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21-12
15

前段时间和闺蜜聊天的时候,她说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家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古诗词,当时小区其他孩子都在外面玩耍,可是她看着有一部分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就会背诗词,所以也就要求自家孩子背。


孩子还不到三岁的时候,朋友就急匆匆地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希望孩子能够和其他孩子一起成长,在朋友看来,这也算得上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现在孩子六岁了,读小学一年级,刚开始成绩很不错,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五,但是孩子的业余时间很少,全被兴趣班占满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朋友听说了同班的很多同学都报了各类的兴趣班,她也就给孩子也报几个兴趣班,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顾此失彼,兴趣班没有多大的效果,成绩反倒下降了。


朋友说,自己也不想让孩子这么累,孩子上这么多辅导班、兴趣班,自己的经济压力也很大,但是看到周边年纪相仿的孩子,都是如此,自己没有办法不焦虑。


毕竟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万一现在不让孩子学,落后了,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

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脚踏实地的做事,但是在培养孩子之时却选择了快节奏。


但这种节奏不是所有人都跟得上的,尤其是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儿童教育本身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快乐和成长。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心急,要“慢工出细活”。


培养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放慢脚步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


01

为人父母是一种修炼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快4岁的嗯哼大王还没有上幼儿园,只因为霍思燕看过一本书,说晚上一年幼儿园对孩子好。


霍思燕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来到人世间怎么能跟别人同样的要求他?作为母亲,我时刻告诉自己,要很认真很细心的来观察自己的孩子,他想要什么?他缺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首先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最重要的。其它孩子很快就学会吃饭了,但有的孩子就是发育的慢,拿不动筷子和勺子,要允许自己的孩子的脚步比别人慢。不要太着急。”



所以,教育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性,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精细化教育,让教育真正地慢下来。


大部分孩子的"想象力"都是被父母磨灭的。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对于现在的生活,兴趣正浓厚,而教育者偏要用预言将来的教育方法,实在是一件最不合自然、最反乎常理的事。”


当我们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对这个世界自发的好奇心就无处存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无法得到释放,最终孩子可能成为了我们想要的模样,但却唯独失去了自己。


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空心病”,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有一天,儿子安德烈跟她说:“妈妈,你得接受我以后会是一个很平庸的人,不像你和爸爸一样拥有博士学位,做很平常的工作,挣的钱也不多,不会受太多人尊重。”


于是,龙应台跟儿子分享了提摩的故事。


提摩从小喜欢画画,但在讲究竞争和排名的教育体系里,画画并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儿。于是,提摩一会儿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做锁匠,一会儿做木工。这么不专心,毕业就找不到工作。


当年他失业时只有18岁,今天他41岁了,仍然失业,仍然只能和他母亲住在一起,没有结婚生子。


最后,龙应台告诉儿子:“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唯恐他们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唯恐因为自己的关注不够而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但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美其名曰为孩子好的教育只会让孩子身心疲惫。孩子有属于自己选择的权利,爱是自由,而非绑架。

当我们给予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事事顺从孩子的意愿。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规则和自由只有搭配好了,才更利于成长。


孩子人生的前十年,是天赋开发的黄金期,也是心智模糊期,这时候父母多逼一把,他长大后会多感激你。


在《歌手》中,刘欢的妻女来到现场为他加油打气。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欢有些遗憾地说:“我有些后悔小时候没强迫女儿学琴,因为她的音乐感悟力特别好,有时候还会给我们挑刺。但我和太太以前坚持‘快乐教育’,不想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现在觉得有点后悔,她真的感悟力特别好,记忆力也特别好......”


与之相反的是刘宪华。小时候的他并不是特别喜爱拉小提琴,直到十一二岁时,他都不理解为什么父母逼着他学琴。后来,他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之后,他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回想这段经历,刘宪华只有对父母深深的感谢。因为他们的坚持,让一个孩子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幼儿的发展需要成人因势利导,有时等一等,有时推一推,有时冷静地观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而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不可能一下子长大成人,就像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能有快速通道。


孩子就像一颗发芽的种子,需要父母细心培养,只有精心呵护,耐心等待,孩子最终才能成长参天大树。

2021-12
01

上周六,朋友小敏心急如焚地问我:

最近儿子一直在闹情绪,我真的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

在小敏眼里,儿子浑身都是问题: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错,是猪脑子吗?”


“扫个地也不会,我不是教过你很多遍吗?”


“老师说几句你就哭,可真没出息……”

从小到大,小敏几乎没有夸奖过儿子一次,即便是儿子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
你怎么不拿一等奖呢?
这一回,孩子终于受不了了,和小敏大吵一架,离家出走了,后来好不容易才在亲戚家找到。

回到家的孩子一直不和小敏说话,到现在还在冷战,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我不禁心头一颤,确实有很多像小敏这样的父母:
孩子犯错时,只有皮带与巴掌;
孩子优秀时,没有鲜花与掌声。
难道我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当然爱!
但很多时候,我们出于本能的唠叨和否定,不仅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还会让亲子关系恶化。
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否定,不是挖苦,而是表扬和肯定。


没被夸过的孩子

心里永远有道疤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说过: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著名导演姜文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他无奈地回答说:自己和母亲相处不好。

从小姜文就一直努力讨好母亲,希望得到她的认可。
姜文考上中戏后,拿着通知书回家想把好消息分享给母亲。
没想到,母亲只是冷漠地瞟了一眼,然后把通知书往桌子上一丢,说:

“你的一盆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只好去洗衣服……


后来母亲明确表示,讨厌看他演的戏,喜欢看王志文演的戏。
直到2018年母亲去世,他也没有等到母亲的一句肯定。
在回忆母亲的时候,姜文眼里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茫然和落寞,狂野外表下的内心,柔软脆弱,却假装坚强。
正如他在访谈最后说的:

