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全网都被“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杀人”案件刷屏了,看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3月10日下午一点,13岁的小光告诉奶奶,同学约自己出去玩,随后便走出了家门。
当天下午,张某等三人将小光骗到了北营村南的一个废弃蔬菜大棚内。
转走了他微信里的钱,又利用了极其狠毒的手段,杀害了小光,然后合起伙来将尸体埋在了大棚里。
据小光家人的叙述,遗体找到时,孩子的脸被铁锹铲得面目全非,父母得知真相后哀痛欲绝,更不敢让老人知道孩子的遇害细节。
而这三个魔鬼般的初中生,其中有一个还是小光的同桌,几人在作恶之后,没有半点心理负担,依旧正常去学校上课,这般心理素质让不少网友都表示极其愤怒且胆寒。
家人回忆称,小光平日里非常听话、性格也好,还经常帮着家里做家务,非常让父母省心。
养大一个孩子,对每个家庭而言,都要付出千百倍的心血,凝聚了父母的爱和期望。
刚过完年不久,开学也不到一个月,原本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可谁能想到,如此惨绝人寰的悲剧就这样击碎了一个家,实在是令人心痛。
更让人无法直视的,其实正是孩子的恶,以及那张天真笑脸背后的狠毒。
教育路上
别再忽视孩子的“求救信号”
老话里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坎坷、磨难、痛楚,也绝非一日累积而成。
小光遇害后,他的父亲想起孩子之前就有异常,一直不愿意去学校。
家里人都以为,孩子是玩心大,太过贪玩,也没往“校园霸凌”这方面想,还劝导孩子去。
他也曾问过孩子:“有人欺负你吗?”孩子因为脾气好,又表示“没有”。
如今再说起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回想起儿子之前的种种反应,小光的父亲泣不成声。
悲剧发生前,在学校的时候,小光其实已经遭受了三个恶魔长时间的霸凌。
就在近日,一则四川凉山“男孩跪地遭多名男女持棍殴打”的视频,也传遍了全网。
视频中,男孩被一名女子掌掴,站在一旁的几个人还拿着棍棒威胁其下跪,之后几人又对男孩拳打脚踢。
随后官方通报,视频中的女子为14岁的王某媛,春节期间纠集多人对13岁的王某丰进行辱骂、殴打。
目前,受害人王某丰经复诊检查,身体无碍。
但就像网友热议的那样:身体上的伤害可以愈合,心理上留下的阴影又如何抹去。
霸凌事件在如今的校园并不算少数,甚至近几年未成年人伤人、杀人的案例也接连出现。
对于一个三观和心理防线正处于“建设”阶段的孩子,每一次被欺凌、被伤害、被羞辱,都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稻草。
身处校园的孩子们本该向阳而生,心怀对未来的憧憬,若是长期深陷被霸凌的痛苦中,只会离深渊越来越近。
“海恩法则”中说到: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那些曾受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看似渐渐淡化、慢慢消失,实际对于心理敏感的孩子而言,只会愈发如影随形。
而父母在此期间,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访谈,谈到了“父母让你失望的事”这个主题。
有个24岁的男生回忆起儿时的经历,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他:“我们可以做朋友,把你不开心的事告诉我。”
有一次,他和妈妈诉说了自己在学校的遭遇,表示班里有同学总是欺负自己,他对此很不舒服。
妈妈听后并未做出任何安慰和解决办法,而是指责他:“你学习不好,在学校还被人欺负,你还能干啥。”
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无法信任母亲,那把刀深深扎在了他内心深处,每次回想起都会感到疼痛。
同学的欺凌让他不知所措,父母的漠视更让他无法释怀。
父母总以为孩子还小,所以有时候容易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甚至不拿孩子的情绪当回事。
久而久之,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加沉重的绝望。
人在年少时淋过的雨,是一生漫长的潮湿。
孩子在成长路上留下的阴影,或许就会成为终生难以躲开的黑暗。
所以听到孩子发出“求救信号”时,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了解孩子的遭遇,给与他们安全感。
当孩子倾诉“我不想上学”时,耐心询问孩子的真实原因,或者向老师和同学、朋友了解孩子所遇的真实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说出“我没用”类似的话时,及时读懂孩子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当孩子陷入长时间的低落、绝望时,父母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给足情绪价值,帮孩子找回光亮。
正如《正面管教》中写的那句: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让孩子在被理解的过程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父母
永远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少有人走的路》中讲到过一个故事:
某天夜里,爷爷和孙子们围炉夜话。
爷爷说到:“人的内心深处住着两只狼,一只是恶狼,代表着虚伪和谎言;另一只是善良的狼,代表着勇敢、正直和爱。”
这两只狼,在平时的相处中,经常会进行一番搏斗。
小孙子感到好奇便问爷爷:“最后哪只狼赢了呢?”
