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2021-05
29



前阵子,一位爸爸教育孩子时又“出事”了。

原来,那天爸爸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突然发起火来,愤怒之下一拳打在桌子上,却因失手导致右手骨折。
他说:

孩子玩手机,做作业拖拖拉拉不听话,说的话他又不听,他做他的,我就很气愤,就想打人。


一拳打在他的身上,他肯定受不住,气没地出,就想发出来,就一下打在了桌子上。


写作业磨蹭、要靠家长吼才会自觉,学习效率低,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明明半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结果一个小时都写不完,不仅写得慢,还不专心。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背后反映了一个最真实的问题:
孩子没有好习惯、缺少自律,才会拖拉、磨蹭、不专心,不管喊多少遍都不管用。
训子千遍,不如教孩子一个好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才是孩子将来自律的关键。


好习惯,是拉开孩子差距的关键

高考优秀考生小谢的爸爸被问到孩子的学习秘诀时,说:“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重要。
她的习惯有多好?
她每天九点半之前必须睡觉,这个习惯从小时候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
从一岁开始,父母就让她读绘本、幼儿画报。
爸爸说:“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读给她听,她主要看图。慢慢地,她自己看了给我们讲出来。”
讲着讲着,她便爱上了阅读。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要求她独立完成作业,他们从来不辅导,只负责检查。
妈妈告诉她:“做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学习和玩都要一心一意。
因此,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习上从不依赖父母,还特别专注。
妈妈还给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不懂就问”,所以她常常因为一个问题不停地追问老师,直到彻底弄懂。
正是这些从小培养的好习惯,才成就了她的好成绩。
人生的结果,是无数习惯的总和;它会无形中让孩子把优秀刻进骨子里。
如果没有好习惯,孩子便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然后不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孩子生命中的每一次“松懈”,都会成为他们的平庸的源头;
而每一个好习惯,都是通往优秀路上的助推器。
好习惯才是一个孩子最大的软实力。


从小培养好习惯

是孩子将来自律的开端

有一句话这样说:“教育路上,千万别指望孩子自觉。”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缺乏自觉性,很难坚持一件事情。
在孩子习惯还没有定型时,需要父母的“他律”来帮孩子自我完善,这是让孩子走向自律的“开关”。
在综艺节目《新生日记》中,“铁血虎妈”刘璇的教育方式曾引发争议。
她规定儿子每天只能看15分钟的动画片,其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儿子每天要做的事:写字、看书、画画、学习英语。
在生活上刘璇也是严格要求儿子:一定要早睡早起,吃饭时不准刨饭、碗筷要轻拿轻放、连刷牙都必须保持绅士…
很多人都说刘璇对儿子太严苛了,毕竟他才四岁。

但她说:

孩子小时候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只有控制好了,以后才能更好地自觉。

董卿就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而这一切,都归功于父亲从小对她的培养。
刚开始识字时,父亲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然后再背下来。
上中学后,父亲每天都会给她书单,规定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
父亲的严格监督,让董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直到现在,不管多累,她每天都会坚持读一到两个小时的书。
图片
没有一个孩子的优秀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成功背后,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那些咬紧牙关背后的自律,都是父母陪着孩子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得来的习惯。
它会成为孩子人生的垫脚石,一旦养成受益终生。

图片

孩子的自律,从这三种好习惯开始

长久坚持的习惯,让自律的孩子即使身处平庸之中,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脱颖而出。
尤其是这三种习惯,一定要尽早让孩子养成。
1. 阅读习惯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确实,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他的学习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6岁前是儿童阅读的黄金期。
特别是3-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飞速发展,接受新鲜事物最迅速。
这时候抓住孩子的阅读兴趣,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2. 运动习惯
脑科学家解释过,运动会刺激身体分泌多种积极物质。
它是对人的毅力和心灵磨练的考验。
长沙有一位爸爸给9岁的儿子制定了这样的要求:每天必须要有足够的户外运动。在父亲的培养下,小男孩学会了攀岩、滑雪、划艇等运动。
过程很苦,但他从不喊累,他说:我想要把它学好,因为越难走的路,才会通向最美的日出。
运动带给孩子的不止是健康,还会给到孩子这些:克服困难的意志、把输赢看得更淡、心态会更成熟、社交能力都会提高。
把运动当成孩子的习惯,会让孩子有你想象不到的韧劲。
3. 规律作息和管理时间的习惯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和效率。
孩子的时间管理越好,做事情就越专注,这样的孩子更有计划、更有责任心。
让他明白“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未来做事情才会更严谨。
但在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之前,要规范他的作息,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然而,6岁的孩子对时间几乎没有概念。
心理学发现:
孩子两岁半到三岁,时间观念才发展;
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仍然不认识表,对于具体的时间长短没有任何概念;
直到8岁以后,才有了一点时间概念,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所以,父母提早培养孩子规范的作息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快乐孩子的7个习惯》中提到:

做事要分主次,先工作后娱乐;


不该做的事勇于说“不”,在重要的事情上花时间;


学会制定优先级,做日程表,并计划执行;


对自己有纪律,做事井井有条。

父母可以根据这样的原则帮孩子规范作息,让孩子养成列清单、看时间表的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时间。
只有掌控了时间,孩子将来才可以掌控人生。
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2021-05
22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在自己手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袁隆平19岁,高中毕业,即将报考大学。他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

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袁隆平却有自己的见解。他想回重庆读农学院。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他始终难以忘记小学一年级的那次郊游的经历。

袁隆平:“在武汉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我们老师带我们到附近一个企业家办的园艺场,正好那是六月上旬的时候,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好漂亮啊!还有葡萄一串一串的。哎呀,我说学农好啊!从那个时候第一次印象最深了,我就觉得学农好!”