像我这样,被妈妈打击大的孩子,长大以后,不是更强了,而是更硬了。


我们觉得姜文很有才华,在影视界有着非凡的成就,这样的人肯定是自信的,幸福的。
但姜文诉说的这些回忆,不禁让人感到意外且心疼他。
‍‍‍‍‍‍‍‍‍‍‍‍‍‍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的阴影下。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别用“否定孩子”的方式,把孩子越推越远。


好孩子
都是肯定出来的
闺蜜文婷讲述过她和两个儿子的一件事——
一次,她带两个儿子去楼下的公园打羽毛球。
弟弟胡乱挥舞着手里的羽毛球拍,但玩得过于开心,有些忘乎所以。
结果“啪”地一下打在了哥哥的嘴角上,牙齿瞬间就把嘴硌破了,血从嘴唇渗了出来!


文婷气得眼冒金星,急忙跑到哥哥身边,蹲下来仔细观察伤口,发现也不是很厉害,便搂着哥哥说好话。
接着怒视着弟弟,一个箭步冲过去就要动手——
此时,她突然想到“341肯定法”,把抬起的手收住,说:

“我知道你是不小心伤到哥哥的,放心吧妈妈不打你,妈妈是爱你的。”

弟弟撇着嘴,眼里噙着泪花,把头扭到了另一边。


紧接着文婷轻轻地对弟弟说:“你看哥哥都疼哭了,是不是应该给哥哥道个歉呀?”
弟弟低着头,紧紧攥着自己的小拳头,小声抽泣着。
文婷又摸着哥哥的头说:
“你嘴唇流血了,很痛对不对,但弟弟也不是故意的。”

“前几天你不小心把热水溅到爸爸身上,那个时候你很难过对不对?

现在弟弟把你弄伤了,你看弟弟也难过地哭了。”
哥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轻轻地走到弟弟身边,安慰他说:

“弟弟不哭,弟弟不哭,你看,哥哥现在没有流血了。”

弟弟再也忍不住了,「哇」地一下放声大哭,含糊不清地说:
“哥...哥哥,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故意的。”


文婷看到兄弟俩和好如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当父母开始在乎孩子的感受,认识到肯定的力量后,孩子的身心发育就会更健康,亲子关系就会更融洽。


让爱,流动起来
文婷很欣慰,非常感谢“341肯定法”:
自己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责备孩子,揪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
而是灵活运用正确的方法,肯定了各自的情绪和动机;
最后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还保护了兄弟俩的自尊,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文婷和两个儿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每次拿快递或购物,小哥俩总是争着帮自己拿东西。



2021-11
24
有多少家长说过这句话,“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尤其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不少家长如释重负,感叹自己终于可以解放了,终于可以实现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万事不操心了。
但老师不是万能的,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老师代替不了。
对此,9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文章《“双减”政策落地,有担当的家长这样做!》其中严肃提到:
双减,不减责任!
双减,不减质量!

双减,不减成长!


随后,共青团中央也专门发文响应:“一个对孩子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必须真正参与到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事业中。”
的确,“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是为了减轻家长的教育负担,但绝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无论教育减负怎么减,学校教育都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家长永远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老师,他能给孩子丰富的知识,但是给不了良好的品行;能给孩子解题的方法,但给不了优秀的习惯;能给孩子考试的技巧,但给不了生活的幸福……
一个孩子的成才,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发力,教育也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长放手不管,耽误的其实是孩子。

教书的是老师

但好成绩的背后也离不开家长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孩子的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教育部有一个研究表明:

影响学生成绩的第一个因素,是学生本人和家庭,称之为个体差异,占到 60% 到 65% 的份额,这是左右分数最大的因素。


而学校影响孩子的成绩只占 10% 到 15% 。

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之间却有那么大的差异?
我们必须承认,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造成了这种差异。
你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别的家长培养;你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别的家长重视;你不督促孩子自律,别的家长督促,所以你的孩子也就和别的孩子拉开了距离。
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而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家长的费尽心思。

朱永新曾说: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而孩子总是看着父母的样子,模仿着父母的行为长大的,我们总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习惯往往来自于父母,孩子习惯养成的第一环境是在家庭。
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对 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都会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上。
所以,要想孩子养成好习惯,不是靠老师,而是靠父母自己。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习惯,那就先成为那样的人。
其次,要有意识的规范孩子的行为,从小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

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而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有研究显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重要的阅读榜样,孩子阅读态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阅读态度。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阅读贫乏期不自知,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这种阅读意识需要父母营造。
被书香滋养出来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太差,我们不能指望孩子的阅读都由老师来督促,需要父母躬身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



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沉迷于手机不可自拔,即便国家和平台限制了游戏时间,也不能减轻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但父母在抱怨的时候,却忘记了,孩子沉迷手机,其实父母自己才是罪魁祸首。
有媒体曾经调查了200个小学生的家庭,结果显示:

45%的父母玩手机的时间,多于陪伴孩子的时间;


而在和孩子共处时玩手机的父母,更是多达48%,将近过半。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孩子沉迷手机的背后,自己不受诱惑是一方面,父母自己的不良示范,错误的教育方法,以及对孩子的忽视才是根源。
当孩子沉迷手机,那我们做父母一定要反思,因为,父母才是孩子与手机之间那堵墙。


父母陪伴不到位

孩子在学校就容易失控
有位校长在讲座中说到:

“你看学校里面,孩子的成绩单发出来,从后往前看,成绩最差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伴最少的。”

