益,请转给家长和孩子。

2022-09
14

新学期,新的开始

家长不妨让孩子做好下面这10点

引导孩子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让孩子受益整个学期!

图片
01

早起半小时

做时间的富者

各位家长,从现在开始,每天让孩子早起半小时,整理好自己的房间,推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打开嗓子读读想读的文章,为一天的学习蓄积能量。

02

勤于思考

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成功的人往往善于思考和总结,他们能够将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积累下来,沉淀为思想的深度,在学习、工作中随时迁移,为自己所用,这就是记录的意义所在。

俗话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正处在想象力丰富的年龄,有极其丰富的想法和创意值得记录下来,积累多了,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图片

03

善用错题本
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

虽然有些学生有错题本,但他们只是单纯地服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他们不理解制作错题本的意义在哪里,误认为错题本就是抄录错题的本子,遇到了错题就记下来,但是却不会应用。

让孩子学会善于利用错题本,将平时容易犯错的知识内容掌握扎实,避免重复犯错,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解题经验和技巧,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成倍提升,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04

适度使用电子产品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做“低头族”。

其次,对孩子想玩手机的诉求,家长也应适度允许

再次,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规定时间和周期,让孩子遵守约定去执行。有些家庭每周会陪孩子一起玩一次电脑游戏,因为是一起玩,孩子并不会过分沉迷于游戏本身,而是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过程。

最后,重要的是孩子自身态度要端正,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图片

05

摆脱拖延症

培养时间观念

拖延症是很多学生存在的通病,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决,总有一天会堆积出问题,从而变得焦虑。因此,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非常重要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绝对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对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做事最好能够按计划行事,这样孩子也会在一天内做完该做的事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有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孩子才会懂得珍惜时光。

06

列一张读书清单

坚持阅读习惯

坚持阅读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

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拓展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新学期列个新书单,孩子根据自己课外时间的多少,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切忌贪多嚼不烂,囫囵吞枣十本,不如读透一部。


07
每周花点时间做喜欢的运动

空闲下来只想坐着瘫着躺着?那可不行!运动是孩子感受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坚持运动能带给孩子自律、自信、自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以及异于常人的定力和意志。这些精神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提升自己。

刚开学,挑几样孩子喜欢的运动尝试一段时间,选择最适合身体条件的1-2项运动,约小伙伴一起出出汗,也是一个课余放松神经的好方法。

2022-06
09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疑问: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些孩子名列前茅,有些孩子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每个孩子学习能力有差异之外,学习习惯也很容易拉开孩子间的差距。


良好的习惯受用一辈子,如果学习习惯不好,再聪明的孩子也会经常遭遇困难。


下面这5个坏习惯,看似不起眼,实则非常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01

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表现:过于依赖家长指导,遇到不会的题目,马上询问父母标准答案;大人不在他身边盯岗,他马上就开始三心二意。


我们都知道,对于低年级孩子,陪写是有必要的,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趁这段时间培养好习惯,往往最简单。


但问题是,很多孩子在父母的辅导中养成了依赖的坏习惯,没有独立学习的自主性。


一位妈妈曾经抱怨道:“小学前三年,我为孩子的学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孩子的成绩一直平平。”


她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没有学习的天赋。


孩子正在读三年级,写作业遇到难题不会自行思考或者翻书查阅,第一反应就是问妈妈,如果妈妈不在,他就自己使用搜题软件搜索答案。


孩子常常以为自己听懂了、学会了,可真到了考试的时候又做不来题。

图片

思维上的懒惰,造成了孩子学习上的落后,省去了思考的过程,对知识永远都只是一知半解,


这样的孩子并非不聪明,只是懒得学习、思考。


大脑总是越用越灵活的,如果小学阶段就懒于思考,当懒惰成了思维定势,后面的学习只会越来越吃力。


一位教育家曾说:“即刻的帮助,等于贬低了孩子的智慧。”


这句话对家长有警示作用,我们辅导作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第一时间直接给孩子答案,要有留白时间,利用启发式提问,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


当孩子体会到靠自己战胜困难的成就感,学习自信心也会大大提升。


 
02

学习时间不固定


表现: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什么时候写作业,全靠父母的催促和自己心情,总是以各种借口磨洋工和拖延,迟迟不愿意动笔。


孩子学习拖拉磨蹭是很多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导致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不够,在任务面前的紧迫感不足。


想要在孩子作业问题上少操点心,我们就需要为孩子设置一段时间,专门用来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和任务。


设置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


第一,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


很多家长常问:放学后,先玩还是先写作业?