说服父母,袁隆平义无返顾地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农门”。


袁隆平的大学毕业证

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他去了距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的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


袁隆平大学毕业前留影

袁隆平到安江农校报到这年,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53年初,全国性的土地改革刚刚完成,农民获得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但是,饥饿的魔咒还没有远离。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袁隆平至今对饥饿记忆犹新。

袁隆平:“像我们这样的年纪,过过三年困难时期,没有饭吃,日子是真难过啊,要饿死人的!特别是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人均耕地这么少,粮食安全特别重要。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为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我们在奋斗。”

寻得“野败” 杂交水稻终有新突破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袁隆平行走在稻田里。这时,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

袁隆平:“突然发现有一株鹤立鸡群的稻,长得特别好,穗子很大,很整齐,籽粒很饱满,我很高兴喽。当时估计这个品种可以产一千斤。第二年我把它播下去,播了一千株,很好地管理,天天到田里面去观察,望品种成龙。结果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迟的迟,没有一株有它的老子那么好。”


在湖南安江农校做教师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

望着高矮不齐的稻株,袁隆平突然来了灵感:莫非自己找到的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如果真的如此,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利用杂种优势,培养杂交水稻。

他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终于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


年轻时的袁隆平

此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等农校的教师,他的研究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因为国际权威科学家普遍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

袁隆平:“很多人反对。当时流行的水稻是没有杂种优势的,我压力很大。我们就做了一个实验,面积不小呢,有四分田,长得特别好。最后收获、验收时,糟糕,稻谷产量减产,大概减产了3%左右,减产了几十斤。稻草增产了将近70%。后来人家讲风凉话,‘可惜人不吃草啊,人要是吃草,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


试验失败,但袁隆平没有放弃,他调整实验,坚持研究杂交稻

遭到质疑,更经历过失败,但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像“追着太阳的候鸟”一样,不辞辛劳地在湖南、云南、海南、广东等地辗转研究。1970年,他的学生在海南南红农场沼泽中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将它命名为“野败”。杂交水稻研究从此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到1972年,全国十多个省(区、市)的科研人员齐聚海南,袁隆平慷慨地将“野败”分送给大家,形成了一场以“野败”为主要材料培育三系的全国攻关大会战。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标志着我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此后几十年,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经过十年攻关,袁隆平于1973年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美国、日本等当时科技发达的国家,从1926年开始急不可耐投入大笔资金、设备,研究杂交水稻的培育,几十年过去却一无所获。

当他们听闻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先是质疑、震惊,确认这一消息后,赶紧打听是谁,没想到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名乡村老师。这对他们的“打击”不言而喻。

图片
年轻时的袁隆平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会议上,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亲自引导袁隆平走上主席台,随之屏幕上出现袁隆平的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图片

为表彰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世界许多国家都为他颁发奖项。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他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图片

转眼198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这国外人眼中的“东方魔稻”,让他们吃惊又羡慕不已,美国、德国、法国等等几乎全世界国家,都在排队请袁隆平讲课指导。

图片

2017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
萨乎里向袁隆平介绍道,水稻是马达加斯加人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的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马达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经摆脱了饥饿。“为了感谢您,我们特地选择水稻作新版货币图案”。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袁隆平被聘为首席顾问。到2016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研究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和官员到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了杂交水稻技术培训。
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的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引进的中国杂交水稻就较美国原有高产常规水稻良种产量高出165.4%至180.3%,美国人惊呼其为“东方魔稻”。
东南亚的印尼,杂交水稻产量高出当地品种一倍多,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隆平稻”。

……

满载荣誉

图片
世界粮食奖创立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诺曼·博洛格在世界粮食奖颁奖仪式上与袁隆平握手致意,亲自给他颁奖。

198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图片

2021-05
14


“明天,我一定好好跟孩子说话”

昨天深夜,朋友给我打过来这样一句话。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她跟自己发誓,让我监督她,以后好好跟孩子说话。

她说,和以往一样,昨天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剧情。不过就是儿子从放学回家,到睡觉的前一秒都一直在挑战她的神经。


她让儿子写作业,说了三遍都无动于衷。儿子知道妈妈不让自己看电视,就坐在沙发上安静地抠手指。


“你那破手指头上有花儿啊,能让你一动不动盯十分钟。”她有些生气了。


回到屋里写作业后,她就去做饭了,本以为她做完饭儿子至少把语文的抄写作业写完了吧。


谁知道半个小时,他刚写了三行。


“你这半天干嘛了,蜗牛爬的都比你写得快,写得好,你这脑子里天天装的什么呀!”她开始不淡定了。


她说最可气的是写完作业后,儿子去玩乐高,把客厅弄得乱七八糟,答应了马上收拾,却迟迟不动。


一气之下,她打了儿子几巴掌。就这样,那个8岁的男孩,带着眼泪进了梦乡。


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在他们家发生。


每每深夜,看着儿子睡着后睫毛上还挂着的泪珠,再想到明天早起儿子还是会开心地冲她笑,她的心就像针扎一样疼。


可她的愧疚,仅仅存在于深夜,到了第二天孩子的种种行为还是会激怒她,她的脾气如同控制不住的野兽,随时会爆发出来。


她知道总是发脾气对孩子不好,可是每到那个节点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有人说,教育最大的死敌,就是父母的坏脾气。


这一点孩子知道,父母也知道。他们甚至时常提醒自己要克制,可每当孩子迸发出一点点火星,都足以把他们点燃。



图片
脾气本不大,当妈就变差

有很多人,对人谦和,彬彬有礼,明明不是脾气很大的人。


可是,一旦面临孩子的问题,就变得面目狰狞。


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孩子好欺负。


当今社会,成年人面临的挑战太多太多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一座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些压力产生的同时,自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而我们面对的人,比如领导同事、朋友父母……跟他们肆意发泄是有成本的。


压抑的情绪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只会以更凶猛的方式表现出来。


有的表现为对内攻击,也就是攻击自我,进行自我否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还有的人,会表现为对外攻击。