父母没在孩子最关键时刻陪伴和引导,孩子的路就有可能会走偏,会走错,变得叛逆难管,在学校里可能容易出现很多破坏学校规则的行为。
父母的陪伴决定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孩子的遭遇。
可以说,孩子在学校遭遇的处境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父母陪伴不到位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父母只有陪伴孩子的成长,监督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的成长,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需要,解决孩子的需要。
  • 写在最后:

做合格的父母很难,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需要不断在孩子的错误中反省自己,需要狠得下心给孩子立规矩、养习惯。
好的教育,永远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它无关时代、无关贫富、无关政策。
但是却很值得,看着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看着孩子慢慢长成一个优秀的,不为过去虚度光阴而悔恨的大人,是父母最大的骄傲和满足。
育儿是条河,有风起云涌,也有暗礁重重。
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为难,但是每一步又都包含喜悦。

2021-10
2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教育最忌讳的
就是父母怕麻烦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唯一的依靠,这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

等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教育就变得困难了。”
确实,现在的父母都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实在是力不从心。

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撤回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

孩子的成长没有回航,每一位父母都要珍惜孩子的成长时刻,哪怕担子再重,也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席,更不能怕麻烦。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都有迹可循,都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陪伴换来的。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老爷子说过:“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大多都很麻烦啊!”

教育亦是如此,父母甚至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才能真正的有所得。

想要孩子变得优秀,父母真的不能图省事。




指望孩子自觉

是最无力的教育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星和小雨控诉妈妈小时候没有给他们培养出特长,否则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作家、音乐家。

刘星妈妈委屈地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立即怼道: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也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得我学......”

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明知孩子这样不对,为人父母却舍不得管,又如何能指望孩子成才呢?

有专家表明,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岁,才真正具备自觉性。

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更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为人父母的少不得要多监督、多引导。



有远见的父母

对孩子都带点绝情

央视主持人董卿曾坦诚地说,自己今天的所有成就,都要感谢父亲的严苛。

她说:

“是父亲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挺强大的孩子。因为进入社会后,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打击,你都需要坚强去面对。


所以现在,我发现很多事情我还挺能咬着牙去坚持下来。”

小时候,父亲就每天督促她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上了中学,父亲就每天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甚至天还没亮,父亲就把她从睡梦中揪起来,让她到家门口的中学跑一千米。

董卿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如今却无比地感谢父亲。

正是父亲一直以来的逼迫和督促,才让她学会了坚持,成就了台上现如今熠熠发光的自己。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对孩子都没有“仁慈”的,甚至还有点绝情。

但正是因为父母的狠心,孩子才能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当然,我们并不推崇一味地对孩子严厉,只是在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需要家长为之引导,这份引导有时候不得不需要父母狠下心来。

父母有多“狠心”,孩子就有多优秀。



爸爸的格局

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格局造就未来。

一个人的格局大小,不仅决定了今后的人生走向,更影响着他的下一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所以,一个父亲格局的大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梁启超,膝下有子女九人,悉数成材,堪称史上“最牛老爸”。

而这,与梁启超优秀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他从不干涉孩子的选择,而是以朋友的身份,用自己的经验为孩子出谋划策,与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

梁启超曾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

他的这种人生观,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孩子。

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孩子是否优秀,那就要看爸爸是否扮演好父亲的角色,给孩子无穷无尽的力量。

所以,一个好的父亲,一定要在格局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这在未来将会决定孩子所能抵达的上限。




妈妈的情绪

决定孩子世界的温度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都有着一个怎样的母亲?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要有一个睿智并充满爱的母亲。

演员海清的儿子蛋妞曾送给她一幅画,却让海清感受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尴尬和挫败感”。

原来,蛋妞送画给妈妈,并祝妈妈秋安,不是因为他突然变讲究了,而是他认为妈妈最近脾气不好。

“你最近脾气不好,看看画念念经,听听音乐,喝喝茶,对你身体好。”

“妈妈,你好我就好,你安全家安。”

有时候,妈妈这个角色,真的很难,既要工作,又要兼顾家庭,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大。

但是当你忍无可忍的时候,也请别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孩子最信赖、最爱的妈妈。

妈妈的情绪,是全家的晴雨表。

妈妈情绪稳定,孩子才能安心,家庭才能温馨。

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教会孩子用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用温暖的眼光看待世界。

一个态度温和,快乐有爱的母亲,才是孩子一生的贵人。



最好的家庭教育
就是父母以身作则

网上曾有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出现了多种父母在生活上的一系列的陋习场景:

“妈妈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孩子也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

爸爸喝酒,孩子也跟着喝酒;

妈妈酗酒、情绪失控乱发脾气,孩子照做......”

当父母都惊讶于孩子们出格的言行举止时,可曾想过,这些所有都是出自于“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身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021-10
22


有人曾说:

“母亲是从知道自己怀孕那一刻就认为自己做了妈妈,而父亲则是在孩子生下来那一刻才认为自己做了爸爸。”
妈妈是孩子来到世界后最亲密的那一个人,而孩子会与最初抚养他的人建立起一条情感纽带,这条情感纽带也将影响着他的一生。

有以下特点的妈妈,孩子一般都会很优秀。

 01 
不比较的妈妈

家庭教育的失败,无数孩子的自卑感、内向感、以及抑郁感都来源于“比较”,有比较就会带来打压。

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少年说》,这档节目邀请孩子上台,鼓励他们说出学习生活上的烦恼,而他们的父母就在下面倾听。

节目首播的第一期就名为: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比我好?

