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2022-02
23

境界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但归根则要溯源到佛教,因为佛陀修行必须达到一个超越尘世的极致的境界。清代鸿儒王国维创立了“境界说”,他曾经精辟地说道:“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他把境界提升到“本”的高度,从而阐明了境界的极端重要性。他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柳永诗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诗句);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诗句)”。其中,“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应当是点睛之笔,是学者们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营造一种超然的境界,从事教育工作也必须要有一种极致的境界。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教育文学家、教育评论家傅东缨的《教育大境界》,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时隔7年,2014年11月,《教育大境界》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了修订版,作者以大境界为主线,从高师到家庭教育,从星汉灿烂到未来教育,都有精辟的论述。我又一次浏览了这本书的重点章节,虽然曾经写过一篇感言,但似乎意犹未尽,故再抒发我的一些阅读心得,并借以向广大读者推荐。


教育中最没有人怀疑的教条是,教育就等于学校,要接受教育就必须按部就班地逐级进入到学校读书。那么,我不禁要问:在学校出现以前,人类的文化知识是怎样传承的呢?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比中国孔孟更早的古希腊以泰勒斯为首的七贤,都是怎样成才的呢?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著名发明家、科学家、作家等,他们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育,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看待教育,破除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克服教育的保守性、公式化、标准化、功利化和形式化,树立教育的大境界、宏伟的教育观。


什么是教育的大境界?我认为,教育大境界就是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功利的境界。这使我想起了哈佛大学第28任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她在就职典礼上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主要对现在负责。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这就是大境界,哈佛大学高就高在这里,中国很少有大学具备如此境界,也没有一个校长能够发出这样掷地有声的宏论,所以我们缺少大师,也没有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近现代也没有出现过国际公认的科学学派。


说到底,教育大境界就是面向未来,一所大学惟有培养出仰望天空的人,而不是眼睛盯着脚尖下的蝇头小利的人,那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式的人物,惟有他们树立大境界,大学才会有杰出的人才,才会有传承千年、百年的学问诞生。


除了校长以外,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主人,他们也必须树立大境界的理念。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解放自己,然后才能解放学生。法国一个教育家预言:“21世纪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是让教师闭上他们的嘴。”这就是说,讲说章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过时了,大学教师必须转变其职能。自学成才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果教师们真的都闭上了嘴,那他们都干什么呢?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教师的大境界,我认为是“启”,也就是启蒙、启迪和启发,这是教师最神圣的职责,而不再是满堂灌输知识。教师怎样进行启迪呢?他们以智慧启迪学生们的心灵、智慧和想象力,这些才是决定学生们未来成功与否最关键的素质。


那么,学生学习的大境界又是什么呢?我也想用一个字来概括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个字就是“悟”。古人曰:学必悟,悟而生慧。智慧与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属性。其实,大学生学习的优劣不在于分数和学历之高低,而在于悟性之有无。一个人即使有高学历和高学位,如果没有悟性,那是绝对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的;反之,一个人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如果有悟性,那么他们也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这类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我国教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分数万岁”“学历至上”,相当多的人心态被虚荣心所扭曲。教育的本质是启蒙和解放,我们必须把广大青少年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温《教育大境界》有感,借以呼吁我国教育界同仁们,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笼,树立教育大境界的胸怀,只有大境界才能提升教育的高度。可以肯定地说,有什么样的教育高度,就会有与这样高度相当的人才。


大师在高处,传承百年、千年的学问在高处。惟有以教育大境界的理念办教育,才能把教育提升到高处,方可能收获杰出的人才和传世经典的成果,也才能有智慧应对当今危机四伏的世界形势。

2022-01
12


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一种你的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


........................................


孩子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


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

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你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开花”。孩子是你的投射银幕。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心”一直健康,“心”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是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肯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


恐惧导致掌控。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掌控者是头脑,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水一样流动,很难被掌控。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小孩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孩,真是这样吗?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真的很难教育吗?问一问你自己。

如何才能让一个小孩天然成长?当你成为一个完全无惧的家长时。

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他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呢?那就是让他按照天性成长。

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会担心,放任小马,它以后会怎样,它长大会如何。你怎么敢对你的小孩撒手?你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不是像老天一样大胆的人,他的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


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

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

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小孩最好吗?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你的小孩,那简直是挟持,你在挟持他的生命自由。

在那无明中,以爱或对他好的名义,你对你的小孩做过多少蠢事你知道吗?当一个人在无明中时,你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你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惩罚你的小孩,你用责备自己的方式责备他。当你还是一个有许多问题的家长时,你怎能教育出一个和你不一样的小孩?


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不希望他成为的那部分——成为你内心中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只有你管他越少,他才会越来越不像你,越来越发展出你生命中所没有的新的部分。

你确定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你的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是上帝吗?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看,那天底下的众生——老虎、狮子、蚂蚁、蜜蜂,哪一个不是它们自己在成长,上帝可没有操控它们的人生道路哦。


要求、期望、负责,

并不意味着爱

我们衡量自己对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会看对他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那程度有多深。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这是一个错误。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当我们对另一个个体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教育是为了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的幻觉基础上。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

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

心存恐惧的家长,

在无意识中把孩子当成了自我安全感的“人质”

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不安全;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瞧,家长们在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

当一个小孩是家庭中的“人质”时,你猜,这个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小孩变成了家庭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来检点一下你自己。盘查你内心的恐惧,是你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开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治疗,它治疗的正是人类之心的恐惧和愚痴。来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教育。

真正的爱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真的吗?当一个人内心还存有恐惧时,他对另一个人的爱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给他,也不是他要什么你都能满足或给予。真正的爱和此无关。

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本性的能量。你不期待他,不要求他和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试图改造或修正他。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无论如何你都爱他,怎么样你都爱他,你的爱甚至和他无关。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爱像老天对万有的态度一样,给予你但对你没有要求、没有期待,他对你无为。


如果把这个称为真爱的标准,那么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爱,那是不是真正的爱?