当外界的人或者环境,很明显处于弱势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就把曾经压抑的情绪倾泻而出。


没有还击能力的孩子,就成了很好的发泄对象。


图片


在潜意识里,我们也会把孩子当成理想父母,认为他们一定可以“接住”我们的情绪,所以敢于对他们如此任性。


做了父母的人,脾气变得更差。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父母潜意识会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幸,很大程度是孩子带来的。


比如《小舍得》中田雨岚冲儿子发脾气的时候,总是会说“妈妈还不都是为了你”“你要争气才对得起妈妈”。


孩子好“欺负”,父母又觉得孩子是自己很多困难产生的原因,于是,孩子自然成了父母的“出气筒”。


图片
你不快乐,孩子就成了你的容器

我女儿今年上幼儿园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刚开学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在嚎啕大哭,家长的反应两极分化。

有的家长蹲下来告诉孩子,幼儿园很有趣,放学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


有的家长满脸愤怒,仿佛觉得孩子很丢人的样子,狠狠地甩开被孩子抱住的手腕,说出很多吓唬的话:你再哭我就不来接你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一个星期左右,大部分的孩子基本上都不哭了,尤其是那些家长耐心对待的孩子。也有的孩子,基本上整个学期都在哭,撕心裂肺的声音贯穿整个楼道,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基本都是对他们说“再也不要你”的家长。


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提出过一个阿尔法功能理论,说的是人的情绪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忍受的α元素,另一种是不可忍受的β元素。


比如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面对恐惧嚎啕大哭,这就是β元素,父母耐心跟孩子解释,忍受住自己的愤怒就是α元素。


如果家长有足够的能量,自身包含更多α元素,他们就能够把孩子不能承受的情感概念化,更加理性地还给孩子,让孩子的情绪也变得可以承受。


“妈妈知道你很害怕,你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但是没关系,你们慢慢都会熟悉起来的。放学的时候,妈妈一定会来接你并且准时出现。”


也就是说,情绪稳定的父母,自身拥有更多的包容量,能够承接孩子真实的情感。


再说那些总是呵斥指责孩子的父母,他们α元素比较弱,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承接,更何况是孩子的种种不确定。


而那些很少被包容,被“接住”的孩子,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的稳定情绪,也没有更多的安全感。


图片
父母不快乐,孩子不敢幸福

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需要从父母的镜映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如果父母经常表现出温和从容,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的,被包容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


反之,如果父母经常暴躁,冲孩子负能量满满,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糟糕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同时,孩子天生是有认同父母的倾向的,如果父母郁郁寡欢总是不快乐,那么孩子就很难快乐。


一旦自己幸福了,就会觉得是对父母的背叛。


为了不让自己体验背叛的愧疚感,他们只能压抑自己的天性与快乐,重复父母的“负能量模式”。


他们的心里住着一个苦着脸,皱着眉的人,时不时跳出来冲他们吼叫一顿。


这样的孩子不敢快乐,不敢做自己,很容易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


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易怒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有网友列出15个特点,可以说每一个都直戳心灵:


为所有正常事情不断道歉;

特别害怕别人失望;

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忽视自己的感受,把情绪藏起来;

永远取悦别人,小心翼翼;

觉得自己是生活的配角,更愿意照顾别人;

想得太多,细致到焦虑,过于懂事;

觉得别人的行为都是有深意的;
没有安全感,容易玻璃心;
拒人于千里之外……


图片
情绪,是我们认识自己的良药

有的父母面对孩子总会有坏脾气,于是就提醒自己要压抑住情绪,去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实际上,情绪不是一个贬义词,它不应该被随意发泄,同样不能被压抑住,因为它根本压制不住,即使短暂压住了,以后的契机也会爆发出来。


让自己不能有情绪,是对自己情绪的阉割。


父母也是普通人,可以发脾气,也应该允许自己发脾气。只不过,经常无故发脾气,伤人伤己。发脾气后也要跟孩子及时解释,让孩子认识到父母也会有情绪,会妥善处理自己伤害孩子之后的后果,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第一,找到自己的“引爆点”


坏脾气或者不好的情绪,都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回想过去,似乎能让我们愤怒的点,几乎都是类似的事情。


那么这些事情的背后,真正引爆我们的是什么呢?


面对孩子时,我们不能接纳他们的慢,不能接纳他们不如别人。这些不接纳,是不是我们自身对自己的不接纳?


是不是童年的时候,没有感受到父母充分的爱从而产生的匮乏?


找到那些时刻,去察觉自己的真实需求,不让孩子做“替罪羊”。


2021-05
07

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李玫瑾曾建议,不要让孩子一天到晚呆家里学习,不然他的大脑高度兴奋,小脑得不到刺激。

脑部神经没有兴奋透,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毁掉一个孩子,让他一直待在家里就够了。

其实,知识的灌输并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生活处处皆学问。

所以父母不妨带着孩子走出课本,走到外面,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01


孩子多出门运动 身心才能更健康


不久前,陕西13岁女孩突然腰痛得厉害,左下肢抽搐,不能坐,不能走,站不直。

父母连忙带她送医就诊,经检查发现,女孩是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做手术。



一个老年病,怎么就找上了13岁的女孩呢?

原来是因为女孩学业压力大,常常久坐着学习。

给女孩看病的医生说:“现在的腰椎间盘突出越来越年轻化,建议孩子们要经常活动一下。”


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偏偏,运动缺席大部分孩子的成长。

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表明:

超过六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几乎不运动!