一位女孩在上场前,相比较于其他的孩子,她显得十分不安紧张,她说:“等会在台下,我妈会怼死我。”


到了台上,小女孩大声的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委屈和难受: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对此,妈妈的回答是: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理由,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面对这位妈妈“言之凿凿”的回怼,这位小女孩哭着跑下台来。

这时节目主持人说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上台前会这么手足无措了。

其实孩子就是在这样无数次地“比较”与“打击”中,慢慢失去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内向。

而连续的被“比较”,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相比于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厉害的妈妈更喜欢去了解和关心孩子,去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以及天赋。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厉害的妈妈不是急于将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较,而是弄清楚原因,再给予一定的安慰和鼓励。

当孩子做错了某件事的时候,厉害的妈妈不是让孩子去看看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而是告诉孩子他做错了,再教给他正确的做法,给予他信任。


 02 
会偷懒的妈妈

很多妈妈,恨不得为自己的孩子包办一切,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操办。

白天在职场打拼之后,晚上回到家里一根葱的采买都要自己负责,当孩子提出自己要帮忙的时候,她们却说:“去去去,你做不好,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长此以往,自己的焦虑感加重,孩子的成长也会停滞。

作为妈妈,必须要会“偷懒”,很多事情,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胡可曾经在《妈妈是超人》节目中表示:妈妈干的越多,小朋友就干的越少。在节目中,她就经常“偷懒”和大儿子安吉示弱:

“今天我特别特别累,有一些家务需要你来帮妈妈,我们一起完成可以吗?”


“大安吉,妈妈有些辛苦,你可以照顾一下弟弟吗?”

正是因为妈妈胡可时不时的“偷懒”,安吉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个家务小能手,大大小小的家务做起来都特别熟练。

并且还经常承担照顾弟弟的责任,带弟弟弹琴、读书,教弟弟叠衣服,甚至当弟弟不认真做家务的时候还会严肃的教育弟弟,俨然是一位小“家长”。

在家庭关系中,很多妈妈习惯性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没有了实践和犯错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决定的权利。

长此以往,孩子的成长会遭受到巨大的阻碍,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独立的“巨婴”、“妈宝儿”。

所以妈妈一定要学会“偷懒”,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去实践和试错,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也能带给孩子更多成长。

要知道,你永远不可能代替他去成长,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独立地面对整个世界。



 03 

情绪稳定的妈妈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从人类演化角度,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这句话启示足以给所有的母亲启示:当走入婚姻和家庭,自己的心情愉快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内心还不成熟,他们很难理解成人世界的感情纠纷。而面对妈妈的负面情绪,孩子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做任何事情都谨小慎微。 

很多成年人在长大之后谈及自己的家庭都是:妈妈一发脾气,家里就乌云密布,气氛非常紧张。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曾坦言,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生母钟氏,而他一生最崇敬的人也是他的生母钟氏。

朱德在那篇著名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中,提及他的生母钟氏,在那样一个贫苦的年代,钟氏一手把八个孩子养大成人,又有繁重的家务和农活要干,即便这样辛劳,在朱德的记忆中,母亲性情温和,宽容大度,从没有打骂过孩子,也不同任何人争吵。

这种教育无形间给朱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教给了朱德一生都受益不尽的品行。

作为妈妈,不是不应该有情绪,而是更应该学会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学会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谈。

即便是在情绪来临之时,做不到这样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解释,也应该在心情平复的之后找到孩子,跟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


 04 
不放弃自我成长的妈妈

一位母亲一旦停止了自我成长,便会把对自身的期待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便会怨天尤人。 

我曾带过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次次都是倒数,他的妈妈找到我说:

“为了他,我辞去了工作,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都在家盯着他学习,但是这个孩子的成绩实在是令人寒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一次聊及母爱话题,孩子却是这样跟我说的:

“我妈每天都在家陪着我,看着我。但是每次她盯着我写习题的时候,她自己都在沙发上刷抖音。看我不动笔了,就会骂我两句,然后接着刷抖音。


我总会觉得凭什么呀?凭什么就我一个人要在这里埋头苦学啊?然后就很烦躁,学不下去了。”

有多少的妈妈是这样的?当孩子在你的斥责下学习看书,而你却转身去刷短视频?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唯有当你自己成长得足够优秀时,你的孩子看着你,学习你,然后站在你的肩膀和格局之上,达到更优秀的层次。

可能有些妈妈会说:难道我这么一大把年级了,还要去重新学习数理化、背英语单词吗?


其实不一定是这些学科知识。

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一份报纸、一本杂志,当孩子在奋笔勤书的时候,放下手机,停止刷短视频,静下心来读读书。

这亦是一种自我成长。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努力地栽培自己,提升自己。

2021-10
14

不知道家长们是否留心过,孩子会有“我要做”的意愿。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要自己拿勺子吃,看书的时候孩子要自己读等,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因势利导,及时的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那么孩子就能获得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

可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还不需要会做家务;

有些家长会说:“什么都不用管,好好上学就行”。

其实,孩子这种“我要做”的意愿,有时是出于好奇心和模仿,而这种行为的好处不仅仅是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也会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性格。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如何做呢?