对于自控力有限的低年级孩子,建议大家养成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的习惯,毕竟放学后,在校的学习状态还在,写起作业来效率也会更高。


在孩子回家后,稍作休息之后,就让他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做作业。


做完作业之后的时间,就让孩子自己安排,当孩子早早地体会到完成作业的游刃有余,他对写作业这件事才不会排斥。


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孩子自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提高。

图片

第二,写作业需要多长时间?


孩子作业时间过长,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孩子的效率低下。


我们可以根据作业量,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比如:“这一页的数学练习,你需要在15分钟内做完。”并为孩子设置好闹钟。


这种提醒的方式看似简单,其实也最有效。


当任务有了截止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督促。


孩子在做作业有一种紧迫感,既能提高速度,也克服了拖延。

 

 
03

做完作业不检查


2022-05
31


网上有句话很流行:养女儿费钱,养儿子费妈。


家有男孩,很难有省心的时候。

每天早上都从他跳啊、闹啊、叫喊中惊醒;沙发、床被他当成跳床来用;带他出门,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很容易惹出各种各样的麻烦。

跟男孩说话,基本靠吼。

不信你可以去儿童游乐园上观察,那些父母吼得最大声的对象,必然是男孩。

在男孩身上,似乎有着无穷的无处安放的精力。

他们最常见的标签是:淘气、调皮,精力无限,坐不住……

养育男孩,父母注定了要操更多的心。

其实,化解男孩身上的一些常见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运动。

每个男孩都需要运动,这不是在说运动是男孩的专属,它对女孩的成长也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是男孩身上的一些特质,运动有时候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01
01

运动,让男孩更加专注


男孩最普遍的特点之一是好动。

你让他写作业、看书,他就是坐不住,坐在椅子上晃来晃去,东摸摸、西看看,无聊的时候开始拿尺子切橡皮玩。

有位教师朋友曾经开玩笑地说:“我们班上的小男生,文具盒里就没有一块完整的橡皮。”

男孩表现出的“不安分”,很多家长都把这当成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其实,好动不完全是注意力问题,而是精力过剩+好奇心综合的结果,这是男孩的天性。

男孩好动、注意力差,我们就应该顺势多让他多动。


《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更好的体能=更好的注意力。”

书中提到这样一个实验:神经生理学家查尔斯·希尔曼挑选了40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一半学生体能好,一半学生体能差。

在测试中,同学们会戴着一个嵌有电极的类似泳帽的东西,帽子上面的电极用来测定脑电活动。

根据脑电图显示:体能好的同学大脑更活跃,为了完成一项指定的任务,大脑会调动更多的神经元参与进来。

换句话说,运动能使大脑做好准备,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使大脑能够更好的去学习。

比如孩子花半小时时间去运动,他就会有好心情安静地坐在课桌前全神贯注地学习,孩子的大脑也更有能力记住书中的内容。

所以男孩喜欢运动并不会耽误学习,多带着男孩在户外多跑跑、多动动,不仅麻烦少了,反而学习效果会更好,更能“坐得住”,记忆力、专注力更强。

02 
02
运动,让男孩情绪控制更好

做男孩父母会有这样的感受:儿子常常无理取闹,大发脾气,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依然幼稚,经常会因为生气而吵架动手。

似乎在同样年龄的情况下,男孩就是比女孩闹腾。

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在《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则故事:

早上,在家中经历了父母严厉批评的兄妹两,到学校后,哥哥脑中的皮质醇含量依旧持高不下,因为他把争吵后的情绪压力积压在了脑中,这天上午,他可能什么都没学进去。

妹妹却可能很快处理掉情绪压力,因为她用语言对同学朋友倾诉了出来,所以同样是那个上午,妹妹却能学得很好。

这个故事不是劝诫我们对女孩的感受置若罔闻,而是提醒家长:

男性并非我们想象得那般坚强,他们对情绪和压力的处理常被压抑在了内心深处,而且受睾丸素的影响,男孩往往比女孩表现出攻击性、淘气。


正如古里安教授所说:“男性才真的是情感上相当脆弱的人,他不能像女性那样引导自己的大脑迅速处理好情绪,并将其转换成语言,而他的这种情感脆弱却有可能导致他当天的学习能力大打折扣。”

如何帮助男孩将坏情绪宣泄出去?

运动就是最好的渠道之一。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运动都是治愈内心焦虑的良药。

孩子可以通过运动把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压力释放出去,也能宣泄掉因激素变化而引起的躁动不安。

不仅如此,一项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能分泌人体所需的内啡肽,被称为天然的止痛剂,可以改善情绪,舒缓压力,能增强孩子的乐观和满足感。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往往看着更积极、更阳光。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