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你与自己关系

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我们非常强调亲子关系,但存在一个所谓的亲子关系吗?

其实,整个生命存在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你与他人的关系。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你与自己关系的投射。你与你念头的关系是你与整个世界关系的母体。你所有外在的关系,都是这一关系的投射。因此,严格地说,像不存在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也不存在一个亲子关系;因为对一个具体的你来讲,不存在一个外在的小孩,只存在一个内在的小孩。你对你内在小孩的态度,就是你与你外在小孩的关系。

如果你与你的小孩关系混乱了,如何处理好你与他的关系?处理好你和你信念的关系即可。请深入你自己的内部,理解你真正的想法,这才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根本要点呢。

教育孩子,就是自省

我们对人生问题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就结束了。如果我发现世界是有问题的,那一定是我还有问题。当我不能百分之百地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一个结果。

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一种你的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

借着你有一个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图片


2022-01
04

为什么同一间教室、同一位教师、同一种教学方式、同一项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一样?这是许多教师的疑问。原因或许很多,但学生学习风格的不同——有听觉型、视觉型、读写型、动觉型等——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传统教学往往忽略这些差异,教师在班级授课时多是面向“全体”,没有兼顾不同层级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喜欢的学习风格调整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就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多层次、多维度、多途径地开展学习活动。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呢?

其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中使个体学习风格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参与程度,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和机会;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及学习难点出发,将适合的支架与学习内容相结合,适度减缓学习过程的坡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因材施教。自主成长是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充分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个过程,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发现并运用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究。

其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在生生间形成学习风格的优势互补。合作学习有利于将输入型学习和输出型学习相结合,学习效果较为理想。输入型学习体现的是自身学习风格的单一优势,而输出型学习(如生教生)则有利于学习风格的优势互补。同时,合作学习拓宽了学习途径,提供了向同伴展示、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平衡自身的学习风格。

其三,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使个体学习风格的优势得到升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交流的侧重点往往不同:视觉型学习者可以交流直观感受,听觉型学习者可以向大家诵读,读写型学习者可以展示自己的感悟、体会,等等。这样的输出是深度交流,能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展示各自的闪光点,在交流中提升学习效果。

其四,给予学生充分尊重,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成长经历。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探索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及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因材施教的策略,真正落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充分预设,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开放包容的“大问题”,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动态生成中适当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内容;要依据不同的学习风格科学布置共性作业与个性作业,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均能获得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提升。

教育的初心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找准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都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发展。

2021-12
24

儿童权利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为什么说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父母怎么做才是尊重儿童权利,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近期的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公开课中,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漠视儿童权利反映了父母自身教育素质的缺陷。两位专家呼吁,父母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01
错误的儿童观,导致家庭教育问题丛生


教育家陈鹤琴曾经指出,中国父母有三种错误的儿童观,一是把孩子当作一个小人,是成人的雏形,二是当作父母的财产,三是认为孩子总是错的,父母总是对的。关颖以社会学视角研究家庭教育30多年,尤其对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权利有深入研究。她认为陈鹤琴多年前谈到的儿童观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家庭教育中的很多误区,症结就是父母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和漠视。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96个国家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在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是有关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之一。1990年8月,中国在联合国签署该公约;1991年12月,全国人大批准加入该公约;1992年4月《儿童权利公约》在中国生效。儿童权利包括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也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中心内容。但关颖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说明:“有些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实际上是用‘亲子一体化’的错误观念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权。”


谈到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包办代替现象,孙云晓认为这是对孩子发展权的漠视和剥夺。“例如绝大部分孩子在1岁以后、最晚2岁就可以自己吃饭了,但很多家长还要坚持给孩子喂饭,甚至到五六岁了还非要在后面追着喂,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也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因为相当于在告诉他‘你不行’‘你什么都做不好’……”


关颖指出有的父母总是试图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要么拔苗助长,要么把孩子变成实现自身愿望的工具,给幼小的孩子造成很多身心伤害,也是对孩子正常的发展权利的漠视。孙云晓还分享了陈鹤琴的另一个观点,即凡是儿童能做到的事情,大人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给了孩子一个发展空间。


谈到一些发生极端事件或者亲子悲剧的家庭,孙云晓说:“为什么有的父母很有责任心,投入也很多,但是却带来不好的结果?可能父母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不尊重和不理解孩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获得幸福和自由,获得和谐的发展,不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就不可能成人,更谈不上成才。”


两位专家都认为现在不少父母过于注重学业而忽视孩子的睡眠、运动和娱乐,甚至剥夺他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都是漠视儿童权利的表现,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与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学习好是必要的,但是有智慧的父母不会只让孩子埋头死学,会通过一些方法让孩子两不耽误。”孙云晓举例说,一位妈妈有两个上小学的儿子,每天接他们放学后先不回家,而是先到家附近的公园里让他们俩疯玩一小时,孩子们开心地释放能量之后,回到家洗个澡再开始写作业,动静结合反而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02
学会理解和倾听,勿再以爱之名伤害孩子