而缺失的运动,正在以另一种形式报复在孩子们身上。

据调查,近20多年来,因为锻炼不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滑,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十分突出,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中小学生近视率全面增长。

知识教育固然重要,可没有健康的加持,一切都是零。

其实,看似“无用”的体育运动,不仅强健了孩子的身体,还缓解了孩子的学习压力。

图片


科学研究发现,运动时大脑会分泌神经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多巴胺等,帮助消除疲劳感、缓解压力,使人身心愉悦,精力充沛,变得更积极、更有意志力,有助摆脱负面情绪。

运动,治愈了孩子,也塑造了孩子。

运动的习惯,便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2


带孩子多出门旅游 才能认识到世界的宽广


《小舍得》剧中有这样一幕,一向成绩优异的米桃退步了,原来作文题目是关于一次夏令营的,米桃因为没有参加过,所以离题万里。

老师说:“现在的语文考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多的是课外拓展,文科教育,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图片


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不仅丰富了她的阅历,更让她认识了自我,了解了自我,找到了自我的位置。

见过天地的辽阔,便不再拘泥于眼前的方圆。

所有的体验与见识,终将成为孩子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空闲之余,不妨带上孩子来一趟旅游,看更多更美的风景吧。



03


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在草木雨露中培养“灵动”的智慧


教育家卢梭说,最好的启蒙教育是在大自然中感知,而不是看书。

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就是在自然教育中成长的。

李嫣1岁半后,每一两个月,他们就带女儿爬一次山。

王菲会抱着一本厚厚的《本草纲目》,一边爬山,一边带女儿观察植物,给孩子做科普。

图片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45.21%的学生患有“大自然缺失症”,这个数字还在迅速攀升。

这些孩子,可能成绩很好,却常常五谷不分。

一次在外聚餐,朋友的儿子突然问道:“妈妈,胡萝卜是长在树上的吗?”

朋友告诉他,胡萝卜是长在地里的,并讲解了胡萝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特征,可说了半天,孩子依然一知半解。

他们很小被教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却可能连“锄禾”都没见过。

他们能熟练地背诵“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却无法理解草色遥看连成一片,为何近看却显得稀疏零星。

趁着假期,带上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吧,听听风,摇摇树,看看花,去感知自然的美好和灵动。


2021-05
04

最近,追《小舍得》的时候,被这样一幕深深触动:

米桃妈妈发现女儿连续几天都没有按照先前约定好的那样,去欢欢家吃饭、写作业。

于是,关心女儿的妈妈便在饭桌上询问米桃:

“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了,还是跟欢欢闹别扭了?”

但米桃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

看着女儿闷闷不乐的样子,一旁的爸爸再也忍不住了,对着米桃大吼一声:

“说话啊,跟个闷葫芦一样!”

吓得米桃哆嗦了一下,却依旧什么也没有说。

这时候,妈妈叹了一口气,把女儿搂到怀里,语重心长地对她说:

“女儿,太内向了不好。你看欢欢多好,每天大大方方的,你再看看你,恨不得每天贴着墙根走。”

爸爸也恨铁不成钢地补充道:

“咱们抬头挺胸做人,别这么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


可听了爸爸妈妈的劝告和埋怨,米桃的头却埋得更低了。

实际上,米桃哪里是“内向”,又哪里是“上不得台面”,她明明只是太自卑了。

米桃的表现,就像知乎问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感受”下面,网友给出的答案一样:

走路很慢,低头,遇见人就缩成一团;



说话声音很小;



不敢看人的脸;



人多的时候尽量不动,不说话,也不笑……

其实,没有人生来自卑。

每一个自卑的孩子,都能从他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缺乏自信、郁郁寡欢,一举一动都显得异常小心,那么多半是因为他的父母有以下几种行为——



1


暴躁、爱发脾气的父母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你再哭你就给我出去!”

“再这样胡闹妈妈就打你了!”

相信这些对话,在很多家庭都能够听到,每当面对孩子的淘气和错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甚至有的家长会认为,我现在对孩子的吼骂,是在帮助他的成长,孩子长大了会感激我的。

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是父母坏情绪的第一买单者,我们应当认清自己的情绪,不将负面情绪带到孩子身上,学会尊重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


2


专制、控制欲强的父母

前几日收到一条粉丝留言,她说:“我妈控制欲特别强,就连我买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要听她的,然后我就养成了讨好顺从的性格,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

买衣服时,明明喜欢白色和黑色,妈妈却说她不合适,替她选择了粉色;
点菜时,刚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妈妈就指责她不顾及他人口味,替她选择了“老三样”;
毕业后如愿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妈妈却让她辞职,强迫她换成妈妈心中的“好工作”;
......


以爱之名,替孩子做决定,既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更是会让孩子的内心感到压抑。

专制型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一种会变得极度温顺,另一种则是极度叛逆。

1948年美国《儿童发展》杂志刊登了一篇报道,发现经常受到家长控制的学龄前孩子会变得沉默、乖顺、无抵抗意识,他们不愿意和同龄人互动,并对事物缺乏好奇心。

父母过度的管制,虽然获得了孩子的顺从,但却牺牲了孩子的个性。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逐渐退场的过程,慢慢地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我们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信的人格,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会被孩子作为最直接的模彷对象,他们会在成长途中多次模彷我们的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性格。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给孩子自由独立的空间、理解并肯定孩子、做到诚实守信。

如果连我们自身都做不到这些,又怎能要求我们的孩子呢?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调整好自己,这比再多的教育和道理都来的直接有效。

愿我们都能和孩子一同成长,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健康温馨的明天。

2021-04
27

检查作业”现在已经成为家长们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很多家长都认为检查作业只是简单的看一下,看有没有做完,有没有做正确。



其实对于“检查作业”还是有很多学问的,正确的检查方式可以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间接地提高学习成绩。

下面我就把这些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

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或字写错、写歪了,一边帮着孩子涂擦,一边批评、埋怨、责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错了,总是改不掉。”“说过多少遍,就是记不住,气死人的!”