爷爷笑着告诉孩子们:“你喂过的那只。”
教育也是如此,父母给孩子灌输什么思想,长期注重孩子哪方面的养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帮助孩子树立好三观、修正好品行,孩子自然会成长得身心健康,未来每一步也会走得稳妥。
你不把教育当回事,任由人性的阴暗面不断放大,放纵孩子的行为靠近“悬崖”,无底线纵容孩子试探法律和规则。
时间久了,只会让他一步步失去做人的底线,坠入幽暗且不见底的悬崖深处。
在邯郸初中生杀人案件中,据正观新闻报道:
事发当晚警方和家属去张某家中询问时,对方的家长一开始还以“不想让他们来问孩子,怕孩子吓到为由”拒不开门。
几人僵持了两小时,最终找来村支书做了工作,才终于敲开了门。
小光的姑姑告诉记者,直到现在,那三个孩子的家属也没有出面致歉。
细想来,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其实不是贫穷。
而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底线的纵容、过分的庇护中,养废了孩子,祸及了他人,摧毁了别家的光亮。
俞敏洪曾说:
“培养孩子如同种树,只有在根上先滋养他,然后以品德为养分来浇灌,孩子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离阳光更近一些。”
如果没有滋生恶的土壤,哪来邪念的肆意生长?
如果失去了规矩和教育的滋养,离开了善良、爱、真诚、尊重等德行上的浇灌,孩子从小就目中无人、不畏惧规则法度,终有一天,会酿成大祸。
不管是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还是性格养成,亦或是人格的培养上,父母都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你在教育的土壤中种下什么,将来就会收获什么。
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一个视频,让我感触颇深:
贵州黔南,一条道路的中间,一群小孩正在戏弄一位背着竹篓的聋哑老人。
年迈的老人背着大大的竹篓,多次被小孩砸倒在地起不来,几个小孩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嬉笑,甚是刺耳。
就在此时,高女士正巧带着外孙女来此地旅游,小女孩看到此情此景,立即高声大喊制止:“你们不要再欺负老人了!”
随后就拉着外婆要去扶起老人,确认老人没事后,又开心地告诉外婆:“他说他没事,他摆手了。”
孩子和孩子,的确有着很大的区别。而拉开差距的关键,往往就在于父母。
父母如果不把教育当回事,让孩子看不到做人做事的边界,只会加速推动孩子走向歪路。
正如李玫瑾教授曾谈到的那样:
“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成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
如果想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从小教会他这3个底线:
1、敬畏生命,是基本的底线。
在孩子小时候,就要给其灌输“生命只有一次,务必好好珍惜”的观念。
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不要被欲望冲昏头脑,更别让利益占满内心,始终谨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永远不要恶意伤害他人的生命。
2、守好善良,是做人的底线。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天赋欠缺,可以靠后天努力弥补;能力不足,可以靠坚持练习提升。
但德行若是没了,善良丢了,前行的方向就错了,迟早有一天会自断前程。
父母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守好心底的善念,拥有同理心,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别忘了关爱他人。
3、担当责任,是处世的底线。
无论何时,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不管大错小错,不要一遇到问题就逃避,要勇于面对自己该过的坎儿、该买的单。
常反思,多总结,摆正态度,保持清醒,未来才会充满光明。
请告诉孩子:
家庭是你永远的退路
父母是你最大的底气
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有句台词说得很对:
“一个人一生中碰到倒霉事的概率都差不多,不同的是,好的家人会给我们力量,帮我们走出绝境。
让我们任何时候,都有回家的底气和重新开始的勇敢。”
大树的生长,要依靠阳光和水分的营养;孩子健康长大,背后也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教育过程中,与其送给孩子昂贵的礼物,不如在闲暇时间,静静坐下来,认真听一听他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前行的力量。
就像出身寒门的女孩王心仪谈到的那样,虽然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父母却赐予了她无尽的勇气,也传递给她太多人生的真谛。
她年少时,曾因为经常穿旧衣服,受到同学的嘲笑,母亲得知后,耐心地安慰她:人生的路,不是走给别人看的,不必在乎旁人的评价。
上学的路很坎坷,可母亲却坚持每天接送她和弟弟上学,有时还会在放学路上带他们姐弟玩雪,有说有笑。
那些经历让她懂得:幸福不是因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于你能忽略不完美,并尽力拥抱自己所能看到的美好与阳光。
从小到大,在母亲的指引下,她向阳而生,因为拥有了足够的底气,让她一路走到了更高处。
也像那个对着镜头时,总是面带微笑的学霸庞众望。
他的母亲坐着轮椅,父亲还患有精神疾病,尽管生活很不容易,可他却说:
“我妈妈那么好,我姥姥姥爷也那么好,我的每一个亲人都那么好,我并不觉得他们给我丢脸。
相反,我觉得别人应该羡慕我才对。”
温馨的家庭,是孩子人生路上的能量源泉,好的父母,能给孩子精神世界最好的托举。
有父母兜底的孩子,人生路上无论面临多大的风浪,总会有勇气继续向前走,有底气去对抗困难。
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
家,是你永远的退路。若是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记得先回家。
父母,是你背后最大的底气。你可以勇敢往前走,累了也可以休息,爸妈永远给你托底。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愿我们都能守护好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能教育好孩子正向成长;
愿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奔赴未来。点亮“在看”,与所有父母共勉。
有一位朋友,被大家叫做“正确”先生。他有一副热心肠,看到有人不开心,都会主动上前询问,紧接着便开始分析原因、指出对错利弊,试图说服对方“你应该如何如何去做”。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还是容易弄巧成拙,引起不少误会。
在人感到难过郁闷时,往往更想要一份宁静的倾听、一份温暖的理解。当我们安慰他人时,可以先从“我理解”开始说起,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倾听对方的感受。先给予对方温暖的拥抱,等到他们平心静气之后,再一起分析问题。
很多时候,一句“我理解”就能成为一束光,为身边的人带来勇气和希望。
好的感情,都是努力经营出来的。哪怕关系再亲近,言谈之间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说话的艺术,说到底就是生活的艺术。掌握好说话的方式,用令人感到舒服自在的方式与人交流,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2024少年文武堂夏令营火热报名中......