不少父母都喜欢吐槽孩子总喜欢跟自己对着干,总惹自己生气,关颖刚出的一本以儿童权利为主题的新书,名字却叫《别跟孩子对着干》,她说:“很多时候是父母违背孩子的意愿在先,因为对孩子的支配欲和控制欲,总喜欢让孩子什么事都听自己的,实际上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跟孩子对着干’。”她认为不少父母的初心的确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因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和理解,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


有的孩子小时候活泼爱笑,但上学以后就逐渐变得“没表情”,尤其到了青春期,学习很少有内驱动力。对此,孙云晓认为,很多在父母看来不喜欢的表现,经常是儿童特点和个性的表现,要多给予尊重和理解。“比如叛逆,是孩子在表达想自己做主的意愿,父母要看到孩子叛逆当中体现出来的珍贵品质,先学会倾听,听听孩子的心声和道理。”


关颖也认为,倾听并让孩子做出选择,是尊重孩子参与权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什么有的孩子‘没表情’,不爱跟父母说话,是因为他自身的意愿没有机会表达,什么都由父母做主,久而久之就不想和父母交流了”。


有的父母可能会质疑,那孩子做危险的事情也不能管吗?孙云晓说,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者,父母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当然有干预的权力,但一定要讲方法,教育的前提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儿童权利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儿童利益最大化,怎么做对孩子最有利就怎么做”。


关颖认为,干预孩子的不当或危险行为,恰恰是对孩子生存权的尊重和保护。在孩子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是需要受到成人社会保护的,包括安全、生活、交友等各个方面。


她特别提醒父母要注意,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作缺点,“有的事情并不是孩子故意犯错或故意跟大人对着干,只是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而不小心犯的错,父母就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训斥甚至责打”。


关颖说:“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比如小孩子看到天气冷了,以为家里的小金鱼也会觉得冷,于是把开水倒进鱼缸里给鱼加温,结果鱼全死了,家长认为孩子在搞破坏,一顿乱揍。其实,孩子这样做只是因为缺乏常识,并不是故意要惹父母生气。


孙云晓很认同这一点,他强调做父母要有智慧,“当孩子做了一件你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批评,可以给孩子一个陈述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了解孩子的机会,对孩子合理的地方进行肯定,做得不对的地方再帮助他吸取教训”。


03
尊重儿童权利,“悟道”比“谋术”更重要


可以说,儿童权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儿童的地方就有儿童权利,但公民的知晓率却很低。中国儿童中心2014年做的调查显示,有75%的家长没有听说过儿童权利。关颖还遗憾地指出,媒体人和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权利的知晓率也不高。


她举例说,一些媒体举行的孝心少年评选活动中,不少孩子是因为父母没有负起监护的责任和义务而被迫担起生活的重担。“这些活动的本意是为表扬孩子的孝心和美德,但在舆论引导上容易忽略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对父母的监护责任早就有相关规定,但在很多人头脑里还没有这个概念。全民普法不到位,一些媒体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为了博人眼球,没有考虑到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孙云晓认为,对儿童权利的尊重还体现在创建儿童友好环境,但现实生活中对儿童不友好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购买成人车票的身高标准,就需要根据现在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来灵活调整,而不应是一个僵化的标准。


“要相信儿童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孙云晓呼吁家庭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家校协同育人中儿童参与的问题,“真正的儿童参与应该是,一切与儿童有关的事情都要听取儿童的合理意见,可惜我参与了很多家校合作或家庭教育会议,几乎听不到儿童的声音”。


两位嘉宾都认为,家校合作的目的不应该是老师和家长联手来对付孩子,而是家庭与学校既协同合作又各司其职,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成长环境。


关颖最后强调说,儿童权利与生俱来,不是成年人给予的,也不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只有真正把孩子当作一个权利主体来看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才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她认为,要真正做到尊重儿童权利,“悟道”比“谋术”更重要。“悟道是做正确的事,谋术是正确地做事。不少父母都喜欢从‘术’的层面去寻求家庭教育的方法,但如果没有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之‘道’,就可能事与愿违,努力越多,离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育人目标越远。”



2021-12
15

前段时间和闺蜜聊天的时候,她说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家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古诗词,当时小区其他孩子都在外面玩耍,可是她看着有一部分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就会背诗词,所以也就要求自家孩子背。


孩子还不到三岁的时候,朋友就急匆匆地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希望孩子能够和其他孩子一起成长,在朋友看来,这也算得上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现在孩子六岁了,读小学一年级,刚开始成绩很不错,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五,但是孩子的业余时间很少,全被兴趣班占满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朋友听说了同班的很多同学都报了各类的兴趣班,她也就给孩子也报几个兴趣班,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顾此失彼,兴趣班没有多大的效果,成绩反倒下降了。


朋友说,自己也不想让孩子这么累,孩子上这么多辅导班、兴趣班,自己的经济压力也很大,但是看到周边年纪相仿的孩子,都是如此,自己没有办法不焦虑。


毕竟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万一现在不让孩子学,落后了,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

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脚踏实地的做事,但是在培养孩子之时却选择了快节奏。


但这种节奏不是所有人都跟得上的,尤其是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儿童教育本身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快乐和成长。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心急,要“慢工出细活”。


培养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放慢脚步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


01

为人父母是一种修炼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快4岁的嗯哼大王还没有上幼儿园,只因为霍思燕看过一本书,说晚上一年幼儿园对孩子好。