其实孩子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和能量之门很难打开。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也是改不过来的。建议做法是,首先过问一下有多少家庭作业,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们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不轻意打扰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检查:

1、孩子低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


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确的地方改。若孩子找出来了,就及时称赞和鼓励。


2、孩子读高年级后,重点检查孩子做题的思路


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由孩子自已确认。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


二、如何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


有许多家长反映,说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爱拖拉,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问怎么办?小编建议您:

1、利用“限时鼓励法”来纠正


这个方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心里估计一个完成的时间,然后征询孩子,如“语文40分钟能做完吗?数学30分钟能做完吗?如果在规定时间做完,就奖励一个你喜欢的东西或带你到xxx地方去玩。”通常情况下,孩子会乐意接受的。


若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不专心做的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让他动一动好了,毕竟家里是一个歇息的地方,比学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太不集中,有拖拉的行为,大人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己经做了15分钟了,加油!

2、利用“中途安抚法”来纠正


这个方法还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当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家长感到必须制止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用手边抚摸他的头,说:“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妈妈帮你一下?”

这样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没有难题会做,这时大人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你很聪明,马上会做完的,妈妈等着你好吗?”这种方法,实际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拖拉的行为,然后使孩子明白:大人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


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


3、利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只能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这种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时间,如今天的语文作业不算多,用20分钟完全可以做完,数学稍微多一点,用35分钟做完。


如果在规定时间没完成,到了时间,爸爸便会收起你的作业,装在书包里,不能在家继续做了。


那么,大人说到就要做到,当然,在执行这一规定时,情绪要平静,不能发火。


三、如何点拨孩子做习题


有的孩子确实需要家长点拨那些不会做的习题或“爬坡”难题,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其方法是:

1、让孩子反复读题


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是:“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孩子不会做的题,大人坚持让他“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不轻意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2、用例题作辅导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


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经过几个来回,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这种做法,虽然大人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3、只讲关键点


对于有些数学难题,家长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大人的提示,去思考、去列式计算。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或告诉孩子第—步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如果这样辅导孩子,那么他的解题思路永远打不开。


当然,孩子逐渐大了以后,许多爬坡题家长也无能为力,需要请家教辅导,那么小编还是建议家长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辅导孩子,不要一来就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列算式,怎么做题,如果是这样,看起来孩子的难题解决了,但思路总打不开。




2021-04
20

作为一个普通人,后来成为了普普通通的父母,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折磨我们的,也许不是分数和名次,而只是我们自己不肯面对,普通而平凡的人生。


最近,由蒋欣、佟大为、宋佳主演《小舍得》电视剧热播,看了两集后,我就有点不忍看下去了,因为实在是把老母亲的心扎成了蜂窝煤.....

相比《小别离》、《小欢喜》,这部《小舍得》更加的血淋淋,把当下升学,教育,原生家庭的矛盾刻画的淋漓尽致,它不像是一部电视剧,更像是身边发生故事的大集锦。


有人说,“小舍得”应该改名为“小内卷”;


有人说,我就是田雨岚(蒋欣饰)本人;


有人说,现实比电视剧演的更残酷。


剧中,学龄期的父母要在“鸡娃”和“快乐童年”中取舍,重组家庭的父母要在“亲生女儿”和“非亲生女儿”之间取舍,生活在不断的取舍中前行着,这些,也正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小舍得》表面看上去虽然是在讲教育、讲小升初,但归根结底还是把主题落脚在了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上。

可以说,田雨岚(蒋欣饰)性格中的疮痍和悲剧性,均是来自不健全的家庭和不幸福的童年,原生家庭的残缺,使她更加看重父亲对自己的看法和重视程度。而南建龙(张国立饰)另一个亲生女儿南俪(宋佳饰)的存在,更加剧了她希望用“优秀的孩子”争取家中地位的企图心。


因为失去过,所以加倍珍惜,越是想珍惜,越是害怕失去,越是害怕失去,越是要牢牢抓紧;如果自己抓的不够紧,那就拿孩子当做武器,按她的话说——“自己的气场和自信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给的”。

作为妈妈,也曾一度很纠结,到底该当个像田雨岚一样披荆斩棘的“鸡妈”,还是做个像南俪一样的优雅“神仙妈”,当我被困在局中的时候,过来人的经验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想养省心娃

     就这么做


很多人觉得,学霸都是天生的,根本不用父母操心。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种省心往往伴随着父母的早期启蒙和教育的用心。


时澐妈妈说,她在时澐幼儿园期间就有了一些早期的教育意识。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大部分家长在用玩具逗孩子的时候,她就订了一些幼儿画报之类的图书,这些画报里面的插图很大大,色彩丰富,生动形象,然后自己声情并茂的给他讲里面的内容,无心插柳柳成荫,时澐在一岁半简单的诗就能背不少了,三岁的时候可以自己读书看报了,而且想象力比同龄孩子要强一些。


就这样,别人童年都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时澐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看书上。他尤其喜欢军事历史,6-7岁的时候,拿起一本书就能安静的看三四个小时,这无疑也提升了专注力,对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拥有感恩之心

  不只是孩子需要

见到李莹的人都会有同样的好奇:这姑娘怎么这么快乐啊?其实李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快乐,但是我从和李莹爸爸妈妈聊天中,找到了答案。


李莹妈妈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管过孩子的学习。


“我是基本没管过她学习的。但是小学,初中,高中,每一次考试,不管大考还是小考前,我们都会带她散步,一家三口在外面吃个晚餐,在很好的氛围环境下,和孩子聊聊天,让她放松。我们从来不会说,明天要考试了,你赶紧看书,我觉得这么说反而会影响孩子考试。”


妈妈聊天的时候,总说自己很“惭愧”,“自己真没有帮助孩子做什么”。但我觉得,李莹妈妈的想法正是当下许多父母所欠缺的!很多父母总喜欢冲着孩子抱怨,“爸爸妈妈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你能不能争口气?!”


可李莹妈妈从来不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反而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2021-03
02

吃饭这件事虽然稀松平常,但也能窥见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如何。孩子的一举一动的素养,就体现在这一蔬一饭之间。
——派妈

为什么为家里操劳半辈子,所有吃喝都先顾孩子的父母,能养出不孝顺的孩子?