《夏令营的魔法世界:一次无与伦比的冒险体验》
**挑战自我,激发潜力**
**结交新朋友,拓宽社交圈**
**学习新技能,提升自我**
**建立人生目标,明确未来方向**
研学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更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研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理解生活。同时,研学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贺中国队!
万户千家今夜好
张灯结彩闹元宵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
我们迎来
甲辰龙年元宵节
元宵节,赏圆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农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被称为元宵节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而今年这轮元宵月
最圆时刻在24日20时30分
正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皓皓明月,温润如水
人间烟火,温暖幸福
元宵节,逛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
这一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看花灯、猜灯谜
是世代相沿的习俗
大家通宵达旦
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不愿空羡天上星光熠熠
中国人把星河搬到人间
长街花灯明如月
万里烟火耀比星
灯月交辉
映照出人间繁华
元宵节,品元宵
元宵节自然有美食相伴
不管是北“滚”元宵
还是南“包”汤圆
人们心中期盼的
都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过了元宵节
这个年才算真正过完了
今天,咬一口软糯的元宵
带着这份甜蜜与幸福
出发奔向下一个粘着好光景的日子
今夜美景良宵
道一声平安团圆
愿你乘着和煦的春风
满怀希望,奔向美好
小小天文学家
上海天文馆研学一日营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全球最大的上海天文馆
历时5年、耗资6亿,占地面积约5.8万㎡
馆内拥有300多件展品,原创比例高达85%
互动展品占比50%以上
无穷的宇宙,充满着神秘与未知!
让我们一起开启星空探索之旅~
沉浸式游学、一窥璀璨宇宙
活动亮点
活动围绕天文馆内
“家园”、“宇宙”、“征程”三大展区
研学导师会有选择性地、合理地规划路线
完成趣味十足的课题任务式探究
探索 ——永无止境
漫步在太空中,
人们逐渐加深对太阳系和银河系的了解:
其它星球上有水吗、有极光吗?有火山吗?
我们究竟身处宇宙的何方?
宝贝们将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
观察星系内不同星球的环境区别,
比如气体种类,温度,天气,是否有水等;
并根据距离太阳距离等因素
讨论为何星系的环境会有如此不同?
“宇宙”二字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无尽的虚空、浪漫的星河、神秘的黑洞,
仿佛凝望本身就是永恒。
我们肉眼能看到的看不到的有哪些物质?
宇宙中有哪些神奇的现象呢?
学习光是哪里来的,是什么组成的呢?
光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找找传说中的比萨斜塔实验在哪里,
黑洞吸积物质而产生的喷流什么样?
观赏银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未来可能的相撞,
了解不同大小天体的演化
会面临怎样不同的命运。
天文探索·征程-天和号核心舱
这个庞然大物2021年4月29日成功发射
天和号核心舱1:1仿真模型,
孩子们可以走进天和号核心舱,
去真实地看一看航天员们
未来可能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的场景,
各种好奇,都在那里。
当我们仰望星空
敬畏与困惑同时浮上心头
漫天星云给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与玩家童行一同前往上海天文馆
探索变焕莫测的星体与星系
与美丽神秘的宇宙来一场零距离的奇幻相遇
温馨提示
1.参加活动需要携带身份证原件或户口本原件;
2.天文馆门票由文武堂负责抢票,如抢票未成功,抢票当日12:00前客服会逐一联系处理相关事项;
3.如抢票成功后取消活动,将按照退改损失执行,收取车费、抢票服务费共200元/人。
4.天文馆内有餐厅,午餐可自带或餐厅解决。
5.报名截止时间为18号。
Copyright 2023少年文武堂版权所有本站关键词:国内夏冬令营、国际夏冬令营、假日亲子营、团队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