霍思燕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来到人世间怎么能跟别人同样的要求他?作为母亲,我时刻告诉自己,要很认真很细心的来观察自己的孩子,他想要什么?他缺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首先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最重要的。其它孩子很快就学会吃饭了,但有的孩子就是发育的慢,拿不动筷子和勺子,要允许自己的孩子的脚步比别人慢。不要太着急。”



所以,教育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性,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精细化教育,让教育真正地慢下来。


大部分孩子的"想象力"都是被父母磨灭的。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对于现在的生活,兴趣正浓厚,而教育者偏要用预言将来的教育方法,实在是一件最不合自然、最反乎常理的事。”


当我们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对这个世界自发的好奇心就无处存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无法得到释放,最终孩子可能成为了我们想要的模样,但却唯独失去了自己。


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空心病”,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有一天,儿子安德烈跟她说:“妈妈,你得接受我以后会是一个很平庸的人,不像你和爸爸一样拥有博士学位,做很平常的工作,挣的钱也不多,不会受太多人尊重。”


于是,龙应台跟儿子分享了提摩的故事。


提摩从小喜欢画画,但在讲究竞争和排名的教育体系里,画画并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儿。于是,提摩一会儿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做锁匠,一会儿做木工。这么不专心,毕业就找不到工作。


当年他失业时只有18岁,今天他41岁了,仍然失业,仍然只能和他母亲住在一起,没有结婚生子。


最后,龙应台告诉儿子:“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唯恐他们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唯恐因为自己的关注不够而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但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美其名曰为孩子好的教育只会让孩子身心疲惫。孩子有属于自己选择的权利,爱是自由,而非绑架。

当我们给予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事事顺从孩子的意愿。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规则和自由只有搭配好了,才更利于成长。


孩子人生的前十年,是天赋开发的黄金期,也是心智模糊期,这时候父母多逼一把,他长大后会多感激你。


在《歌手》中,刘欢的妻女来到现场为他加油打气。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欢有些遗憾地说:“我有些后悔小时候没强迫女儿学琴,因为她的音乐感悟力特别好,有时候还会给我们挑刺。但我和太太以前坚持‘快乐教育’,不想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现在觉得有点后悔,她真的感悟力特别好,记忆力也特别好......”


与之相反的是刘宪华。小时候的他并不是特别喜爱拉小提琴,直到十一二岁时,他都不理解为什么父母逼着他学琴。后来,他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之后,他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回想这段经历,刘宪华只有对父母深深的感谢。因为他们的坚持,让一个孩子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幼儿的发展需要成人因势利导,有时等一等,有时推一推,有时冷静地观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而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不可能一下子长大成人,就像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能有快速通道。


孩子就像一颗发芽的种子,需要父母细心培养,只有精心呵护,耐心等待,孩子最终才能成长参天大树。

2021-12
01

上周六,朋友小敏心急如焚地问我:

最近儿子一直在闹情绪,我真的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

在小敏眼里,儿子浑身都是问题: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错,是猪脑子吗?”


“扫个地也不会,我不是教过你很多遍吗?”


“老师说几句你就哭,可真没出息……”

从小到大,小敏几乎没有夸奖过儿子一次,即便是儿子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
你怎么不拿一等奖呢?
这一回,孩子终于受不了了,和小敏大吵一架,离家出走了,后来好不容易才在亲戚家找到。

回到家的孩子一直不和小敏说话,到现在还在冷战,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我不禁心头一颤,确实有很多像小敏这样的父母:
孩子犯错时,只有皮带与巴掌;
孩子优秀时,没有鲜花与掌声。
难道我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当然爱!
但很多时候,我们出于本能的唠叨和否定,不仅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还会让亲子关系恶化。
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否定,不是挖苦,而是表扬和肯定。


没被夸过的孩子

心里永远有道疤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说过: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著名导演姜文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他无奈地回答说:自己和母亲相处不好。

从小姜文就一直努力讨好母亲,希望得到她的认可。
姜文考上中戏后,拿着通知书回家想把好消息分享给母亲。
没想到,母亲只是冷漠地瞟了一眼,然后把通知书往桌子上一丢,说:

“你的一盆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只好去洗衣服……


后来母亲明确表示,讨厌看他演的戏,喜欢看王志文演的戏。
直到2018年母亲去世,他也没有等到母亲的一句肯定。
在回忆母亲的时候,姜文眼里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茫然和落寞,狂野外表下的内心,柔软脆弱,却假装坚强。
正如他在访谈最后说的:

像我这样,被妈妈打击大的孩子,长大以后,不是更强了,而是更硬了。


我们觉得姜文很有才华,在影视界有着非凡的成就,这样的人肯定是自信的,幸福的。
但姜文诉说的这些回忆,不禁让人感到意外且心疼他。
‍‍‍‍‍‍‍‍‍‍‍‍‍‍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卑的阴影下。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别用“否定孩子”的方式,把孩子越推越远。


好孩子
都是肯定出来的
闺蜜文婷讲述过她和两个儿子的一件事——
一次,她带两个儿子去楼下的公园打羽毛球。
弟弟胡乱挥舞着手里的羽毛球拍,但玩得过于开心,有些忘乎所以。
结果“啪”地一下打在了哥哥的嘴角上,牙齿瞬间就把嘴硌破了,血从嘴唇渗了出来!