你可能觉得是孩子天性如此,其实不然。

所有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样的教育,他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果必有因,如果你的孩子不孝顺,多半原因还是在于父母。

就拿吃饭来说,假如你从一开始上菜时,就给孩子特殊照顾,这就是错误的开始。


1
饭桌上的规矩乱了,毁了孩子

大多数的父母在吃饭时,都犯了很严重的错误。

比如你还在做饭时,就叫孩子开始吃饭,你在炒菜时,他在吃;等你出来一看,好吃的菜都没了,剩下一片狼藉。

虽然你心里不会有什么想法,但孩子的品性可见一斑。

再如你上菜时,把好的菜放在孩子面前,而不是长辈面前,这就在暗示孩子,好东西都是属于你的,孩子不自私才怪。

中国家长已经习惯了,把餐桌上所有好的东西留给孩子,给孩子特殊照顾,仿佛不这样做,自己就不爱孩子。

由来已久的习惯,反而惯坏了孩子,导致他没规矩,不懂得分享。

卢勤说,

一个家庭,假如在饭桌上菜时家长摆错了位置,将来就没有你的位置。


2
吃饭事小,规矩事大

饭桌上的事情,虽然小,却能反映出很多东西,正如露珠虽小,却映射出世界的虹霓万千。

孩子在餐桌上的贪吃事小,但规矩事大。如果规矩坏了,那孩子什么规矩能遵守?

古人从很小就开始教导子女规矩,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现在的父母越来越不看重规矩,不孝顺的子女也越来越多了。

大多数父母喜欢口头教育,却难做到真正的教化,让孩子真正地去体会规矩。

比如孩子把手中的糖给你,你很高兴地说:“宝贝真棒,你自己吃就可以了”,拒绝了孩子的一番“好意”。

很可能你的拒绝会让孩子认为,妈妈不需要,那我下次就不给了;或者下次给也只是为了得到你的夸奖,装装样子。

有些规矩如果不让孩子遵守,那他会觉得没必要。


所以,上菜时,要把好菜放在长辈面前;长辈没动筷子前,孩子不能动筷子;全家人没齐时也不能动筷子。

这件事情虽小,却让孩子知道,尊敬和孝顺长辈是必须要做的事。


3
孩子孝不孝顺,看他怎么吃饭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品,跟他吃顿饭就知道了。

如果一个孩子吃饭时喜欢挑来跳去,吃饭很大声,看到自己喜欢的菜,巴不得全放在自己碗里,碗里还有剩菜时,又去夹一筷子...

说明这样的孩子有失教养,还是个自私的人。

2021-01
15


我生孩子比较晚。

晚有晚的好处,就是“前人”太多了。

同学、朋友的孩子有几个刚上初中,前一段儿和我聊的都是:
孩子睡觉太晚了,晚上十一点作业都写不完!
还有后悔小学的时候太放羊、太轻松,上了初中大人孩子都不适应的。
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家小张现在三年级,三、四年级,是个坡。爬上去就上去了,滑下来就下来了!
我发现人就是这样,本来自己觉得日子还行哈,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过来人”和你一说,你这不行呀,你得抓紧呀,你就迷茫了。
比如上个周末,我就迷茫了一下。
周五晚上是姐妹群,妈妈群十分活跃的时候。
累了一个星期,在孩子们都睡了的11、2点,妇女们开始聊大天。
其中一个孩子上初中的妈妈非常抓狂,说都12点了,孩子也不睡觉,为一个学校的什么活动准备一个素材本。
平时功课已经很多了,还报名一些没用的活动,占用睡觉时间……

我虽然嘴上在宽慰,其实心里能理解这个抓狂的妈妈。
孩子的时间就那么多,学校的功课做完了,还有一些课外班。
一些看起来可做可不做的事儿,我们经常本着”为孩子好“的初衷,觉得反正“也没什么用”,就别做了。
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多睡会儿觉呢!

上周五晚上,我儿子也给我整了一出事儿。
他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表示不必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他说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观鸟比赛,要提交摄影作品,周日你要带我去观鸟。
我说行,咱家楼下就有鸟,你随时下去观。
他说不行,那些鸟没有什么特别,我要参加比赛的,我还要用爸爸那个专业的相机呢!
我心里嘀咕:这没必要吧,不是浪费时间吗?一来一回,大冷天的。
我说:

“弟弟周日幼儿园体验课,你周日要游泳训练,没时间呀。这样吧,让爸爸到楼下给你拍去,保证给你拍好!”

他急了:

“是我参赛,也不是他,再说了,他照相也不怎么样!我想照的特别棒。”

我又心生一计,一个住在加拿大的朋友前两天发了一个观鸟的小视频,还挺震撼的。


我马上去给她留言求照,救个场。
儿子更急了:

“你能不能别总干涉我!这是我想做的事儿,我不能总是做你让我干的事儿,那样多没意思呀。”

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突然觉得他长大了,9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坚持。

我总是在想让他做一些所谓有意义的事,可是他这个年龄就是想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儿。
可能我有点儿过于功利了。
和群里的妈妈聊到这件事。
一个妈妈说:任何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出去玩的事儿,你都应该支持。
她的儿子上高一,之前休学了一年,因为抑郁症。
她从小管孩子特别严格,要求也很高,可能方法也不是特别温和,导致一度和孩子关系特别紧张。
孩子生病之后,她特别痛苦,觉得是不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她说:
“我小时候,我妈更严格,为了让我练古筝,动不动还就动手。我都没逼我儿子弹琴……”

后来心理医生告诉她:过去的孩子其实压力也不小,老师和家长很多时候还不是那么讲究方式方法。课堂上被老师骂,回家被家长打都是常事儿。但是那会儿的孩子心相对大,为什么?