首先就是耐心,孩子做事情一定不如大人熟练、速度快,有些家长会很着急、嫌麻烦,就催促孩子甚至替孩子做,但孩子的能力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起来的,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怕麻烦而错失培养孩子能力的机会。


其次就是鼓励,孩子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有时孩子因为做不好失去信心,就要放弃,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与鼓励,引导孩子继续坚持、不要轻易放弃,也能养成孩子坚毅的品质


再次是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比如教孩子系扣子,可以先把纽扣对准扣眼,让孩子自己推进去。这样由简到繁一步步地达成目标,对于孩子而言更容易学会并且掌握得更牢固。


最后,家长们要注意教育的一致要求,小编并不赞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会让孩子困惑,爸爸要求孩子自己做,妈妈尽量不要代替包办,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共同养成孩子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2021-10
12

《勿贪多》,民国《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中的第二十四课,全文仅34个字: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意思是,瓶子里有糖果,孩子伸手去瓶子里取,抓了一大把,瓶口小,手无法出来,硬出手疼,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手就可以出来了。”


文章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01


“勿贪多”是从小就要养成的道德约束底线


我们大人都知道,贪念是生命痛苦的根源,小孩子不懂这些,只知道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是想要一次拿完。自幼父母就告诉我们,一个一个往嘴里填,不要一次塞满,小心噎着。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是规矩。吃东西时,慢点吃,少吃滋味好,多吃滋味少。


如果童年时大人能教授我们这个道理,是会受用一生的。勿贪多,教会了我们节制与取舍,从思考和判断上划定了贪婪的底线。


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大多数都知道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自幼从思想上形成道德准则,当我们长大后,面对花花世界、灯红酒绿、财富、权力、美女、帅哥,在选择的时候就没有这样一个门槛底线制约自己的判断,贪欲熏心,迷失了自我。


这么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很多人就是没有做到,是因为自小缺少“勿贪多”的实践教学,如果自小将“勿贪多”的道理升入到我们的灵魂中,生活便就有了底线,人生便就有了敬畏。

02


“戒不专”是要深刻融到骨子里的老理


“勿贪多”也要求我们在工作方面要专心,不要心猿意马,这山看着那山高,动辄换工作。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有这样的句子:“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私须之作。”后来演变成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国外也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人也常常说“不急,不急,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样的人生道理可谓人人皆知,但是坚持做到的却是少之又少,很少将一项专业技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相反,很多人是骑着驴找马,频繁的改变自己的职业道路,每次都从零开始,结果是累死了驴,也没找到马,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


“勿贪多”告诉我们,应该先做减法,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主要的工作中去,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抓不到。一直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几率是最大的。


如果你不信古理,你总该信科学吧?据科学家统计,人的精力最多能处理八件大事,再多就会出现纰漏。而我们却时常急于求成,不愿接受这个浅显的道理。


我们每个人一直都在路上,要想走得快,走得好,请一定要记住贪多嚼不烂,贪多走不远。


03


“禁欲望”是拥有美好生活的大前提


“勿贪多”还告诫我们时刻警惕“欲望”的阀门。要知道,人本动物,欲望是无止境的。要想拴住欲望这头怪兽,除了社会大环境,法律法规,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说,金融股市,就如那盛满糖果的瓶子,你贪婪地把手伸进去,想一次挣一大把才出来,殊不知却落入暴跌之深渊——那些痛心疾首、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甚至是跳楼者,与小孩攥紧拳头从瓶子里拿不出手来的着急痛苦相比,不都是贪心太重,不懂得见好就收么!


贪欲是动物的本性,这道理大家并非不懂,只是到了实际生活中就忘记了。


所有的急功近利,都是失去标准底线惹的祸。


今天的孩子,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勿贪多”这个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少走弯路,拒绝绝路。


智慧,悲悯,仁义,善美和爱,天道自然,大道无形,这些发展的规律都在我们华夏文明这些古老的故事里。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都是晴天。如果,一个生命就是一条江河,那么邂逅一个好故事,也就是江中有了水,每个人心中就有了一轮明月。


千江有水,自然就会映出天上的月亮;万里无云,自然就会显露出万里的天空。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寻月亮,而是要江中有水,自然会有月;若要万里无云,不要去执着于天,而是清除心中的“云”,天自然会显现出来。


希望“勿贪多”这个这里小故事能成为更多人生命里的水,映出明月,驱散更多的乌云,看一个朗朗乾坤。

2021-09
29


为了让孩子做的更好,很多父母常无视孩子的进步,只批评孩子的不足。对于年幼的孩子,这会阻碍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让他们失去了把事情继续做下去的乐趣和欲望。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强调做的更好,而应多用正向的思维,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已经做出来了”的事实上,给于适当的鼓励和称赞。

调整家庭气氛从自己出发,妈妈是起点,也是终点。气氛无法外求,气氛是一家女主人的性情,审美,见解的外化。不要诉求于丈夫孩子,不要把对气氛的追逐沦为场场对丈夫子女居高临下的说教,这世界没有比妈妈每日笑声更美的音乐,没有比抱怨和唠叨更丑陋的噪音。没有比道德优越感更堵心的面具。
父母的使命是唤醒和发展孩子的潜能,不是是塑造孩子的未来。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很多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导致孩子缺乏决断力,遇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这种决策替代的出发点是好的,过程是劳累的,结果是糟糕的。长久的决策替代必然导致人格替代,阻碍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你讲给孩子的,他们会忘;你做给他们的,他们也可能会忘;唯独你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深深感受到的,他们致死难忘。你让他们感受到的爱,尊重,正面能量,屈辱,迷茫,恐惧,丧失自信等等。


如果没有孩子,我们自己活得浑浑噩噩一点也许都没有太大关系。可是如果每天生活在孩子的关注下,我们的混沌状态会在他们身上成倍放大。有良好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勤奋工作的父母,将是孩子最有教益的榜样。当然,要把榜样成功传递到孩子身上,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自我救赎,自我觉悟的过程。作为父母,活明白自己是前提。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接纳自己,不能负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主宰不了自己的生活,缺少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那我们如何要求孩子具有这种能力和品质?“活明白自己,带好上帝的小孩”,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原则和目标。
孩子是否有乐观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基因的差别,但更主要的还是从小形成的态度和观念。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各种困境的人,最好的办法是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让孩子跟着父母用欣赏、感激的目光看待世界,孩子才会感到快乐、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强,才会更愿意参与他觉得有趣的事情。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支配权,但每个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慎用这种权力,不应该成为吓唬孩子的稻草人,使孩子总是在恐惧的情绪中颤栗。受委屈的孩子很少会去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因为愤怒和不平占据了他的心灵;而被感动的孩子则常常反省,因为感动增加了他内心的勇气和智慧。