文婷气得眼冒金星,急忙跑到哥哥身边,蹲下来仔细观察伤口,发现也不是很厉害,便搂着哥哥说好话。
接着怒视着弟弟,一个箭步冲过去就要动手——
此时,她突然想到“341肯定法”,把抬起的手收住,说:

“我知道你是不小心伤到哥哥的,放心吧妈妈不打你,妈妈是爱你的。”

弟弟撇着嘴,眼里噙着泪花,把头扭到了另一边。


紧接着文婷轻轻地对弟弟说:“你看哥哥都疼哭了,是不是应该给哥哥道个歉呀?”
弟弟低着头,紧紧攥着自己的小拳头,小声抽泣着。
文婷又摸着哥哥的头说:
“你嘴唇流血了,很痛对不对,但弟弟也不是故意的。”

“前几天你不小心把热水溅到爸爸身上,那个时候你很难过对不对?

现在弟弟把你弄伤了,你看弟弟也难过地哭了。”
哥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轻轻地走到弟弟身边,安慰他说:

“弟弟不哭,弟弟不哭,你看,哥哥现在没有流血了。”

弟弟再也忍不住了,「哇」地一下放声大哭,含糊不清地说:
“哥...哥哥,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故意的。”


文婷看到兄弟俩和好如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当父母开始在乎孩子的感受,认识到肯定的力量后,孩子的身心发育就会更健康,亲子关系就会更融洽。


让爱,流动起来
文婷很欣慰,非常感谢“341肯定法”:
自己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责备孩子,揪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
而是灵活运用正确的方法,肯定了各自的情绪和动机;
最后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还保护了兄弟俩的自尊,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文婷和两个儿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每次拿快递或购物,小哥俩总是争着帮自己拿东西。



2021-11
24
有多少家长说过这句话,“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尤其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不少家长如释重负,感叹自己终于可以解放了,终于可以实现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万事不操心了。
但老师不是万能的,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老师代替不了。
对此,9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文章《“双减”政策落地,有担当的家长这样做!》其中严肃提到:
双减,不减责任!
双减,不减质量!

双减,不减成长!


随后,共青团中央也专门发文响应:“一个对孩子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必须真正参与到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事业中。”
的确,“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是为了减轻家长的教育负担,但绝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无论教育减负怎么减,学校教育都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家长永远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老师,他能给孩子丰富的知识,但是给不了良好的品行;能给孩子解题的方法,但给不了优秀的习惯;能给孩子考试的技巧,但给不了生活的幸福……
一个孩子的成才,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发力,教育也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长放手不管,耽误的其实是孩子。

教书的是老师

但好成绩的背后也离不开家长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孩子的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教育部有一个研究表明:

影响学生成绩的第一个因素,是学生本人和家庭,称之为个体差异,占到 60% 到 65% 的份额,这是左右分数最大的因素。


而学校影响孩子的成绩只占 10% 到 15% 。

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之间却有那么大的差异?
我们必须承认,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造成了这种差异。
你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别的家长培养;你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别的家长重视;你不督促孩子自律,别的家长督促,所以你的孩子也就和别的孩子拉开了距离。
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而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家长的费尽心思。

朱永新曾说: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而孩子总是看着父母的样子,模仿着父母的行为长大的,我们总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习惯往往来自于父母,孩子习惯养成的第一环境是在家庭。
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对 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都会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上。
所以,要想孩子养成好习惯,不是靠老师,而是靠父母自己。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习惯,那就先成为那样的人。
其次,要有意识的规范孩子的行为,从小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

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而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有研究显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重要的阅读榜样,孩子阅读态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阅读态度。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阅读贫乏期不自知,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这种阅读意识需要父母营造。
被书香滋养出来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太差,我们不能指望孩子的阅读都由老师来督促,需要父母躬身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



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沉迷于手机不可自拔,即便国家和平台限制了游戏时间,也不能减轻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但父母在抱怨的时候,却忘记了,孩子沉迷手机,其实父母自己才是罪魁祸首。
有媒体曾经调查了200个小学生的家庭,结果显示:

45%的父母玩手机的时间,多于陪伴孩子的时间;


而在和孩子共处时玩手机的父母,更是多达48%,将近过半。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孩子沉迷手机的背后,自己不受诱惑是一方面,父母自己的不良示范,错误的教育方法,以及对孩子的忽视才是根源。
当孩子沉迷手机,那我们做父母一定要反思,因为,父母才是孩子与手机之间那堵墙。


父母陪伴不到位

孩子在学校就容易失控
有位校长在讲座中说到:

“你看学校里面,孩子的成绩单发出来,从后往前看,成绩最差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伴最少的。”

父母没在孩子最关键时刻陪伴和引导,孩子的路就有可能会走偏,会走错,变得叛逆难管,在学校里可能容易出现很多破坏学校规则的行为。
父母的陪伴决定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孩子的遭遇。
可以说,孩子在学校遭遇的处境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父母陪伴不到位的孩子,在学校会过得很辛苦。
父母只有陪伴孩子的成长,监督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的成长,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需要,解决孩子的需要。
  • 写在最后:

做合格的父母很难,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需要不断在孩子的错误中反省自己,需要狠得下心给孩子立规矩、养习惯。
好的教育,永远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它无关时代、无关贫富、无关政策。
但是却很值得,看着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看着孩子慢慢长成一个优秀的,不为过去虚度光阴而悔恨的大人,是父母最大的骄傲和满足。
育儿是条河,有风起云涌,也有暗礁重重。
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为难,但是每一步又都包含喜悦。

2021-10
2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教育最忌讳的
就是父母怕麻烦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唯一的依靠,这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

等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教育就变得困难了。”
确实,现在的父母都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实在是力不从心。

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撤回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

孩子的成长没有回航,每一位父母都要珍惜孩子的成长时刻,哪怕担子再重,也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席,更不能怕麻烦。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都有迹可循,都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陪伴换来的。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老爷子说过:“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大多都很麻烦啊!”