其实这和他们总有释放的出口有关。
被老师骂了,课间就出去疯跑了。被家长打了,接着就出门和小朋友玩了。
课间、课后、周末,放松和玩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孩子分解压力的受力面很大,压强没那么大,所以没那么容易被压垮。
而且更多的接触大自然,接触泥土,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特别有好处。
我在中科院上儿童心理学博士研修班时,老师也讲过,泥土里含有很多非常有益于人体的菌群,一些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方法就有玩泥巴。
群里妈妈的话让我想起了儿子和我说的他们一天在学校的安排和他二年级上学期我去参加过的一下午公开课。

(北京某小学课低年级课表,供参考)
以下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小学生,我儿子的一天,也是大多数小学生的一天。

早上6点40起床,吃早饭。

7:10出门上学。

一上午早读+四节课,中间有出操。到中午12点左右。

很多学校课间是不能下楼去玩的,因为出于安全的考虑。 
吃午饭。

午饭后很多学校也是不能下楼玩的,也是出于安全还有疫情的考虑。

一般小孩们会休息一会儿,然后会做口算、测单词,或者读课文。 

下午两节课。

三点半放学。 
全天佩戴口罩。

整整一天,除了体育课和做操,孩子是几乎没有机会下楼的。

而体育课和上操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撒欢的那种玩。 

放了学,我们一般又说有好习惯的孩子,是到家就写作业。

写完作业,冬天的天已经黑了,很冷了,或者该吃饭了。

即便让我重返青春,返老还童,但是以重新上小学、中学为代价,我也一定会毫无犹豫的说:
不!绝不!
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如果我们再对他们喜欢的事儿说:不,没什么用。
是不是太残忍了?
如果有可能,真希望有纪录片导演拍一部片子《北京小学生的一天》。
我们上班可以随时站起来上个厕所喝个水,中午吃个饭一聊聊到两点。
下午觉得困了,可以划个水、走个神。 
而小学生们,这些都不行。 
挺累的,上一天学,上一周课,真的挺累的。 
更别说,有时候晚上我们还会安排一些线上或者线下课。
有人可能会说,哎呦,你平时管孩子也是鸡飞狗跳的,还经常让我们积娃(积极养娃),别放松,怎么今天这个调调了。 
其实这不矛盾。
弦松了不行,弹曲子会走调,但是如果太紧绷,也会断。
马上要期末了,我说让孩子每天一下课就亲近大自然,周末也一直在外头玩,不现实。
毕竟他们有一些量化指标要完成。
但是我希望孩子们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可以有更多的释放出口。
一周的安排再紧,能不能周末的课程只安排一天,而另一天孩子是完全自由的,什么课都不安排,就是玩?
想玩什么玩什么,最好可以带着孩子出门去,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这样不光是对视力好,主要是对心理健康好。
眼睛再好,心被蒙住了也没用。



上周日的早上,我们一家四口顶着呜嗷的北风去天坛公园了。
因为太冷,公园里没有什么人。
我们看了小松鼠,观了鸟,让九岁的儿子站在他三岁时曾经站过的地方拍了照片。

下午回到家,儿子主动说,他想试着读读哈利波特的英文版,因为今天心情特好。
虽然他尝试的过程只是拿起来又放下了,我依然觉得倍儿开心。
这两天,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徐凯文主任的一个演讲被大家转发。
其中的内容还是挺发人深省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是标准化工厂的一个零件。
如果孩子已经不是为了改变命运而读书,那么他们的自驱力从何而来。
我们除了一味地让他们做所谓有用的事,更应该帮助他们找到“为什么要读书”的答案。
这和别人家孩子上什么课、读什么书、考什么试无关。
和让他们有机会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想去“浪费”时间的事有关。
教育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更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也许过于沉迷于鸡娃,而忘了身心健康和帮他们找到学习的意义,才能让他们跑得更长更久更远。

2021-01
07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和满足,更不是迁就


近年来,青少年轻生事件屡见不鲜,且有低龄化趋势。和父母争执、被老师训斥、成绩不理想、犯错怕遭责骂......甚至是“爸爸不让看电视”“老师没收手机”这样不能称之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鲜活生命凋谢的缘由。

感叹生命教育缺位之时,也必须看到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的孩子亟待补上挫折教育课。

01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

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上四年级时竞选班长落选,内心接受不了,干脆不去学校,甚至绝食,后来休学一年,接受心理治疗。

我们拼命催促着孩子跑,教孩子怎么成功,却从不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

于是,他们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到处发脾气;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萎靡不振;听到一两句负面评价,便感觉失去了自我价值感。

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02
什么时候开始逆商培养?

很多大人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老师敢硬管?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

让孩子体验挫折感,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但他没有其他反抗能力,于是学会了什么叫“无能为力”、接受、服从、遵守。

他会慢慢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爱他但绝对不是处处都以他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会被拒绝的。

真正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任性到克制的过程。

否则,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除了哭闹、气噎、打滚,还有威胁父母的选项:离家出走、服毒、跳楼。

所以,3岁后,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说“不”的艺术。


03

如何提高逆商:适当地让孩子“受点气”


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有的父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积木倒了,就大哭;


游戏输了,就发脾气:“我再也不玩了!


下棋时,大人不能赢,赢了就生气;


……


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时,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


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鼓励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劳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


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


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认同、疏解孩子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评了几句?又不会怎样。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父母充足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

最后,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

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04
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

目前的教育环境与10年前,20年前已经大不同。以前每个家庭有3.4个孩子,家长不会去特别照顾某个孩子的情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家N口人,都围绕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

我们在强调给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避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

这里有16个小技巧,送给老师和家长!