2021-09
26


“态度决定一切。”是卡耐基的名言。这话放到教育,一样成立。

最近,发现身边有些很厉害的父母,他们似乎天生有种能力,就是凡事让我们觉得在他们的孩子身上总是自然散发出听话和懂事。

而这种听话和懂事,不是内心反抗表面顺从。这种本领,跟他们的学历没有一分钱的关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他们在对待很多问题上都有着正确的态度,这些态度赋予了孩子一种极为可贵的成长环境。


01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莫言说:“为什么农村的父母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因为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与价值感,而不是他们有多高的认知水平。”

的确,从很多成功人士的家庭环境,会发现,作为家长,你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在好的态度面前,都不那么给力。

因为态度与行动是连动的,家长有什么态度,就会对孩子有什么作为。父母与孩子间,有一个好的态度,才会互相珍惜,才不会有伤害。

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不想写作业。妈妈下班一回家就勒令孩子写。

过了会儿,妈妈在厨房责问孩子作业写了没,起初孩子说等等,问多了,就懒得答了,装没听见,继续玩他的。

妈妈于是气急败坏跑出来呵斥:马上把作业给我做了!孩子说:不,我还没玩够。

这话激怒了妈妈:我告诉你,不快把作业做了,看我怎么收拾你!然后咆哮而去。

半小时后,孩子一切照旧。

另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也不想写作业。不过回家后,他妈没让他立刻写,而是允许他先玩20分钟。

10分钟过去,妈妈提醒孩子:再玩10分钟,就该写作业了。

10分钟后,妈妈看到孩子还在玩,于是要求停止行动,孩子央求说:妈妈等等,我把玩具组装完就好。妈妈同意了。

等孩子完成,她牵着孩子到书桌前,征求他打算先完成哪门学科的作业,孩子作了选择。

如果第一个妈妈继续用她的态度对孩子,孩子未来会如何?孩子仍会玩,而且孩子还会想办法、说谎逃过妈妈的训斥。

等上了初中,他不再怕妈妈了,受到训斥,他可能就会用语言或过激的行为进行反击……

这样,成家后,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他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幸福感会是如何?不说,你也能猜出来。

而在第二个家庭里,虽然孩子或许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养成写作业的主动性。但我相信,这位妈妈的态度迟早会让孩子养成自觉的习惯。

因为,在这种态度里,有对孩子成长规律的尊重,有时间管理上的引导,有责任意识的培养……

正确的态度,延伸出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正确行动效应。这,就是态度的力量。



02

父母对问题的态度

那天在校门等孩子,正值放学,不时有孩子来借门卫室大爷的充气筒,孩子礼貌地表达谢意,大爷很是欣慰。

一对母子推着自行车来,妈妈指指充气筒,示意儿子去拿。

孩子拿了充气筒就跑,大爷拦住他问:“做什么?”

“打气。”孩子不屑地说。

“谁答应你拿的?”

孩子红着脸看他妈,他妈脸上露出恼怒的神色:“用用都不行?小气!”

“小气怎么啦?你不问自拿就是偷……”

那位妈妈一脸的尴尬,吐了一口大唾沫,离去。

《孟子》里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与人交往,敬人是重点,家长都做不到,孩子又从何做起?

平时朋友聚一起,聊起自家孩子难管教,于是相互取经。

有一次,朋友说起他的教育经历,我深受启发。

他父母都是农民,没啥文化,因为忙劳作,更无从对他加以管教,但做人的道理朋友从小都熟知在心。

比如见了长辈要问好,吃饭要有吃相,人有困难得帮,不义之财不可取……

总之,一切生活琐碎,父母的言谈举止都给了他是非标准,虽然他们不懂这就叫耳染目濡、润物无声。

尤其,他说起八岁那年炒土豆丝。因为第一次做,盐放多了,水加多了,像煮了一盘咸不拉叽的浆糊。父母吃后却赞不绝口,不停往嘴里送……

这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决心以后要出人头地,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没什么嘶吼谩骂、拳打脚踢,也没什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父母的一举一动就这样在影响和引导着孩子。

你看,哪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什么特别的教育方法?

就连莫言都说,实在没觉得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刻意教育自己的,因为父母对世界、对问题的态度,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03

父母之间相处的态度

最近,一位领导和我探讨:家庭环境究竟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领导的童年不快乐。她们一家五口,穷是小事,要命的是,父母感情不和,三天一大超,两天一小吵。

那时,他们姐弟三人学习成绩虽非常优秀,却每每在同龄人面前抬不起头,所以,她明显早熟,也异常孤傲寂寞。

而这种寂寞感一直沿袭到今天。在一堆人中她很能侃侃而谈,可真正能走进她内心的朋友却寥寥无几。

她说,她很羡慕那么一些人:

家庭有矛盾时,他们能在中间进行沟通、调和;节假日时,他们能精心准备一些小礼物……

而这些人,每当她去他们家做客时,总发现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感情很好,经常在一起相互开开玩笑,家庭氛围非常和谐。

经历过才懂,不和谐的夫妻关系造成的不健全性格,需要一个孩子在成年后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才能有一天和那些从小在慈爱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相平齐。

孩子降临到每一位父母的怀里,首先浸润的就是父母的气息。

在相处时,如果父母之间恩爱有加、和谐共融,那么自小孩子就会在这种氛围中建立起健康的夫妻之道。

出现矛盾时,如果父母能本着耐心的方式去处理,那么孩子日后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持有耐心,尝试与他人沟通,而不是干发脾气、摆臭脸或者打冷战。

如果父母能本着一颗善待孩子警惕的心,全心全意尽到自己的责任,凡事共同配合,那么孩子日后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处事刚柔并济、懂得拿捏分寸的人。

职场上,有个著名的“唯态度论”。

一个从基层做起的人,最后升到高管,就是 “唯态度论”最好的批注。

人能力有不足,但因态度正确,努力学习,能力当然会变强,领导当然会赏识他,最后他自然会成为最高主管,成为职场的成功者。

教育更是“唯态度论”。

许多家长将孩子教育上的失败归咎于自己没学历、没文化、没能力,其实,纵使你有超高文凭、能力超群,如果在孩子面前,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整日消极抱怨,破口大骂,又怎么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呢?