教育亦是如此,父母甚至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才能真正的有所得。

想要孩子变得优秀,父母真的不能图省事。




指望孩子自觉

是最无力的教育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星和小雨控诉妈妈小时候没有给他们培养出特长,否则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作家、音乐家。

刘星妈妈委屈地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立即怼道: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也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得我学......”

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明知孩子这样不对,为人父母却舍不得管,又如何能指望孩子成才呢?

有专家表明,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岁,才真正具备自觉性。

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更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为人父母的少不得要多监督、多引导。



有远见的父母

对孩子都带点绝情

央视主持人董卿曾坦诚地说,自己今天的所有成就,都要感谢父亲的严苛。

她说:

“是父亲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挺强大的孩子。因为进入社会后,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打击,你都需要坚强去面对。


所以现在,我发现很多事情我还挺能咬着牙去坚持下来。”

小时候,父亲就每天督促她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上了中学,父亲就每天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甚至天还没亮,父亲就把她从睡梦中揪起来,让她到家门口的中学跑一千米。

董卿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如今却无比地感谢父亲。

正是父亲一直以来的逼迫和督促,才让她学会了坚持,成就了台上现如今熠熠发光的自己。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对孩子都没有“仁慈”的,甚至还有点绝情。

但正是因为父母的狠心,孩子才能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当然,我们并不推崇一味地对孩子严厉,只是在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需要家长为之引导,这份引导有时候不得不需要父母狠下心来。

父母有多“狠心”,孩子就有多优秀。



爸爸的格局

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格局造就未来。

一个人的格局大小,不仅决定了今后的人生走向,更影响着他的下一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所以,一个父亲格局的大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梁启超,膝下有子女九人,悉数成材,堪称史上“最牛老爸”。

而这,与梁启超优秀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他从不干涉孩子的选择,而是以朋友的身份,用自己的经验为孩子出谋划策,与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

梁启超曾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

他的这种人生观,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孩子。

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孩子是否优秀,那就要看爸爸是否扮演好父亲的角色,给孩子无穷无尽的力量。

所以,一个好的父亲,一定要在格局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这在未来将会决定孩子所能抵达的上限。




妈妈的情绪

决定孩子世界的温度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都有着一个怎样的母亲?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要有一个睿智并充满爱的母亲。

演员海清的儿子蛋妞曾送给她一幅画,却让海清感受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尴尬和挫败感”。

原来,蛋妞送画给妈妈,并祝妈妈秋安,不是因为他突然变讲究了,而是他认为妈妈最近脾气不好。

“你最近脾气不好,看看画念念经,听听音乐,喝喝茶,对你身体好。”

“妈妈,你好我就好,你安全家安。”

有时候,妈妈这个角色,真的很难,既要工作,又要兼顾家庭,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大。

但是当你忍无可忍的时候,也请别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孩子最信赖、最爱的妈妈。

妈妈的情绪,是全家的晴雨表。

妈妈情绪稳定,孩子才能安心,家庭才能温馨。

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教会孩子用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用温暖的眼光看待世界。

一个态度温和,快乐有爱的母亲,才是孩子一生的贵人。



最好的家庭教育
就是父母以身作则

网上曾有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出现了多种父母在生活上的一系列的陋习场景:

“妈妈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孩子也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

爸爸喝酒,孩子也跟着喝酒;

妈妈酗酒、情绪失控乱发脾气,孩子照做......”

当父母都惊讶于孩子们出格的言行举止时,可曾想过,这些所有都是出自于“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身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021-10
22


有人曾说:

“母亲是从知道自己怀孕那一刻就认为自己做了妈妈,而父亲则是在孩子生下来那一刻才认为自己做了爸爸。”
妈妈是孩子来到世界后最亲密的那一个人,而孩子会与最初抚养他的人建立起一条情感纽带,这条情感纽带也将影响着他的一生。

有以下特点的妈妈,孩子一般都会很优秀。

 01 
不比较的妈妈

家庭教育的失败,无数孩子的自卑感、内向感、以及抑郁感都来源于“比较”,有比较就会带来打压。

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少年说》,这档节目邀请孩子上台,鼓励他们说出学习生活上的烦恼,而他们的父母就在下面倾听。

节目首播的第一期就名为: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比我好?

一位女孩在上场前,相比较于其他的孩子,她显得十分不安紧张,她说:“等会在台下,我妈会怼死我。”


到了台上,小女孩大声的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委屈和难受: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对此,妈妈的回答是: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理由,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面对这位妈妈“言之凿凿”的回怼,这位小女孩哭着跑下台来。

这时节目主持人说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上台前会这么手足无措了。

其实孩子就是在这样无数次地“比较”与“打击”中,慢慢失去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内向。

而连续的被“比较”,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相比于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厉害的妈妈更喜欢去了解和关心孩子,去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以及天赋。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厉害的妈妈不是急于将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较,而是弄清楚原因,再给予一定的安慰和鼓励。

当孩子做错了某件事的时候,厉害的妈妈不是让孩子去看看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而是告诉孩子他做错了,再教给他正确的做法,给予他信任。


 02 
会偷懒的妈妈

很多妈妈,恨不得为自己的孩子包办一切,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操办。

白天在职场打拼之后,晚上回到家里一根葱的采买都要自己负责,当孩子提出自己要帮忙的时候,她们却说:“去去去,你做不好,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长此以往,自己的焦虑感加重,孩子的成长也会停滞。

作为妈妈,必须要会“偷懒”,很多事情,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胡可曾经在《妈妈是超人》节目中表示:妈妈干的越多,小朋友就干的越少。在节目中,她就经常“偷懒”和大儿子安吉示弱:

“今天我特别特别累,有一些家务需要你来帮妈妈,我们一起完成可以吗?”