1.先听听孩子的解释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2.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是别人,该说些什么”

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进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4.批评孩子注意场合 家长批评最好单独进行,不应在公开场合,如公共场合、当着亲友和朋友的面。

5.批评时别翻旧账 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与你对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6.批评时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夺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7.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 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8.批评要尽量简短 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觉尽快结束。

9.语音语调不能高 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倾听你的话。

10.学会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11.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 父母用他人类似的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孩子犯错误受批评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觉你们依然爱他。

13.父母应“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错误,而是如何寻求庇护。

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15.增加身体接触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2020-12
24

99%的孩子是需要家长教育的!什么事动不动就“我回家问问孩子喜欢不,上不上、学不学都‘尊重’孩子的意见”!那孩子要是不喜欢,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学了?那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1

苗苗快七岁了,特别喜欢毛笔,经常自己拿着毛笔蘸着墨乱写乱画,虽然自己写的字歪歪扭扭的,但也没有打压他的热情。看到他这么痴迷,我就和他的同学妈妈一起给他们报了个书法兴趣班。一开始,他特别喜欢上课,可是上了一个月后,他开始变得不耐烦,不想去上课了,甚至不想写字。

对于孩子的这种反应,我早有预料,于是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坚定地告诉他:“今天必须得上!既然报了名,就要坚持下去,妈妈会陪着你的。”


“不去,我就不去!”他继续闹,然后感叹了一句:“大人真幸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孩真不幸福,什么都要听大人的!”


我告诉他:“很多事情你们小孩还不懂,不能做决定,就得听大人的!”


也许有人不赞同我的做法,孩子不想学就别学了,干嘛非得强迫他,现在不是都再讲要“尊重孩子”吗?要和孩子做朋友吗?但我渐渐发现,父母绝不可能与孩子成为朋友,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时甚至要逼她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

2

教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也没有一种能力,仅仅是天赋使然。


孩子所有的成就,都是父母细心观察、精心栽培、用心引导的结果。


因《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上的出色表现而再度火了的董卿,让观众对她的文学功底和修养赞不绝口。


对这些表现,董卿却说自己得益于爸爸从小的教育:不许她多照镜子、不能穿新衣服,每天抄诵成语古诗,每天晨跑一千米,15岁开始打杂工,在家承担家务。


爸爸的严厉和无情,曾让董卿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很多事情都是董卿不喜欢也不愿意去做的,但在父亲的逼迫下,这些她都坚持了下来。


很多年过去,曾经做过的事,读过的书,背过的诗,都内化为她的气质,让她在今天的央视舞台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于是,当孩子对舞蹈、书法、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二话不说先报了班,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想要放弃时,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说是听孩子的,给他自由。殊不知这是家长在“偷懒”,打着“爱孩子”的幌子。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4

蔡康永先生说过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他说: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走在前面,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告诉孩子,如果在人生的早期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之后必然会后悔。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对他说一声:“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

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说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在孩子想要放弃时,发挥父母的“威严”管教一下,对孩子要求严一点,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逼”孩子一把。如果父母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是父母做的不妥;如果父母逼孩子做他已经选择的,那就是父母的责任了,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无论什么事坚持才会有效果,有效果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坚持,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今天不吃苦将来会吃苦;今天不努力会努力一辈子。


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

2020-12
13



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会成为一道难愈的伤疤。


1


「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这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的质问。


▲图片来源:综艺《少年说》


《少年说》中,高一女孩走上勇气台,请求妈妈能够「关起门来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点就炸。


▲图片来源:综艺《少年说》


但是妈妈却对女儿的问题不予理会,反而质问起女儿。在妈妈的话语里,女儿的面子始终不及维护自己的威信重要。


节目的最后,母女俩虽然在台下挽手和好,似乎总隔着一颗心的距离。


▲图片来源:综艺《少年说》


我们都很看重并维护自己的面子,却不曾想过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大庭广众之下,或是义正辞言地教训,或是揭短嘲笑,父母的话就像利刃,扎进了孩子的心里。


尊严被压制在父母的面子之下,是多少孩子一生不堪的回忆。


2


宋丹丹曾经带着儿子巴图一起上综艺节目。


宋丹丹在节目里状似随意地当着全国观众面,说她生了一个废物。


那个“废物”就是在镜头前一脸尴尬的巴图。


在节目里宋丹丹是幽默、活泼,是她一贯的谐星形象,可是面对儿子巴图时又恢复了母亲本态。


节目里,他们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其中一位年轻人大华早早起来做早饭,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和赞赏。


宋丹丹看到了却是立刻转身吐槽自己家儿子:怎么这么笨呢,我生了一个废物,但是废物也得利用......


一顿挖苦,让巴图面露尴尬,其乐融融的节目氛围也因为宋丹丹不停对巴图的揭短,显得有些冷场......


1个多小时的节目,有半个多小时是她当众吐槽儿子:「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我都想换儿子了。」



巴图脚趾发炎,亲妈却说:「是你啃的吧」,还让儿子给大伙表演啃脚;


巴图主动要求搭鸡窝,她哈哈大笑:「要是能搭好,我还真不是他妈。」


......


整个节目里,巴图一脸挫败,好像自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旁人也尴尬不已。



被当众揭短、被言语抨击、被跟别人比较,是我们童年梦魇般的回忆。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曾经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


我特别羡慕自信的孩子,因为他们就算是错,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


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总是怕我真的错了。


面子即是孩子的自尊,父母不给孩子留面子,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内心缺乏力量。



3


当孩子的行为有损你的颜面时,我们可以怎样做?


  • 单独教育


无论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要在外人面前落孩子面子,包括孩子的兄弟姐妹面前。


经常被父母在人前打击的孩子很难有自信,而被摧毁的信心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 给孩子台阶


孩子的身体小小,但他们的灵魂和性格并不小。


有时候,孩子的执拗与反叛,不是他们不懂道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台阶下。


所以,不妨给他们台阶,他们自然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七步,其中之一就是让孩子当众出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事实上,要面子的孩子,才更明事理、知对错,追求上进。


身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认同与肯定,会让他们将「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面子,转化为「自爱、自尊、自重」的里子,一路披荆斩棘,迎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