马云说:“看一个人是不是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哈佛或斯坦福毕业,而要看他的态度——干活是不是发疯一样干,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地回家。”

是的,教育比拼的实质,同样是家长自身人生态度的比拼。

你播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给孩子,你的孩子会将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

孩子在成长的头这些年中,要紧处只有几步,如何使他日后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你,今天的态度至关重要。




2021-08
27

周末带娃参加了一节美术培训班的公开试听课,本想着如果孩子喜欢,我们就报名。


可最后,却因为上课的老师说了这么两句话,败兴而归:


“知道为什么你们画不好吗,因为你们的画意义尚浅。”

“下节课你们就跟着老师画……落笔要大气,还需要掌握好色彩的饱满平衡。”


连我女儿都忍不住在回家路上吐槽:这老师太无趣了!





要在拿笔之前就思考“画的意义”,要是没有意义,那就不用画了?


顾及着大气、顾及着饱满、顾及着平衡……自己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被顾及?


短短两句话里包含着大“坑”——开始前追求意义,开始后顾及规矩,没意义又不合规矩了,紧接着就是强行改造。


这样的事情多干几次,孩子的天赋、创意、兴趣通通就被扼杀了。


“雀鸟”入笼


类似这种用自身经验“教化”孩子,限制孩子自由发挥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次带女儿玩耍,遇见一个小男孩在搭积木,先是搭出一个房子,又在旁边摆了一个“半圆”,然后对旁边的奶奶开心地喊:“奶奶快看,这是我布下的‘陷阱’!”


奶奶瞟了一眼,上手就挪开了男孩摆的积木,要重新帮他摆:“陷阱是一个很深的井,怎么会是这样的?你堆错了……”


男孩立刻气哭,奶奶见状也不高兴了:“你哭啥,我这是帮你。你知道啥叫陷阱不?谁会把陷阱造在家门口,你这应该是水井,水井也挺深,还得有水……”


男孩气愤地对奶奶喊:“你走开,我不要你帮!”


后来隐约听见男孩碎碎念“卡梅利多”这个词,正巧女儿也看过这套绘本,就问了一句:你这个陷阱是捕鸟的吗?


原来卡梅利多(一只小公鸡)曾被困在一个捕鸟的陷阱里(一个倒扣的竹筐),小男孩是在用这个“半圆形”模拟“倒扣的竹筐”。



男孩很惊喜,瞬间就不哭了,挂着泪痕和我们一块玩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玩的开心了,又叫:“奶奶……”似乎又准备说什么。


结果迎来了奶奶的怒怼:“叫我干啥,你不是让我走开吗,别找我呀!”


看着小男孩又快哭出来的表情,不由得一阵心塞,这样的情形在他身上反复上演几次,奶奶的“陷阱”,困住的就是孩子原本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


不仅如此,在奶奶眼里,这孩子还会成为一个“好哭、不听话、暴脾气”的孩子,丝毫不会想到这些是自己亲手造成的,日后还会想尽办法“改造”……


“珍珠”蒙尘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参加过一所小学的公益心理咨询活动。


她遇上了一个一年级小男孩,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成绩跟不上。


咨询的过程,班主任全程旁听,希望通过咨询,能让孩子有所反思和转变。


一开始,男孩盯着陌生的咨询师,不愿多说话,不过还是礼貌地回答着问题。


直到聊到男孩喜欢的自然课时,孩子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孩子特别喜欢看科学、自然故事,蚂蚁、恐龙、吃虫的草……孩子讲得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一旁的班主任不禁感到诧异。


这样的孩子,谁说他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呢?



可看了一眼班主任老师后,小家伙却垂下了头,说自己学习不好,老是考不了双百……原来所谓的“成绩跟不上”,只是考不了双百而已。


咨询结束时,转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班主任老师——看着咨询过程中聪明可爱的孩子,想象着他沉默坐在教室里的身影,班主任感到了羞愧:


羞愧于没有足够耐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处;

羞愧于总是用狭隘单一、自以为是的标准做出评价;

更是羞愧于,自己一直认为“需要被改造的是这个孩子”。


花开百种,各有千秋,却非要进同一个模子里去印刻一下,出来的样子都标准化了,就是优质品,否则就是次品。


原本闪耀着珠玉光泽的孩子,被教条化的标准蒙上了一层灰;教育者及时醒悟还有机会拂去尘埃,否则,孩子将面临的,就是“被碾压、被粉碎”的困境。



“困兽”反噬


在孩子小的时候,单一、刻板化的条条框框是——月亮必须是圆的、河流必须是蓝的、好孩子是必须成绩好、活泼外向的……


及至孩子长大,这些固化标准就变成:男孩学文没出息、女孩学理太别扭、必须考好大学、考公务员……听我为你安排的路、遵照我的意愿过一生。


小问题时就不曾在意,不曾反思,最终出现了一个个有大问题的成年人。


比如曾经有个爆红网络的流浪汉。


他原本在一线城市审计局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博学多才又有一定社会地位,是许多父母眼里成功孩子的模样。


可是,他最终却放弃一切光环,选择当个流浪汉,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小时候的他,喜欢画画,也非常爱读文史类书籍,还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


但父亲对他的这些爱好极力反对,用自己的标准限制他、改造他。


最后在父亲强烈要求下,他选了审计,毕业以后进了审计局。


被迫走上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让他难以适应,于是毕业没几年,他就离开家,离开工作单位,开始一个人在外流浪。


以他的能力,自我负责,修正道路,过回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不可以,可他选择现在这样流浪的生活,更可能是因为被困在“绝境”中太久,一种宁愿自我毁灭也要狠狠报复的心态——


“看啊,你的标准我可以达到,可我偏不如你所愿!”