“大安吉,妈妈有些辛苦,你可以照顾一下弟弟吗?”

正是因为妈妈胡可时不时的“偷懒”,安吉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个家务小能手,大大小小的家务做起来都特别熟练。

并且还经常承担照顾弟弟的责任,带弟弟弹琴、读书,教弟弟叠衣服,甚至当弟弟不认真做家务的时候还会严肃的教育弟弟,俨然是一位小“家长”。

在家庭关系中,很多妈妈习惯性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没有了实践和犯错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决定的权利。

长此以往,孩子的成长会遭受到巨大的阻碍,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独立的“巨婴”、“妈宝儿”。

所以妈妈一定要学会“偷懒”,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去实践和试错,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也能带给孩子更多成长。

要知道,你永远不可能代替他去成长,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独立地面对整个世界。



 03 

情绪稳定的妈妈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从人类演化角度,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这句话启示足以给所有的母亲启示:当走入婚姻和家庭,自己的心情愉快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内心还不成熟,他们很难理解成人世界的感情纠纷。而面对妈妈的负面情绪,孩子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做任何事情都谨小慎微。 

很多成年人在长大之后谈及自己的家庭都是:妈妈一发脾气,家里就乌云密布,气氛非常紧张。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曾坦言,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生母钟氏,而他一生最崇敬的人也是他的生母钟氏。

朱德在那篇著名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中,提及他的生母钟氏,在那样一个贫苦的年代,钟氏一手把八个孩子养大成人,又有繁重的家务和农活要干,即便这样辛劳,在朱德的记忆中,母亲性情温和,宽容大度,从没有打骂过孩子,也不同任何人争吵。

这种教育无形间给朱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教给了朱德一生都受益不尽的品行。

作为妈妈,不是不应该有情绪,而是更应该学会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学会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谈。

即便是在情绪来临之时,做不到这样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解释,也应该在心情平复的之后找到孩子,跟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


 04 
不放弃自我成长的妈妈

一位母亲一旦停止了自我成长,便会把对自身的期待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便会怨天尤人。 

我曾带过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次次都是倒数,他的妈妈找到我说:

“为了他,我辞去了工作,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都在家盯着他学习,但是这个孩子的成绩实在是令人寒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一次聊及母爱话题,孩子却是这样跟我说的:

“我妈每天都在家陪着我,看着我。但是每次她盯着我写习题的时候,她自己都在沙发上刷抖音。看我不动笔了,就会骂我两句,然后接着刷抖音。


我总会觉得凭什么呀?凭什么就我一个人要在这里埋头苦学啊?然后就很烦躁,学不下去了。”

有多少的妈妈是这样的?当孩子在你的斥责下学习看书,而你却转身去刷短视频?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唯有当你自己成长得足够优秀时,你的孩子看着你,学习你,然后站在你的肩膀和格局之上,达到更优秀的层次。

可能有些妈妈会说:难道我这么一大把年级了,还要去重新学习数理化、背英语单词吗?


其实不一定是这些学科知识。

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一份报纸、一本杂志,当孩子在奋笔勤书的时候,放下手机,停止刷短视频,静下心来读读书。

这亦是一种自我成长。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努力地栽培自己,提升自己。

2021-10
14

不知道家长们是否留心过,孩子会有“我要做”的意愿。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要自己拿勺子吃,看书的时候孩子要自己读等,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因势利导,及时的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那么孩子就能获得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

可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还不需要会做家务;

有些家长会说:“什么都不用管,好好上学就行”。

其实,孩子这种“我要做”的意愿,有时是出于好奇心和模仿,而这种行为的好处不仅仅是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也会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性格。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如何做呢?

首先就是耐心,孩子做事情一定不如大人熟练、速度快,有些家长会很着急、嫌麻烦,就催促孩子甚至替孩子做,但孩子的能力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起来的,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怕麻烦而错失培养孩子能力的机会。


其次就是鼓励,孩子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有时孩子因为做不好失去信心,就要放弃,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与鼓励,引导孩子继续坚持、不要轻易放弃,也能养成孩子坚毅的品质


再次是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比如教孩子系扣子,可以先把纽扣对准扣眼,让孩子自己推进去。这样由简到繁一步步地达成目标,对于孩子而言更容易学会并且掌握得更牢固。


最后,家长们要注意教育的一致要求,小编并不赞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会让孩子困惑,爸爸要求孩子自己做,妈妈尽量不要代替包办,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共同养成孩子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2021-10
12

《勿贪多》,民国《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中的第二十四课,全文仅34个字: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意思是,瓶子里有糖果,孩子伸手去瓶子里取,抓了一大把,瓶口小,手无法出来,硬出手疼,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手就可以出来了。”


文章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01


“勿贪多”是从小就要养成的道德约束底线


我们大人都知道,贪念是生命痛苦的根源,小孩子不懂这些,只知道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是想要一次拿完。自幼父母就告诉我们,一个一个往嘴里填,不要一次塞满,小心噎着。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是规矩。吃东西时,慢点吃,少吃滋味好,多吃滋味少。


如果童年时大人能教授我们这个道理,是会受用一生的。勿贪多,教会了我们节制与取舍,从思考和判断上划定了贪婪的底线。


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大多数都知道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自幼从思想上形成道德准则,当我们长大后,面对花花世界、灯红酒绿、财富、权力、美女、帅哥,在选择的时候就没有这样一个门槛底线制约自己的判断,贪欲熏心,迷失了自我。


这么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很多人就是没有做到,是因为自小缺少“勿贪多”的实践教学,如果自小将“勿贪多”的道理升入到我们的灵魂中,生活便就有了底线,人生便就有了敬畏。

02


“戒不专”是要深刻融到骨子里的老理


“勿贪多”也要求我们在工作方面要专心,不要心猿意马,这山看着那山高,动辄换工作。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有这样的句子:“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私须之作。”后来演变成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国外也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人也常常说“不急,不急,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样的人生道理可谓人人皆知,但是坚持做到的却是少之又少,很少将一项专业技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相反,很多人是骑着驴找马,频繁的改变自己的职业道路,每次都从零开始,结果是累死了驴,也没找到马,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


“勿贪多”告诉我们,应该先做减法,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主要的工作中去,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抓不到。一直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几率是最大的。


如果你不信古理,你总该信科学吧?据科学家统计,人的精力最多能处理八件大事,再多就会出现纰漏。而我们却时常急于求成,不愿接受这个浅显的道理。


我们每个人一直都在路上,要想走得快,走得好,请一定要记住贪多嚼不烂,贪多走不远。


03


“禁欲望”是拥有美好生活的大前提


“勿贪多”还告诫我们时刻警惕“欲望”的阀门。要知道,人本动物,欲望是无止境的。要想拴住欲望这头怪兽,除了社会大环境,法律法规,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说,金融股市,就如那盛满糖果的瓶子,你贪婪地把手伸进去,想一次挣一大把才出来,殊不知却落入暴跌之深渊——那些痛心疾首、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甚至是跳楼者,与小孩攥紧拳头从瓶子里拿不出手来的着急痛苦相比,不都是贪心太重,不懂得见好就收么!


贪欲是动物的本性,这道理大家并非不懂,只是到了实际生活中就忘记了。


所有的急功近利,都是失去标准底线惹的祸。


今天的孩子,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勿贪多”这个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少走弯路,拒绝绝路。


智慧,悲悯,仁义,善美和爱,天道自然,大道无形,这些发展的规律都在我们华夏文明这些古老的故事里。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都是晴天。如果,一个生命就是一条江河,那么邂逅一个好故事,也就是江中有了水,每个人心中就有了一轮明月。


千江有水,自然就会映出天上的月亮;万里无云,自然就会显露出万里的天空。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寻月亮,而是要江中有水,自然会有月;若要万里无云,不要去执着于天,而是清除心中的“云”,天自然会显现出来。


希望“勿贪多”这个这里小故事能成为更多人生命里的水,映出明月,驱散更多的乌云,看一个朗朗乾坤。

2021-09
29


为了让孩子做的更好,很多父母常无视孩子的进步,只批评孩子的不足。对于年幼的孩子,这会阻碍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让他们失去了把事情继续做下去的乐趣和欲望。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强调做的更好,而应多用正向的思维,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已经做出来了”的事实上,给于适当的鼓励和称赞。

调整家庭气氛从自己出发,妈妈是起点,也是终点。气氛无法外求,气氛是一家女主人的性情,审美,见解的外化。不要诉求于丈夫孩子,不要把对气氛的追逐沦为场场对丈夫子女居高临下的说教,这世界没有比妈妈每日笑声更美的音乐,没有比抱怨和唠叨更丑陋的噪音。没有比道德优越感更堵心的面具。
父母的使命是唤醒和发展孩子的潜能,不是是塑造孩子的未来。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很多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导致孩子缺乏决断力,遇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这种决策替代的出发点是好的,过程是劳累的,结果是糟糕的。长久的决策替代必然导致人格替代,阻碍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你讲给孩子的,他们会忘;你做给他们的,他们也可能会忘;唯独你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深深感受到的,他们致死难忘。你让他们感受到的爱,尊重,正面能量,屈辱,迷茫,恐惧,丧失自信等等。


如果没有孩子,我们自己活得浑浑噩噩一点也许都没有太大关系。可是如果每天生活在孩子的关注下,我们的混沌状态会在他们身上成倍放大。有良好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勤奋工作的父母,将是孩子最有教益的榜样。当然,要把榜样成功传递到孩子身上,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自我救赎,自我觉悟的过程。作为父母,活明白自己是前提。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接纳自己,不能负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主宰不了自己的生活,缺少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那我们如何要求孩子具有这种能力和品质?“活明白自己,带好上帝的小孩”,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原则和目标。
孩子是否有乐观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基因的差别,但更主要的还是从小形成的态度和观念。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各种困境的人,最好的办法是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让孩子跟着父母用欣赏、感激的目光看待世界,孩子才会感到快乐、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强,才会更愿意参与他觉得有趣的事情。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支配权,但每个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慎用这种权力,不应该成为吓唬孩子的稻草人,使孩子总是在恐惧的情绪中颤栗。受委屈的孩子很少会去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因为愤怒和不平占据了他的心灵;而被感动的孩子则常常反省,因为感动增加了他内心的勇气和智慧。