有人曾问一个执教20多年的老教师:“你教了20多年书,感觉最悲哀的是什么?”


老师回答:“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庸人。”





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有的孩子刚对某样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就被大人武断地否定:没有意义,不合规矩。


有的孩子天赋初露头角,却因为大人眼界有限又急功近利,被磨灭了兴趣,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的孩子可能在艺术、运动上潜力无限,却因为父母希望TA拥有世俗意义上的稳定工作、稳定人生而庸碌过一生。


擅长的不让做,不喜欢的却被逼着学,多少“千里马”还来不及跑,就先被“打折一条腿”,瘸着腿被牵上规划好的路,却忍不住自暴自弃。

2021-08
21
导语


假期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暑假余额仅剩2周,开学近在眼前。但你家孩子是否依旧玩心正浓,恨不得假期无限延长,根本无心开学?这份暑假收心攻略,必须收藏!

什么时候开始“收心”最合适?

给孩子收心,不能开始得太早,也不能太晚。
太早的话,孩子心里肯定会不平衡。本来暑假就是放松玩乐的时候,再和上学的作息一样,他们即使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心理上也是有抵触的,心不在焉。
帮助孩子从愉悦轻松的假期氛围中脱离出来,进入正常的轨道,这是一个不可操之过急的过程,需要时间。收心开始得太晚的话,家长和孩子都会陷入兵荒马乱的状态,越到最后越着急,越着急就会越手忙脚乱,效果就会越不尽如人意。
因此,离开学还有两周时,是最佳的时机。这样,孩子既不会产生心里抗拒,又有足够的时间做开学前的准备。

“收心”大法有几招?

逐步调整作息时间
开学后很多孩子会出现上课萎靡不振打瞌睡的情况,原因就是孩子习惯了暑假里的作息时间,一下子恢复学校的作息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很难适应。
所以,家长要在开学前帮孩子调整好作息生物钟,让孩子适应开学后的“时差”。
注意,调整作息时间要循序渐进,家长可以从今天起就让孩子晚上早点睡觉,第二天早上早一点起床,直到逐步恢复到学校的作息时间。
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开学后也不会因为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

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
有一个词条叫:疯狂补天派
释义是:整个假期95%的时间,都处在一种简单快乐的状态,作业进度基本为零,直到开学前3天,才开始动笔,奋笔疾书,像女娲补天一样,创造奇迹。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妨现在就好好检查一下孩子的暑假作业,光问得到的回答永远是:写了,写完了;一检查就会发现:空着,全是漏洞。
如果孩子没写完,也不要着急上火,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趁时间还来得及,根据孩子剩余的作业量和剩余的暑假时间,和孩子一起计划好每天的作业任务,在开学前完成暑假作业。


引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聚精会神地去学习。”
可是经过一整个暑假的放松,孩子一时之间想聚精会神地学习却很难,总是不自觉的走神。
所以,开学前要引导孩子专注的学习,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首先,要减少娱乐活动。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和孩子商量安排一个合理娱乐时间表。此外,还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体育运动,防止心理疲劳。
其次,要逐步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家长可以利用这两周时间让孩子对上学期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复习,并且提前预习新学期的知识。
预习的时间和科目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基础薄弱的学科要优先完成。通过预习,可以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
孩子提前进入了学习状态,开学后自然也能在课堂上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提前制定新学期规划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就能得到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也有调查研究表明: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习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
新学期到来之际,让孩子制定一份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吧,让孩子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且计划好如何去达成目标,这样孩子才能更明确、更有动力的学习。
通过制定新学期计划,也能让孩子从小学会“以终为始,凡事有计划”,不仅能让他们做任何事都有条不紊,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鼓励孩子多多交流
对于假期,孩子总是不舍的,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趣事,以及孩子在学校要好的同学朋友,引起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对同学的思念之情。
鼓励孩子提前和同学联系交流。通过和同学的交流,让孩子期待新学期的见面,也期待新学期的到来。
面对孩子对开学的排斥和焦虑,家长要接纳并且理解,因为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并不说明孩子不爱学习、讨厌学校。越是在这个时候,孩子越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关怀。
家长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和孩子一起面对开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孩子对新学期的焦虑和不安。
一方面,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倾诉,并给予适时安抚;另一方面,则要多用正面的情绪去感染孩子,逐渐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

给孩子新学期的仪式感
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为了让孩子更认真快乐地面对开学这件事,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个仪式感。
家长可以让孩子回顾整个假期,对自己的假期生活做一个总结,代表着假期生活的结束
同时让孩子展望新学期,并且准备好新学期要用到的文具和工具书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让孩子开心的迎接开学的到来。
也可以在开学当天,让孩子穿上校服背上书包拍一张照片,存进相册里,告诉孩子,这本相册就是他的开学纪念手册。
仪式感妥善地为孩子保存了美好记忆,更给了孩子们极大的安全感,让孩子对开学有了更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